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武汉市珞珈山上东湖之滨的武汉大学林木葱郁的校园风光。
作为我国科教重镇的武汉市目前拥有各类高等院校83所。其中一本高校10所,二本12所,三本高校23所,高职院校30所,另有军事院校7所。这其中有985工程建设大学2所,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大学4所,211工程建设大学有7所。2022年武汉市的在校大学生数量高居全国第一,达到了168.29万人。武汉这么多优质大学与全国数量最多的大学生到底是怎样炼成的呢?我们今天来解答这个疑惑。
武汉的“大学之城”起源于清朝的湖广总督张之洞,武汉人因为张之洞对武汉的巨大贡献,尊称他为武汉的“城市之父”。武汉近现代的工业基础就是张之洞督鄂期间打下的,特别是在武汉的教育方面,张之洞费尽心血的投巨资兴办了自强学堂(后来的武汉大学);湖北工艺学堂(后来的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农务学堂(后来的华中农业大学 ) ;湖北工艺学堂 (后来的武汉科技大学) 等各种实用学堂。
上图:武汉市狮子山下南湖畔的华中农业大学秀丽的校园景色。
作为中国经济地理中心的武汉,有“九省通衢”之美誉,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是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全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特别武汉在近现代史上多次成为全国政治、军事、文化中心,理所当然的就成为了中国现代的高等教育发源地之一。武汉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现代著名的高教之城,与其地理位置、历史沉淀和文化起源都有着重要联系,是各种历史与现代的资源条件助推了武汉高教之城的崛起。
1953年新中国组建整合了全国183所高校资源,在全国形成了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六大高教区。武汉作为当时的中南地区机关所在地,自然而然的就成为了中南地区高校密集布局的重点城市,凡属带有华中名头或者是中南名头的高校首先考虑的布局城市的第一选择肯定是武汉市,所以不少带有华中或者是中南名称的高校要么搬迁武汉,要么选择在武汉重新建造,这为武汉后来的大学城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图:武汉市洪山区黄家湖畔的武汉科技大学大湖连小湖的秀美校园。
武汉市是怎样对待落户武汉的大学校园的呢?武汉作为中国著名的山水名城,这里拥有江河165条,湖泊166个,山峦447座。特别是武汉市区内长江与汉江在这里交汇,城区内水网密布,山环水绕,其水面面积占到了全市的四分之一,有着绝佳的自然资源条件。新建大学校园在山中湖畔落户不仅环境优美,而且受外界干扰的几率也很小,也就是说武汉无论是从区位优势、地理优势还是环境优势来说都是适宜大学校园安家的。
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与中国地质大学分别安家在东湖之滨的珞珈山、喻家山与南望山上,武汉理工大学安家在武昌城区的马房山上,华中师范大学安家在武昌城区的桂子山上,华中农业大学安家在南湖之滨的狮子山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安家在南湖之滨的茶山刘岗上。从武汉所有的这7所985与211大学的校园环境上来看,武汉将最好的风水资源奉给了这些大学校园,这就是对武汉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国著名大学之城最好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