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要
“春风行动”二十年,照应着时代的变迁、就业形势的变化。风向应时而动、应需而变,成为观察国家、地方发展的一道窗口。
就业“大篷车”顶风冒雪进乡村、把线下招聘会办在“空调房”、同步开展直播云招聘……每年春节假期前后,“春风行动”就如约而至。据省人社厅统计,截至2月25日,全省已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890场,提供就业岗位147.22万个,帮助20.3万人初步达成就业意向。
2005年,我省首次启动“春风行动”。如今,这缕“春风”已经拂动了二十年,成为我省公共就业服务的一张亮丽名片,吹进许多求职者心田,成为每一年春天的温暖期盼。
“春风行动”二十年,照应着时代的变迁、就业形势的变化。20年前,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劳动力的空间流动成为趋势。当时,我省农村近千万富余劳动力急需“走出去”,“春风行动”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向外输出劳动力,还应运而生湖北省“第一批劳务品牌”:潜江裁缝、阳新鞋匠、洪湖司机等。二十年间,这缕春风始终伴随时代节拍而来,服务对象、服务重心、服务形式等都在发生改变。从帮求职者“找工作”,到帮助企业、重大项目和产业链解决“招工难”;从把劳动力送出去,到留下来、引回来,在家门口端“饭碗”;从线下招聘会,到线上线下同步开展,这些扩展、变化的背后,有沿海产业转移加快的背景,有省内企业用工增加的现实需求,有数字技术迭代的持续赋能。
回望“春风行动”二十年,我们无不感受到,“春风行动”的风向应时而动、应需而变,成为观察国家、地方发展的一道窗口。
“春风行动”二十年,越来越精准地吹到就业者心坎上。从宏观层面来说,“春风行动”的方向,首先体现在与时代需求、发展主题相对应。党的十八大以来,无论是助力“脱贫攻坚”,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都赋予“春风行动”更深层次的内涵、更鲜明的时代特征。比如针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业需求,开展送政策、送岗位、送培训,等等。从细微层面出发,体现在服务的精细度上。摸清用工需求和务工人员出行意愿,采用“点对点、一站式”方式输送务工人员,把招聘会设在群众家门口,越来越精细的服务,暖人心,更稳人心。
“春风行动”的精准,也体现在打通结构性就业矛盾的堵点上。在就业市场上,用人单位“用工荒”和求职者“就业难”这一现象长期存在。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对技能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有些劳动者技能水平跟不上,或者需要较长时间进行转换、调适,这些都让就业难度、供需矛盾更加突出。针对这一难题,从承接产业转移、搭建用工单位和求职者对接平台,到结合用工需求开展技能培训,湖北的“春风行动”不断拿出务实举措,着力促进高质量就业、服务重大项目建设和各类企业用工,助力一个又一个滚烫的就业梦想。
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春风,意味着万象更新、生机勃勃;就业,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冷暖。把就业这道民生必答题答准、答好,在春风劲吹中,催动个体向上的新活力、社会向前的新气象。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