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湖北 > 教育资讯

从科学家到“养殖员”, 这位大学老师20多年只研究一件事

极目新闻记者国倩

通讯员程家才王丽英聂铭静

撕掉畜牧学科“过时落伍”的标签,打破专业教师“刻板无趣”的印象。新学期开课后,武汉轻工大学刘玉兰老师的专业课备受学生们青睐,其深入浅出、接地气的讲授风格,也让她成为“00后”大学生眼中亲切的“动科女神”。

从实验室的科学家,到伴着猪鸡的“养殖员”,刘玉兰在专业课的讲授上先行一步,时常与学生讨论学科前沿理论,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带领学生深入生产企业,走入农村养殖场,探索实践……不少师生评价刘玉兰赋予了“专业教师”这个词丰富的社会内涵和现实意义,让专业教育、立德树人知行合一。

深耕专业,二十多年只研究一件事

今年47岁的刘玉兰,是武汉轻工大学动物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的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是刘玉兰常说的一句话。她深知“科研是源,教学是流”的道理,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紧跟当前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在猪的营养与免疫、肠道生理功能的调控方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并取得了突出成绩,《仔猪免疫应激营养调控关键技术与产品创制》项目获2021年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仔猪免疫应激营养调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获2021年第十二届大北农科技奖二等奖。

在学生和同事眼中,刘玉兰虽身材娇小,但在科研工作中始终坚持“专注、执着、刻苦和永不言败”。

“从博士阶段开始到现在,我花了近二十年的时间奋战在同一研究方向上,吃饭、睡觉、做梦都在琢磨这件事儿。”刘玉兰笑着说,自己曾经在申报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时,几天都没有思路。然而,在一个午夜梦回的时光,突然来了灵感,于是她深夜起来,奋笔疾书,一个成功的国家基金标书初稿就此诞生。

在做科研这件事上,刘玉兰从没有迟疑过。2003年回校工作之初,为了尽快启动自己的科研工作,刘玉兰在经费没有到位,甚至项目没有完全确定的情况下,自垫2万多元买试验材料,“刘老师带着我们一起购买、安装鸡笼,设计、安装取暖设施,即使双手的皮肤全部破裂,她也全然不顾。”刘玉兰的一名学生说,刘老师还经常利用寒暑假和课余时间潜心科研。

也正是因为这股冲劲儿和热情,最终刘玉兰成为学校2005年唯一入选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的人才,并先后6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她主讲的3门本科生、2门研究生专业课获得学校教学质量一、二等奖。她还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曾获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湖北省先进工作者、湖北省教育工会先进女教职工等荣誉,4次被评为湖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她是还是学校历史上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的获得者、曾经是参与国家‘973项目’70多名课题组成员中最年轻的专家。”刘玉兰的一名同事说。

深入养殖场,她是科学家也是养殖员

多年来,刘玉兰也始终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两者合一。她从事畜牧学科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领域的科研工作,一方面在实验室以仔猪为模型将营养学研究深入到细胞、分子水平,其研究成果多次发表在本学科国际最高水平的专业杂志上,并获得多个学术奖项,得到国际国内同领域专家的高度评价。

另一方面,她放下“高大上”的教授身段,时常深入生产企业,走入农村养殖场,伴着猪鸡,闻着粪臭,探索实践,致力于将科学研究与产业需求相结合,致力于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与产品科技含量。

刘玉兰来自农村,大家都说她是最接地气的科学家,她常说:“实验室是我们的主阵地,养殖场是我们的主战场。发表高层次论文获得科技奖励固然很重要,但将这些应用到养殖实践中,解决当前大家关心的实际问题,提升行业科技应用水平更重要。一个是顶天,一个是立地,两者结合就是要实现产研协作,共同提升。”

“在学校,我们要能胜任科研创新工作,指引学生成长成才;在校外,我们要能研发创新产品,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刘玉兰这样要求着自己。

这些年,刘玉兰先后与湖北、上海、广东、浙江、江西等地的多个企业一起开展产学研协作,将知识创新与应用研究有机衔接,开发了多个新产品系列,使企业技术管理与产品科技含量大幅提升,帮助企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连带她的学生们也受到企业欢迎,取得了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在大学生就业面临新形势、新环境下,刘玉兰以自身承担的科研项目为契机,主动推荐学生参加该项目合作的一家知名公司的暑期实习,让学生了解大公司的运营管理方式,增加对行业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并促成了3名学生的顺利签约。此后,她又牵线搭桥促成了学校与该公司签定“创业见习实习基地协议”,为学院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与发展机会提供了平台。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奔波在产学研协作前线,刘玉兰总是充满热情,不断给自己“加码”。在协同创新中,总能看到她的身影;在产业需求交流平台上,总能听到她的声音。“看到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成行业运用,我自己很欣慰,这种‘联结’能解决当前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我们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很重要。”刘玉兰说。

潜心育人,学生评价她亦师亦友

除了做科研,刘玉兰的另一快乐源泉便是当老师。“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是当老师的荣幸,更是当老师的快乐。”在她看来,人格之于人,恰如花香之于花。教师具有高尚的道德,才能引导好学生,教育好学生。

在平时的教书育人中,刘玉兰也对自己严格要求。上每一堂课前,她都十分注重课前准备,每一章节都要认真分析重难点,并查阅大量文献,将本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来自生产一线的实践知识与书本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这也让刘玉兰的课堂变得生动、接地气,“刘老师上课总是深入浅出,她的课在学校很受欢迎。”该校动物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一名学生说。

课堂上,她激情四射,气氛活跃;课间,她会和学生谈自己科研的计划和进展,提高他们对科学研究的兴趣;课后,她常询问学生的听课感受,进而调整进度和难度,还把学科的前沿资料发给学生,与学生讨论目前国际上尚未定论的学术观点。

为了锻炼所带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刘玉兰与团队老师们形成了“十日精读一篇英文文献”的传统。刘玉兰常对研究生们说:“每十天精读1篇英文文献,一年精读30篇文献,三年就是90篇文献。这些文献涉及行业热点、学科前沿,你们认真去做,坚持去做,定会提高英文文献阅读能力、专业能力,科学视野一定会大大拓展。”

刘玉兰的一名研究生介绍,刘老师带领的团队里还形成了每两周一次的科学前沿PPT汇报传统。“我们要精读一篇本领域最前沿的学术论文、制作成英文版幻灯片、上台做学术报告,并由科研团队的老师、研究生现场点评、提问。”这名研究生表示,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让大家养成了严谨治学、认真工作的态度,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升。

“刘老师对我们来说亦师亦友,科研上她是严师,但生活上她和大家像朋友一样相处。”刘玉兰的一名学生说,刘老师经常以自己的经历和身边的故事为例,与大家探讨如何做人、做事,并鼓励他们自强自省,树立高远志向。每年考研成绩公布后,总有一群学生围绕在她身边,询问如何选导师、选研究方向等。“有一次我外出办公,在路上咨询电话一个接一个,我给同学们一直答疑到手机没电自动关机。”刘玉兰笑着回忆。

刘玉兰的付出得到了学生们的普遍认可,他们毕业后还时常打电话给她,有请她提建议做参谋的,有表达谢意的。曾有毕业几年的学生发来邮件:“感谢您曾经的严格要求,让我学到了很多,即使我以后不从事科研工作,在您那里学习到的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永不放弃的精神,依然让我受益终生。”

“未来,我希望在课堂上能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努力把专业课建设成学生真心喜欢、学以致用、毕生难忘的课程。”刘玉兰仍在不断追寻自己的下一个目标。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