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湖北 > 教育资讯

高校把研发中心搬进企业, 畅通了从论文到市场的中间环节

微微抖动右手的药匙,戴着护目镜的高轲紧紧盯着电子天平上催化剂的重量变化。

高轲是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武汉光化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光化院”)双聘教授,也是“华中师大-武汉有机光化学技术研究中心”的联合负责人。多数时间,他在企业与研发人员一起合作开发光化学新技术。

去年5月,华中师范大学与武汉有机实业有限公司达成协议,于武汉有机园区内共建光化学技术研究中心。尝试通过把研发中心搬进企业的做法,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一年多时间,这个研究中心已开发出3个科技成果。

企业自研投入巨大

高校成果无人问津

走进位于武汉化工区的武汉有机实业有限公司,光化学技术研究中心与企业自己的研究院,两座近6000平方米的研发大楼相对而立。

2022年5月,华中师范大学与武汉有机达成协议,于武汉有机园区内共建光化学技术研究中心。不久后,由青山区人民政府、华中师范大学共建的光化院也加入进来。

武汉有机技术总监舒振操博士介绍,研究中心建有8个研发实验室、6个中试实验房。华师和光化院团队12人与企业团队10人常驻联合科研攻关。

武汉有机是国际领先的食品防腐、精细化学品研发和生产企业,相关产品市场占有率为国内第一、世界第二。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公司每年投入近亿元用于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和现有技术的升级改进。

深耕科创一线多年,舒振操一直努力推动校企合作和原始创新转化率。“一个新技术从立项到小试、中试,最终走向市场,往往要花费5年甚至更久的时间。新技术攻关完成后,需要寻找合适的企业孵化,然而,按以往的经验,成功转化率不到两成。”舒振操说。

华师博士、光化院技术总监刘京从2015年开始在华师研究光化学,多项光催化原创成果发表在高层次期刊。此次合作,与他的一项光催化专利技术有关。刘京说:“论文发表后,项目涉及的技术转化及市场化进程基本就终止了。好技术‘养在深闺人未识’,我们没有向市场推介,也没有企业找上门合作。”

公司董事长邹晓虹说:“企业需要新技术,高校需要技术转化。我们看见了新的合作发展方向。”

如今,企业点单,武汉有机提供市场所需的高附加值产品研发目标,同时提供研发中心设施、研发经费、中试平台和工程化设计方案。华师基于原创光化学技术进行针对性开发,光化院着眼于应用开发和合作转化。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由合作方共享。

研发跟着市场走

一年开发出3个新产品

舒振操(中)正在与团队成员讨论技术问题。

有了成熟的实验条件,华师和光化院团队准备大展拳脚。然而,一开始就“碰了壁”。

在一款新产品研发中,一位研究生在做小试时,习惯性地选择了文献报道的常见催化剂,效率和结果非常好,很快“达到”了小试目标。然而产品做出来后,技术方案直接被企业推翻了。

舒振操回忆,这位研究生当时使用的催化剂非常贵,且加入量比较高。按这个工艺,虽然生成产品的比例看似很好,但完全没有经济性,没有任何产业化的前景。

直到这时,研发团队才真正意识到科研与产业化的差异。

刘京说:“我们在学校实验室做研究,考虑的仅仅是技术创新,没有成本控制意识。同时,我们不了解市场需求,有时候做出来的产品并不被市场需要。论文的确发了出来,但这样的论文没办法做成产品,不能产生经济效益。”

如今,每次开发新工艺路线前,华师、光化院和武汉有机三方都会提前开会讨论实验方案,筛选掉没有经济性、安全性的技术路线。以市场为导向,追求技术创新的同时,兼顾降本增效以及安全环保要求。

合作一年多来,武汉有机提出了10多个有市场前景的新产品研发需求,华师和光化院团队提出的50多个技术方案被筛选淘汰,仅保留技术性、经济性可行的方案。

武汉有机总经理周旭对于合作的成效非常满意:“以前一个新产品开发耗时耗力,如今强强合作仅1年半,已经有3款新产品取得阶段性成果,即将进入中试环节。除了市场急需的产品,我们还规划布局了未来3至5年市场可能需要的新技术、新产品。”

在刚刚结束的2023年国际光化学技术与产业大会上,武汉有机与青山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其新产品研制成功后,将建设一座占地60亩的新工厂,计划2025年投用,预计产值将达到每年7亿元。

看着团队的创新成果一步步向产业化迈进,高轲、刘京和舒振操三位博士感到振奋。高轲说:“过去,我们看中的是论文发表,忽略了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可行性。现在,我们坚持做‘有用’的化学,把实践中形成的真知变成论文。”

(长江日报记者覃柳玮 通讯员魏涵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