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凉子
《大考》是一部讲述高考的现实题材都市剧,时间背景是疫情爆发的2020年,真实性堪比纪录片。
这部剧以皖徽省金和县一中和四中的高三学生为切入点,开局便讲了一中的高铭宇、潘小宣,四中的田雯雯、周博文、吴佳俊这5名学生的故事。
这5名学生的出身和经历都不同,但反映出了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失和不足,严重影响到了孩子的成长,给他们带来了不可挽回的伤害。
1.高铭宇:寒门出贵子
看到在寒风中啃着馒头、一遍又一遍地背诵着英语单词的高铭宇,你肯定会想到自己曾经的同学,或者是联想到自己的高中生活。
高铭宇只啃馒头没吃其他的食物,校长问他为什么没喝食堂免费的牛奶?高铭宇说,他喝牛奶会拉肚子。
其实高铭宇在撒谎,因为那些牛奶是学校给特困生的福利,而他就是特困生,若是拿了食堂免费的牛奶,就等于在揭伤疤,会伤到他极强的自尊心。
就像《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一样,等所有人都走光了,他才敢去拿那免费的黑馍馍。
高铭宇老家在偏远的山村,从小父母双亡,他跟着爷爷相依为命,家里一贫如洗,能顺利读到高中,还有考大学改变命运的机会,他已经很知足了。
疫情来临,当同学们都在温暖的房间里上网课时,他只能靠着村里开的证明,跑到村外的小火车站蹭网学习。
在这个“寒门难出贵子”的时代,高铭宇可以说是少有的“寒门贵子”了,他成绩优秀,是学校的学霸,有望考上重点大学。
但家里的条件让高铭宇萌生了在镇上工作的念头,他说不用上网课,通过自学考上普通大学就行,唯一的心愿就是爷爷长命百岁。
爷爷知道孙子是舍不得自己,离家太远放不下他,但爷爷唯一的、最大的心愿就是高铭宇能考上重点大学,否则无法跟他死去的爸妈交代。
祖孙俩抱头痛哭,高铭宇便也不再顾及自己那点自尊心,拿着同学送的手机去火车站上网课。
然而麻绳只挑细处断,生活已经足够凄惨的高铭宇,爷爷又摔伤了,他必须承担起更大的责任了。
2.潘小宣:叛逆是因为缺爱
潘小宣是高铭宇的室友,是学校出了名的“学渣”、“混混”、“富二代”,他带头在宿舍院子里开玩具车,带头起哄作乱,屡次受到校长的批评。
其实潘小宣骨子里并不坏,他智商和情商都很好,还特别善解人意、乐于助人。
高铭宇的手机就是他送的,潘小宣知道高铭宇自尊心强,连学校免费的牛奶都不愿意拿,更不会要他的手机。
所以潘小宣故意说这是多余的手机,撕了标签也没法退回,扔了就可惜了,还说让高铭宇毕业后有钱了还他。
其实,手机就是潘小宣特意送给高铭宇的,手机卡都是以高铭宇的名字办的,送给他是希望寒假能互相联系,正好赶上疫情需要上网课,算是帮高铭宇解决了难题。
如此以来,潘小宣既做了好事,又保护了高铭宇的自尊心。
潘小宣懂事又贴心,可他为何那么“叛逆”呢?
