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湖北 > 教育资讯

爱“留白”的班主任, 课堂从不讲满45分钟

极目新闻记者张渊

“最近有些忙,能否推迟到明天下午五点到五点半之间?”面对记者的采访邀约,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第一中学数学教师乐和顺语带歉意地几番调整采访时间。虽是暑假期间,乐和顺却难得真正闲下来。在指导完毕业班高考志愿填报后,又在花心思准备新学期的教科研方案,还抽空参加培训充电。

“讲满45分钟的课不是好课”

今年53岁的乐和顺已扎根高中教育33年,目前是一个毕业班的班主任和两个班的数学老师。同事们介绍,乐老师是一位擅长“留白”的老师。

“‘讲满45分钟的课不是好课’。这是他读于永正老师的文章时悟出的,都成了我们课堂的‘紧箍咒’啦。”随州市曾都区第一中学年轻教师、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免费师范专业的张小艳笑着说。

一节课的时间只有短短的45分钟,而背后往往需要老师付出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时间和精力,可谓每分每秒都珍贵。乐和顺却并未把这些时间用作自己的“一言堂”,“若是新课,我会讲25到30分钟;如果是自习课,我给自己的时间只有15到20分钟。”他认为,高效课堂并不意味着老师非要讲满45分钟,考验教师的智慧就在于如何“留白”,让学生及时思考、消化和反馈。因此,乐老师总是绞尽脑汁想办法让学生参与进来。

乐和顺提到鼓励学生参与,真是“万物皆可数学”,如何让学生用数学的语言,观察表达这个现实的世界,其乐无穷。同时,乐和顺并不就数学讲数学,“我常常就地取材,潜移默化,既教书,又育人。如杨辉三角的学习,让学生为我国古代的数学成就而自豪,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多年的坚持,学习终成一种习惯,反思更是工作常态。乐和顺的课堂感悟《抓住关键点,准确求解排列与组合问题》《分段函数考点例析》《错中探因错中求进》《重视课后习题,发挥潜在价值》等等,都成了同事们耳熟能详的教学名篇。

如果你去数学教研组,他的办公桌,各种教育理论书籍摆得比数学专业书可多多了。“老师们都说,乐组长是奔着教育家去的。”年轻教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的彭春雪对乐老师很是崇拜。

“我始终觉得,停止学习与思考,才是人衰老的标志。”乐老师告诉记者,他的目标是做学者型研究型教师,让自己永葆活力。

“大迂回”与学生交朋友

“要走适合自己发展的路,这是当年在华中师范大学毕业典礼上,校长对我们的殷切希望。”乐老师说,自己的名字天然和教育有缘,育人“和顺”,贵在平心和耐心。

“我刚进入高一时,很多时候课堂、课外都在昏睡。”刚毕业的应届高三学生杨丰说,“‘老乐’没有立刻批评我,而是采用了‘大迂回’方法,调查走访了我初中同校的几名同学。知道我是初三时因学习压力过大而陷入情绪低落。从此以后,他一有空就跟我在一起聊天,以此释放我的情绪和压力。而我渐渐收起了自己的冰冷和忧郁,努力地集中注意力听讲,努力地控制焦躁情绪。高一上半年期末考试前,他平和地鼓励我:无论成绩如何,奋斗的背影自带光芒。”

“现在回想起这句话,我的心里余温尚在。”杨丰感慨地说,“如果我遇到的是一个带有偏见的班主任,如果我的冷落让他失去了对我的耐心,如果他没有告诉我:他会一直陪我爬起来!我也就没有了物理类前5名的成绩与自信。从乐老师的身上,我看到了教育的力量,平和的可贵!”

当记者问起这事时,乐和顺的话十分朴实:学生无小事,育人需精心。在他的眼里,每一个学生,都是可爱的种子。2010年接手高三文科班,他发现李红(化名)经常到班比较晚。通过多次沟通了解到这名学生早早就有了放弃学业的想法。

“我当时没有批评她,而是继续观察、寻求时机。”两周后的一次数学章节测试,李红的数学成绩位列班级偏上水平。乐和顺便借此机会找到她,一方面及时鼓励她增强信心,继续努力,争取数学成绩能够稳中有升;另一方面对她试卷中出现的问题,一起分析原因。

“在课堂上,我会有意识地喊她提问。有时也尝试问问她在学习、生活上有没有什么问题。春风化雨,李红对数学学习越来越有兴趣,时不时会主动问我问题,数学成绩稳步提升。”此后,乐和顺开始引导她合理规划时间,像学数学一样对待其他学科的学习。默默地陪伴,跌倒后的鼓励,2011年的高考,这位一度放弃学业的姑娘,通过短短一年的努力考上了北京的一所名校。

“学会与孩子们平等相处,观察他们的生活起居、习惯爱好,心理变化,从朋友的角度引导,千万不能高高在上;不然,学生不会接受你,做不了他的朋友,就走不进他的心里。”乐老师朴素地分享道。

高中班训激励学子走好人生路

“从站在讲台的第一天起,我就把人生的坐标定位在三尺讲台,一个好的教师,他的一个讲解、一个提问、一个引申、一行板书、一次声情并茂地评讲都能让学生有一种寻找到知识的惊喜,敬佩和亲近就会油然而生,再去接受你的管理就会像流水一样自然。”这是乐和顺在随州市优秀教师表彰大会上的心声,可又何尝不是他届届“顺”利的密码呢?

“学习新领域知识、钻研课堂艺术,学习管理方法,养就德爱之心,这就是我的教育定位。”做经师易,做人师难。学做教师,最高境界是做人师,当一个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

2023年正月,现在清华大学从事研究工作的王重阳回到母校曾都一中来看乐老师,在交谈中他提到,高中时期班级形成的文化精神激励他在大学、留学生涯中奋发向上。

“三观正,做事成。没有想到,当时为激励同学们提出的班级口号竟然对那一届学生产生这么深刻持久的作用。这次见面,让我再一次想到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乐老师对自我的认知、职业规划有着清晰的定位。”一个同样是教师的学生家长这样讲他,“你到底愿不愿意认命教书?你愿不愿意再投入更多的时间去钻研?你有没有养成良好的专业成长习惯?灵魂三问啊!孩子在班上受他的教育,我在交往中受他的启发,值了!”

“身要严整,色要温雅,气要和平,语要简洁,心要慈祥。”乐老师以此为铭,把自己长成一棵树,一半经师在教学的天空延伸枝蔓,一半人师护着学生岁岁温暖。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