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湖北 > 小学

开设“三汉”课程, 汉剧与各学科教学融合贯通, 武汉这所小学特色课“汉味儿”十足

极目新闻记者王媛

通讯员张恒陈墨林

“学而思,言必行,行责正,志远有恒好少年……”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武汉市江汉区武汉关小学的学生们用汉剧唱腔唱起了校歌,孩子们一招一式地唱着,表现出了对汉剧的熟悉和喜爱。11月17日,极目新闻记者从武汉关小学获悉,该校开设有“三汉”课程(即汉剧、汉绣、汉口童谣),其中汉口童谣教小学生讲好武汉话,课上还能演汉剧学汉绣。这些课程还与语文、美术等学科融合贯通,让孩子们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他们的兴趣及其动手、协作、表达、团结协作等实践能力,用硬实力成为“汉文化”传承人。

人人会画汉剧脸谱,跳汉剧韵律操

“自从我加入学校汉剧社团,社团的30名同学便能在每周一、周四的下午跟着老师学习汉剧知识,制作汉剧道具,涂画汉剧脸谱,学习汉剧唱段,让我们觉得一切都是新鲜有趣的,一切都促使我们继续坚持下去。”武汉关小学的学生李东杨说。

在武汉关小学,这样细微的惊喜与感动在“双减”政策实施后的时间里时常发生。“我们希望通过学校‘楚蕴课堂’的打造,丰富校内特色课程,将传统文化呈现,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加深对戏曲文化和校园文化的理解和热爱。”学校校长杨玲表示,学校“三汉”特色课程正是瞄准了“汉剧”这一独具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

基于“楚蕴课堂”,武汉关小学开发的《楚风唱婉·汉剧》校本课程,包含了“走进汉剧”“汉剧剧目鉴赏”“汉剧脸谱”“汉剧招式”“汉剧唱腔”“戏曲韵律操”等篇章。一堂堂各具特色的汉剧课,在武汉关小学的课后服务中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

学校汉剧老师陈墨林介绍,学校19个班级都可以被称为“汉剧班”,学生每周上一节汉剧校本课程,每周在大课间跳两次戏曲韵律操。目前,学生人人会画汉剧脸谱,跳汉剧戏曲韵律操。

校内外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活力和创造力

早在2013年,武汉关小学与武汉汉剧院建立了课程合作项目,让学生学习基础科学的汉剧知识,了解汉剧的前世今生与名人故事。

在一次实地探访中,六年级(1)班的学生张勋卓进行了思考:如何运用汉剧元素创造自己喜欢的造型?于是,她在课后服务时间参加了“汉剧脸谱”课程,体验了上妆勾脸、DIY脸谱、行头试穿试戴、手绘脸谱等活动。“为了进一步探究汉剧造型,她还在画板上反复画着汉剧脸谱,将汉剧脸谱与学校校服以及经典诵读比赛的服装相融合。”汉剧杨雯老师表示,这体现了汉剧课程与多学科融合激发了学生的活力和创造力。

武汉关小学副校长万琦介绍,学生陈瑄盈便是在学校汉剧社团成长起来的学生之一,她曾在2019年7月获全国戏曲“小梅花”之小金花荣誉称号。现在,陈瑄盈不仅拥有汉剧特长,综合素质还进一步得到提升。

学生不仅在校内学汉剧,还走向校外。汉剧社团的学生们先后参与了江汉区文旅局主办的周末文化观景台之戏码头舞台的表演,绘制汉剧脸谱美化社区井盖,到公园为退休老人演唱汉剧片段……一件件、一桩桩小事,得益于学生在课后服务汉剧课程中的潜能激发。

汉剧与多学科融合,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在武汉关小学,汉剧课程的成果不仅体现在兴趣活动中,还体现在与各个学科的深度融合中。学生们表演《英烈见证我成长》,便对施洋这一人物的生平和时代背景有了更深的了解。在语文课中表达自己对人物的思考;体育课上,师生融入汉剧元素改编戏曲韵律操;音乐课上,师生一同合唱蕴含汉剧元素的校歌《武汉关向未来》;美术课上,师生绘制精致脸谱;汉剧校本课上,老师们和孩子们一起演绎精彩唱段……

在学生眼中,汉剧不仅融合到了每一节课上,还融入了每一年的学习生活中。在体育节上,学生把《穆桂英上阵》等剧目中的经典动作编入汉剧戏曲操中,让汉剧在戏曲操中大放光彩。在科技环保节时,五年级(3)班的学生苏锦轩用废弃纸箱、木棍制作汉剧宫灯,四年级(3)班的学生鲁芷涵用月季花制作成植物胭脂,绘制在汉剧面妆上,令人耳目一新。在艺术节中,学校不断推陈出新施洋烈士的红色资源剧目,力图让学生从多角度欣赏汉剧艺术之美。校园戏曲节上,学生们在戏曲知识大赛、戏曲读本发布、戏曲名师公开课中提升鉴赏力和艺术文化素养,增强文化自信。

“2022年汉剧校园剧《英烈见证我成长》荣获武汉市‘我们都是戏曲戏剧大师’评比三鼎甲,并在央视11台播出;2022年,学校荣获国家级‘非遗进校园’汉派文化(汉剧、汉绣、汉口童谣)进课堂创新实践成果奖;2023年学校在武汉市综合实践校本课程优秀成果评比中荣获一等奖。”武汉关小学党总支书记何文娟坦言,学校扎根楚蕴教育,以汉剧、汉绣、武汉童谣这“三汉”为特色,落实“双减”政策,让学生成为演绎汉音汉韵的生力军,让学校的活力不断迸发,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持续发展。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