看到潘小宣的父亲就知道了,潘父是开厂子的老板,最不缺的就是钱,他也没指望着潘小宣学习成绩能有多好,早就打算送他出国读大学了。
放寒假了,潘小宣的宿舍只剩下他自己,父亲去学校接他时,他不愿意回去。
因为父母离婚了,而且都各自找了新伴侣,所以他宁愿在学校,也不愿意跟着父母其中一方。
如此来看,潘小宣挺可怜的,父母跟他除了金钱上的往来,再无其他。他对父亲说想要妈妈,对母亲说想要爸爸,其实他不想让父母分开。
没有亲情的孩子最可怜,他的叛逆就是因为缺爱,只有不断地在学校找事,父母才会过来看他。
3.田雯雯:懂事的孩子没糖吃
田雯雯是四中的学生,四中没有一中管得严,可以走读。
田雯雯就是走读生,但家里只有她自己,父母带着妹妹在武汉做生意,田雯雯从小就跟着奶奶长大。
奶奶去世后,她宁愿独自一人住在奶奶的老屋里,也不愿住在父母的新房子里。可以看出, 她跟奶奶的感情要大过父母,大多数的留守儿童都是这样的。
其实女孩子独自一人在家很危险的,田雯雯每晚10点才放学,走夜路被人跟踪过,门口还被人用粉笔做了标记。
而田雯雯的父母都没有想过女儿的安全问题,就算每天通电话,可真正出了什么事,父母根本就没办法做什么,他们都没有教过女儿如何防身,也没有拜托邻居帮忙照看孩子。
也正是因为田雯雯在这种无父无母的环境下成长的,她变得独立又谨慎,还特别懂事。
田雯雯怀疑家里有贼时,她自己找到居委会的大妈,把家中钥匙给了大妈一把,让大妈有空帮忙看着门。
结果,三个大妈夜晚巡逻时,当真在田雯雯的院子里抓到了小偷,细思极恐!
而田雯雯的父母只有过年才会回来几天,田雯雯会提前把家里收拾一遍,期待着和父母团聚,可高三这个寒假出了意外。
田雯雯的父母在大年三十这天的回来途中,车子出了故障,所以母亲先带妹妹回来的,在新房子里隔离,父亲后因生意问题直接回到了武汉。
盼了父母一年的田雯雯,她连一顿团圆饭都没吃上,过年还发烧了,她只能打电话向老师求助。
年后,田雯雯的父亲在武汉确诊了,就只偷偷告诉了田雯雯,还让她保密,不要让母亲和妹妹知道。
就是因为田雯雯太懂事了,所以父母都对她放心,觉得她心里不会有怨言,可她也只是个高中生啊,也只是个不满18岁的小姑娘啊,果然是懂事的孩子没糖吃。
4.周博文:不成事的父母只会拖累孩子
周博文跟田雯雯是同班同学,家庭条件还行,父母又都在身边,比起高铭宇、潘小宣和田雯雯,算是幸福的。
但周博文的父亲周美仁是真的不成事,一天到晚除了打游戏,就是打牌,从没关心过家里的事,看着妻子一人换灯泡,他都不带站起来帮忙的,更别提关心孩子的学习了。
周博文家里是开小饭馆的,从早忙到晚的只有母亲,母亲任劳任怨,从不让父亲干活,说只要他身体好好的就知足了,反正他不怎么抽烟喝酒,打游戏就让他打吧,哄完儿子哄老公。
周美仁不知道心疼老婆,但周博文心疼母亲,他一气之下拿走了父亲的游戏账号,逼他去饭馆帮忙半个月就还给他。
儿子想尽一切办法让父亲为家里做贡献,母亲还在和稀泥,不让周博文跟周美仁斗气,还说得让周美仁慢慢适应。
周博文好不容易把父亲拉起来,让他跟母亲一起去菜市场采购,结果都是母亲自己买货、装货,而周美仁在车上呼呼大睡,稍微一干活就喊腰疼,周母哄完他让他去跟朋友玩,回来还在儿子面前为他说好话。
周母这种女人,太能干,脾气太好,对不成事的丈夫太包容, 可以说吃苦受累都是自找的,若是儿子也像父亲一样不争气,周母就更有得受了。
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周博文,其实心中都是对父亲不作为的怨气。
所以周博文劝母亲离婚,等他考上外面的大学,工作后就带母亲离开,但周母说不能抛弃他父亲,因为周美仁一个人不能生活,太让人无语了。
正处于高考这个关键的人生的阶段,周博文还得操心着家庭关系,周美仁这样的父亲活着真是对孩子的拖累!
5.吴佳俊:过度的爱只会让人窒息
吴佳俊是田雯雯和周博文的好朋友,他的家庭条件是他们几个当中最好的,母亲是酒店经理,父亲是交警,按说应该过得不错。
吴佳俊的物质生活也确实是不错,但好得太过了,因为吴佳俊的母亲董碧华对他的管控太让人窒息了!
