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科教是武汉的核心优势。我们要着力打造创新主体多元共生、创新要素多维聚变、创新服务多链融合的一流创新生态,加快把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
连日来,在武汉市“两会”上,代表委员在审议和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大学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城市为大学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武汉要深化城校融合,让“政产学研”有效融合,实现大学建设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企业依托高校研究成果成功走向市场
“推动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高校大有作为,也责无旁贷。”市人大代表、武汉科技大学校长倪红卫说。
2022年武昌区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有六成以上来自环大学创新经济带贡献。市人大代表、武昌区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局长钱刚说,武昌区关键一招就是积极实践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格局,围绕驻区高校,建设环武汉大学和中科院武汉分院的中科·武大智谷、环湖北大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带、环武汉理工大学余家头校区数字交通协同创新带等,推动大学校区、产业园区、城市社区融合发展、联动创新。
“无论是我们的科技力量还是科研基地,都充分聚焦当下的科技热点,结合武汉的产业布局,进行有效的服务。”市人大代表、武汉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祖源介绍,作为一所工科特色鲜明的高校,武汉理工大学与湖北省、武汉市的经济建设、科技发展联系非常紧密,比如与武汉经开区合作建立了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研究院,参与了青山区打造以氢能为主的新能源中心建设,与洪山区共建科技孵化楼二期、三期,与汉阳区等也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市政协委员、武汉科技大学教授卢振明认为,在校企合作中,越来越多“卡脖子”技术及颠覆性技术开发需要高校和企业共同承担,须将创新主体培育及高校成果转化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对待。
市政协委员、武汉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徐高原向长江日报记者分享了自身企业发展的成功密码。科前生物创立于2001年,当年由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教授陈焕春主导创立,该公司依托华农动物医学院在动物疫病防治的研究成果,积极转化为相关产品,成功走向市场。多年来,公司产品从猪用疫苗这一单品种,发展到禽类、宠物类疫苗,疫病诊断试剂,以及预防、治疗生物试制等丰富的产品线。
让“政产学研”有效融合,服务地方经济
2022年6月,国家布局建设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并揭牌成立了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智能设计与数控技术创新中心。两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均由华中科技大学牵头建设。
市政协委员、华中科技大学高端数控装备集成攻关大平台常务副主任、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彭芳瑜介绍,这两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非常符合数字经济,尤其是产业数字化的发展方向。武汉市应抓住契机,在制定产业发展政策的时候更紧密地对接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研究方向。
“武汉科教优势突出,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落子武汉,它们是国家重要的科技力量,代表了某些关键领域最尖端的科技水平。”刘祖源建议,武汉应充分发挥各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作用,围绕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技成果组织投入,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形成一些大的产业,让高校的科研力量成为武汉的科技力量。
“武汉应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众多的资源优势,整合科研力量,让‘政产学研’有效融合在一起,服务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刘祖源说。
2022年11月18日,武汉理工大学与武汉双虎涂料股份有限公司举行特种功能涂料科技成果转化合同签约仪式,合同金额1.06亿元,创下了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单项合同金额最高纪录,这也是武汉理工大学转化的首个亿元级科技成果。
“对于那些经过评估后确实大有前途的科研成果,社会各方面要加大政策、资本等方面的支持,进一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成熟度。”倪红卫表示。
市政协委员、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李兵建议,武汉依托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和武汉工业技术研究院等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拓展对外合作科技创新平台,推动具有自主优势的北斗技术、现代种业、光电信息高科技成果在其他国家落地生根,提升武汉的科技影响力和竞争力。”
不少曾从武汉走出去的人才渐渐回归
“科技创新的第一要素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纺织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徐卫林表示,科技领军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中坚骨干,是战略科学家,在重大科技任务中发挥着挑大梁、带队伍的重要作用,武汉市需加强高水平领军人才的培育。
市政协委员、武钢集团人力资源部总经理王忠辉介绍,当前武钢集团正处于产业转型期,人才矛盾凸显、需求迫切。近年来,武汉产业发展迅速,城市魅力提升,重才引才氛围浓厚、机制创新。作为中国宝武在汉企业受益匪浅,特别是“学子留汉”工程为企业注入了新生力量。“不少曾从武汉走出去的人才渐渐回归,不少高校毕业生也对留在武汉意愿强烈。”
“激活武汉发展一池春水,产业是根本,人才是关键,机制是保障。‘人’是驱动创新最活跃的要素。”王忠辉建议,武汉市要以创建国家级人才吸引和人才集聚平台为契机,做深做实“武汉英才”计划,把创新“孵化器”建成人才“培育池”,做到既“导产业”更“引人才”,既“上项目”更“育人才”。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深化实施‘武汉英才’计划”,令市人大代表、湖北经济学院院长方洁感触深刻。“‘武汉英才’计划实实在在,政策红利真正可见可享。”
方洁告诉记者,去年,湖北经济学院首次参与“武汉英才”计划申报,就有两位教师获“武汉英才”认定支持,武汉这一人才激励政策覆盖面广、支持举措实在,对引进留住高端人才具有积极作用。
方洁表示,一个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只在于物质激励,更重要的还有城市综合实力和精神激励。她建议,注重人才精神与个性化需求,“一人一策”满足人才所需,让人才受到礼遇与尊重,在精神上获得满足感,从而全身心融入城市发展。
【代表委员谈科技创新】
市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纺织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徐卫林——
科技领军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中坚骨干,是战略科学家,在重大科技任务中发挥着挑大梁、带队伍的重要作用。武汉市需加强高水平领军人才的培育。
市人大代表、武汉科技大学校长倪红卫——
“推动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各高校大有作为,也责无旁贷。”
市人大代表,武汉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祖源——
充分发挥武汉高校和科研院所众多的资源优势,整合科研力量,让‘政产学研’有效融合在一起,服务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
市政协委员、华中科技大学高端数控装备集成攻关大平台常务副主任、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彭芳瑜——
武汉市应抓住契机,在制定产业发展政策的时候更紧密地对接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研究方向。
市政协委员、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李兵——
拓展对外合作科技创新平台,推动具有自主优势的北斗技术、现代种业、光电信息高科技成果在其他国家落地生根,提升武汉的科技影响力和竞争力。
市政协委员、武汉科技大学教授卢振明——
将创新主体培育及高校成果转化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对待。
(采写:长江日报记者汪洋 李佳 宋磊 刘睿彻 统筹:长江日报记者汪洋 刘睿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