当前位置:首页 > 湖北 > 教育资讯

20多所省属高校筹建“国重”, 哪些可能胜出?

国家重点实验室历来被高校所重视,也是人们衡量高校科研条件和科研实力的重要指标。从实际情况看,高校实力越强,国家重点实验室越多,比如清华北大最多,浙大、上交、哈工大、西工大、南大次之,文理并重的复旦、吉大、武大、厦大等就有不少。高校拥有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似乎已经将高校归于不同的档次,所以建设“国重”就成为一些高校的努力目标。

国家重点实验室分为学科、省部共建、企业、军民共建和港澳伙伴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从规划看,学科“国重”300个左右,企业“国重”270个左右,省部共建“国重”70个左右,加起来是700个左右。对于省属高校来讲,一般是竞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那么在这方面又是什么情况呢?下面看一看具体情况。#高考择校#

(一)规划70个左右,已有60多个。

省部共建“国重”建设启动于2003年,之后陆续在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既有实验室中,遴选出300多个培育基地,从2013年起有选择地进行“转正”,卡得极为严格。到目前为止,以高校为依托的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也就57个,第一家是南方医科大学省部共建器官衰竭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有的说,依托高校的省部共建“国重”为59家,实际上是把两校合建的实验室计成了两个。在57个以高校为依托的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中,有2个分别由两所高校共同建设,有的错误地计成了4个。

除了依托高校省部共建“国重”之外,还有依托企业和科研院所的省部共建“国重”,比如华南应用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木本油料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绵羊遗传改良与健康养殖国家重点实验室(新疆)、青稞和牦牛种质资源与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西藏)等。由此算来,省部共建“国重”已有60多家。

(二)剩余指标屈指可数,尚有200多个竞争者。

规划70个左右,已有60多个,剩余指标屈指可数,竞争激烈程度有多大?从以上内容可知,300多个培育基地只“转正”了很少部分,不能说300个培养基地都在争取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至少也有半数左右要争取“转正”,而且这些实验室大部分是以高校为依托的省级重点实验室,已经建设多年。到目前,至少有20多所省属高校正在筹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就是省级重点实验室升级“转正”。最终有多少能够成功,还是一个未知数,因为“省重”转为“国重”相当困难。看一看几个例子即知。

温州医科大学省部共建眼视光学和视觉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1995年获批建立浙江省眼视光学重点实验室,2003年转为卫生部视觉科学重点研究实验室,2007年转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之后又经十年打造,才于2017年3月正式转为省部共建眼视光学和视觉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从建立到转为“国重”历时22年。

石家庄铁道大学省部共建交通工程结构力学行为与系统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2009年9月创建河北省交通工程结构力学行为演变与控制重点实验室,2010年2月转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020年2月转正为省部共建交通工程结构力学行为与系统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从建立到转为“国重”虽然相对快速,但也历时11年。

华东交通大学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性能监测与保障国家重点实验室——2004年组建江西省道路与铁道工程重点实验室,2013年6月启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建工作,2017年11月提出省部共建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性能监测与保障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申请,2021年3月批准建设,前后历时17年之久。

(三)20多所高校正在筹建省部共建“国重”,哪些高校可能脱颖而出?

从相关资料看,有20所省属高校正在筹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不仅需要大量的投入,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毕竟设施建设需要投入和时间,人才聚焦需要投入和时间,凝练发展方向更需要投入和时间。比如华东交通大学2013年6月启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建工作,直到2021年3月才获准建设,历时8年之久,先后投入2.61亿元。

积极争取成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20所高校具体是哪些呢?看一看名单即知。

贵州大学是省属“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正在筹建公共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应该说,贵州大学太需要国家重点实验室了。目前,该校只有一个“国家复合改性聚合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4年立项建设,为贵州省第一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安徽大学?是省属“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正在筹建智能感知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安徽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是“一流学科”建设点,在第一轮“双一流”建设中被公开警示,可见这个“国重”的极端重要性。可以相信,这个实验室肯定是要尽全力获批建设的。

三峡大学2000年由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和原湖北三峡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显然实力不弱,正在筹建流域生态学与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该校已有“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5年7月)、“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形成了三峡库区水污染控制与水华应急技术、三峡库区库岸防护与生态恢复技术和工程影响鱼类保护与过坝技术3个特色方向。将三个机构整合成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不仅基础雄厚,而且适应了区域发展需求。

哈尔滨医科大学是医科名校,1949年由中国医科大学一、二分校和原哈尔滨医科大学合并而成,正在筹建缺血性心脏病国家重点实验室。该校于2003年获批建立心血管药物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药理学国家重点学科为支撑,结合生物信息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生物制药学科共同组成,显然想升级为“国重”。

长春理工大学是原来的长春光机学院,鼎鼎有名,正在筹建空间光电探测与光信息传输国家重点实验室,其建设运行实施方案已经通过科技部论证。

湖北医药学院没有多大名气,也在筹建南水北调水源地环境与健康国家重点实验室。不得不说该校的方向找得极准,在相关领域估计并无高校与其竞争。该校源于1965年创办的武汉医学院郧阳分院,1986年更名为同济医科大学郧阳医学院,2010年更为现名。由此看来,此校是一所老校,而且出身“高贵”,期待“国重”转型升级。

从统计资料看,虽然只有20所高校高校在筹建省部共建“国重”(详见上图),但估计远不止这几个竞争者,200多个培育基地不可能总是满足于培育。不过,从搜集到的20多个在筹省部共建“国重”中,湖北就占5个,分别为长江大学、湖北医药学院、武汉工程大学、三峡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此外,陕西与山东各有2个,分别是陕西理工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在筹建。

这么多的竞争者,剩余指标却屈指可数,哪些高校可能脱颖而出?这得看一看在筹“国重”定位与规定的条件是否吻合,还有投入的力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指面向前沿科学、基础科学、工程科学等,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等,推动学科发展,促进技术进步,发挥原始创新能力的引领带动作用。应该具备三个条件:(一)依托单位原则上应是地方所属的大学、科研院所等实体法人单位。(二)优先遴选开放运行较好的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三)研究方向具有区域特色优势,对区域科技创新意义重大。比较难办的应该是第三条。

网友们,本文就提供这些资料与分析。数据不会十分准确,仅供参考。欢迎留言讨论,供阅读者欣赏。谢谢阅读与关注。

(本文为原创,“教育透镜”首发和唯一发布;本号未在其它网站设立相同账号或其它账号;文中资料与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30所“双非”高校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都是哪些高校?

“国重”摘牌、黄牌、整改:重构后高校将有哪些国级科技平台?

重磅:“湖北实验室”诞生,武大、华科、华中农大各拥一个!

国家重点实验室非最牛,国家实验室才最牛!只有5所高校拥有!

国家大科学装置才是最牛,拥有高校屈指可数!看一看有哪几所?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