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湖北 > 教育资讯

武理工、中南大再牵手, 学生不出校门可互选课程

同城两所“双一流”建设高校——武汉理工大学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0月5日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次日,两校公号相继发布推文《强强联合|武汉理工 中南大携手共进!》《中南大武汉理工强强联合,携手共进!》。

双方会开展哪些合作?能否创造1+1>2新格局?受益最大的会是谁?长江日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会开展哪些合作?

签约当天,武汉理工大学校长杨宗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杨灿明,分别受聘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双一流”建设战略顾问。

双方还宣读了互聘兼职教师文件,并为兼职教师代表颁发聘书和校园一卡通。

根据协议内容,两校本着“优势互补、共谋发展、互惠互利、实现共赢”的原则,围绕学科专业互补共建、人才队伍互通培养、资源互联共享、教育数字化行动、科研平台和人才培养交流等方面,将开展全方位、多形式的合作。

“我们双方自己达成的战略协议。”针对外界猜测,武汉理工大学校长杨宗凯告诉长江日报记者,这种战略合作符合教育部相关精神,大学应该办更加开放的教育,教育资源可以优势互补。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育研究院院长柯佑祥教授认为,两校战略合作属于学校之间的行为。战略合作是合作的一种特殊方式,可以“借鸡生蛋”,优势互补,谋求各自弱势学科新的发展,提升办学实力。

今年6月,武汉理工大学与华中师范大学曾签下战略合作协议,两校互聘战略科学家和兼职教师。

创造1+1>2新格局?

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中取得突破,是武汉理工大学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面临的共同现状。

武汉理工大学2000年由原武汉工业大学、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合并组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由原中南财经大学、中南政法学院合并组建。

两校分别在建材建工、交通、汽车和财经、政法等领域优势明显,均进入第一轮和第二轮“双一流”高校学科建设名单中。

在2017年9月公布的第一轮“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中,武汉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分别以“材料科学与工程”和“法学(自定)”专业入围“双一流”。

不加“自定”标示的学科,是根据“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确定的标准而认定的学科,而加“自定”标示的学科,是根据“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建议由高校自主确定的学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属于后者。

在2022年2月公布的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中,武汉理工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再次入列“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但两校分别仍只有一个学科入选。

“两校合作主要是优势互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原发展规划部部长卢现祥教授告诉记者,两校的战略合作有助于共同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中取得新突破。

武汉理工大学校长杨宗凯认为,与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深度合作,可以创造出1+1>2的新格局,进一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实现跨越式融合发展。

谁会是最大受益者?

“最早明年上半年就可以排课了。”武汉理工大学药学专业副教授刘霞此次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聘为兼职教师,聘期3年。

“以前是‘学生跑’,现在是‘老师跑’。”刘霞在武汉理工大学主讲的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课很受欢迎。明年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开课后,她希望该校的学生也能喜欢她的课。

以前,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七校联合办学”, 被形象地称为“一张录取通知书,可上7所名校”,但这一持续了约20年的模式,3年前已宣告暂停。

“七校联合办学”时,学生到选修学校上课,现在是兼职老师主动送教到学校。武汉理工大学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此次签约,受益最大的可能还是学生。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学生可以选一些理工类课程,武汉理工大学的学生可以选修一些法律、财经类课程,这次战略合作的签订让两校学生不出校门就可以实现。”卢现祥认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应该有更多选择。此举可帮助学生扩大知识面,学生互选一些课程,可以弥补学校培养人才的短板。

此次共有86名像刘霞一样的武汉理工大学教师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聘为兼职教师,70多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师被武汉理工大聘请为兼职教师。兼职教师所教授专业往往是聘任高校未开设的专业,或者是实力不够强大的专业。

(长江日报记者杨佳峰)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