董碧华在工作中很要强,很有能力,在家里也是一样,把丈夫赶出去,说要辞职专心辅导孩子高考,但这对吴佳俊而言,是一件不幸的事。
吴佳俊是学霸,他有自己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可母亲还是给他“博采众长”,结合着网上的资料,给他“量身定制”了一套学习计划,从周一到周日,从早到晚,安排的满满当当。
大年三十这天,吴佳俊好不容易想放松一下,母亲却逮住他说:“你都高三了,过年还想歇一整天吗?”
所谓劳逸结合,学习再紧张,也要有喘气歇息的功夫吧!就算是机器,也要休息,更何况压力本就大的高考生呢?
不光是学习,就连吃什么喝什么,吴佳俊都不得不听母亲的。
董碧华每天定时给儿子送上三种水果、一瓶酸奶,各种营养保健品,学习都要亲自坐在身边监督,发现吴佳俊收起钥匙,把门反锁,董碧华直接把门锁锯掉了,说“母子之间没有隐私”。
父母的管控很有必要,但给孩子留点私人空间也是必须的,凡事都不能逼得太紧,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董碧华以为的为孩子好,其实那都不是吴佳俊自己想要的。
吴佳俊喜欢画画,想做一名原画师,有着清晰的人生规划,所以他偷偷报了艺考,联考也通过了,才告诉母亲。
母亲一听,大怒:“我跟你爸含辛茹苦把你养大,是让你考重点大学的,不是让你去艺术学校混日子的。”
难道学艺术就是混日子吗?
是的,在董碧华看来,艺术生毕业就等于失业,没有前途;而吴佳俊在母亲眼中,就是一个学习机器,是自己拿出去炫耀的资本。
父母对孩子的缺失无法弥补
高铭宇、潘小宣、田雯雯、周博文、吴佳俊这5位学生的故事,很典型。
他们分别代表着无父无母、富二代、留守孩子、父亲不作为、母亲太强势的孩子的困境,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父母对孩子教育的不到位、陪伴和爱的缺失。
高铭宇父母离世得早,对他父母的缺失,我们无话可说,只是家境的贫寒和爷爷的教育,让他变得自卑又敏感。
至于潘小宣,
他的父母各自组建新家庭,只会给孩子金钱,却不知孩子最需要的是爱和陪伴。
很多父母哪怕是离婚了,都会等孩子高考结束再让他知道,这是一种对孩子的保护。
而潘小宣的父母只考虑到自己,这就是一种自私。
至于田雯雯,
她的父母也是一样不够负责,但他们是为了生计,迫不得已背井离乡,若是没有他们的打拼,田雯雯或许都上不起学。
可就算如此,他们也应该考虑到女儿的安全问题和心理感受,可以托人定期去家里看看,或许就不应该要二胎,那样还能让田雯雯多点父母的爱。
至于周博文,
他的父亲是完全没有尽到应有的责任和义务,父亲唯一的好处就是听儿子的话,但这也无法弥补他对孩子各方面的缺失。
周美仁听儿子的话,或许只是为了指望着儿子为他养老,不一定是因为对孩子好,而周博文的母亲是纵容者。
至于吴佳俊,
他的母亲不应该剥夺孩子享受父爱的权利,更不应该剥夺丈夫教育儿子的权利。
董碧华所谓的为孩子好,其实更多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心,儿子上了重点大学她脸上有光,可他从没关心过孩子的心中所想,不了解孩子的爱好,也不愿意听他的解释,这也是一种教育的缺失。
为人父母,既然选择把孩子生下,就应该对孩子负全责。
当然,孩子也应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其实有些孩子对父母的爱,并不比父母对孩子的少。
他们懂事听话、努力学习,就是为了得到父母的认可,为了让父母脸上有光,为了让父母高兴。
他们努力走进父母的内心,试图了解父母的所思所想,尽力讨父母的欢心,但有些父母并不懂得孩子心中所想所愿,从而在教育、照顾、陪伴、心理等方面造就了无法弥补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