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梅调整学生写字姿势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陆缘 见习记者 杨月妍 实习生 王芷怡 通讯员 罗曼 田勇 摄影: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邹斌
5月17日,郁郁葱葱的树木掩映下,武汉市江夏区特殊教育学校(东林小学)传出稚嫩的读书声、欢笑声。
走廊图书角,2名男同学争看一本《恐龙世界》。看到正在巡查课堂的校长王桂梅,2名同学上前让她给自己做主。“平时我怎么教你们的?”“要分享,要礼让。”一问一答后,在王桂梅的微笑注视下,大个同学将书递给了小个同学。
30年前,19岁的王桂梅开始从事特教事业,一直扎根江夏。今年49岁的她,熟知所有学生的情况,孩子们亲切称她为“梅老师”。
“一个都不能少”“让每个生命闪闪发光”,她关注每一个特殊孩子的成长,在学校开设心理健康课、率先在武汉探索开展反向“普特融合”教育(即在特殊教育学校里办普通教育)……30年来,从特殊教育走向融合教育,她和同事们让近1500名特殊学生步入社会,将江夏特殊教育推向新的高度。
不忍拒绝每一个特殊孩子
5月18日到21日,是江夏区特殊教育学校集中招生的日子。每年这个时候,王桂梅都很犯愁:学校学位紧张,她却不忍拒绝每一位满怀期望而来的家长。
王桂梅和排队打饭的孩子们互动
按照招生计划,学校每年只招收一个班15名特殊孩子。“实际上,我们每年都扩大了招生规模,招收2个班的学生。”王桂梅说。
“一个都不能少。”1991年,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中考成绩优异的王桂梅,选择了武汉第一师范学校特教班,这是她当年上的第一课。
“将来当了特教老师,你就可以教你的弟弟了。”上学前,父亲鼓励她说。
父亲的话,王桂梅一直记在心中。开学后,老师让每位学生分享为何选择特教专业。王桂梅告诉大家,她有一个听障弟弟。“学成后教弟弟,让他可以和正常人一样。”这个目标,是她刻苦学习的信念支撑。
成为特教老师后,王桂梅看着每一位特殊学校的孩子,都像是自己的亲弟弟妹妹一般。“我带着听障弟弟长大,知道如何走进他们的内心,与他们交朋友。”王桂梅说。
她能记住每位学生的名字
1995年,王桂梅放弃了一所条件更好的学校,和6位同学一起回到江夏,进入江夏区聋哑学校(江夏区特殊教育学校前身)。
“在武汉一师特教班,我是班长,又在武汉第一聋哑学校长期实习过。”19岁的王桂梅信心满满。不过很快,现实泼了她一盆冷水。
第一次考试成绩出来,王桂梅带的班合格率不高,优秀率为零。这让她颇受打击。开教学质量分析大会时,本来要发言的她躲了起来,不敢面对学校领导和老师。
同事们并没有嘲笑这位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而是耐心和她分析原因。王桂梅明白了,对待听障孩子也要因材施教,了解每个孩子的性格、学习能力等。“有时不能把他们看作特殊孩子。他们与正常人的唯一区别是无法说话,该严厉时要严厉。”王桂梅说,起初她只想把所有知识一股脑教给学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接受度,“教学方法很重要。”她说。
经过调整,王桂梅所带班级成绩显著提升。如今,仍有许多学生与王桂梅保持联系,谈朋友、结婚等人生大事都会告诉她。
30年来,王桂梅将绝大部分时光给了学校的孩子们。女儿钟昕屿回忆,她小时候,每逢周末,妈妈都会带着暂时无人照看的孩子回家。“一开始,我有些不高兴甚至是嫉妒。但经过几次接触,我们慢慢成了好朋友,期待他们来我家玩。”钟昕屿回忆,“我去过妈妈的学校,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学生看到她就像是看到朋友,会热情地打招呼,而妈妈总是能记住每一位学生的名字。”
王桂梅跟学生一起做游戏
将心理咨询纳入日常教学
2002年,26岁的王桂梅任学校副校长。3年后,她被任命为学校党支部书记。她一边从事教学工作,一边负责学校管理工作,开始思考如何开展现代特殊教育。
站在管理者的角度,王桂梅十分关注学校老师和特殊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部分老师因为长期从事特教,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有些孩子到了青春期,情绪波动很大。”王桂梅说,“上师范时,我们只学习了教育学,没有系统学过心理学,面对老师和学生的心理问题,没有很好的应对办法。”
王桂梅尝试改变。那几年,每天清晨,她会带着住校学生打太极拳,增强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她还推动开设了美术课程,让孩子们接触更多色彩,愉悦身心。
2006年,王桂梅自费到华中师范大学系统学习心理学,并选择了对特教更有帮助的积极心理学。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她主动申请赶赴灾区,提供心理援助。
在绵阳,她参与建设帐篷学校,带着孩子们一起唱歌、跳舞、画画……有效疏导了他们的紧张心理。
这一次心理学实践,让王桂梅更加认定心理学在特教中的作用。此后,她在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课,逐步将心理学广泛应用于江夏区的特殊教育。“没有人要求我们这样做,算是弥补了江夏特教的一个空白。”王桂梅说。
2015年,王桂梅担任江夏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后,更是将心理治疗和心理健康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她邀请心理学专家和专业团队对学校老师进行心理学培训,并将培训成果应用于教学。目前,该校70多位老师,在日常教学中都能够熟练运用心理干预。
探索反向“普特融合”办学
舞蹈教室里,看着孩子们手持冰糖葫芦道具表演新学的节目,王桂梅露出开心的笑容,像妈妈看着自己的孩子。“你知道吗?这里面不仅有特教班的孩子,也有普通班的孩子。”王桂梅告诉极目新闻记者。
见记者不解,王桂梅解释,早在2016年,该校就率先在武汉市探索开展反向普特融合教育(即在特殊教育学校里办普通教育),开设特教班、普通班和混合班,让特殊孩子和正常孩子一起生活学习,共同成长。
王桂梅介绍,2015年,江夏区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园落成,宽敞的校园里只有40多名学生。当时,附近的东林村小学撤销。王桂梅和同事们讨论学校转型,开展普特融合教育(全纳教育)。他们的想法得到了江夏区教育局的认可和支持。
特殊学校招普校生,正常孩子的家长是否愿意让孩子入学?为了了解家长们的想法,学校老师们走进周边乡村,挨家挨户敲门调研。
2016年秋季,学校招收了首届32名一年级学生。特校生和普通生在同一所学校上学,如何做到真正融合?王桂梅面临着新的挑战。
“我们倡导自然融合和课程融合。”王桂梅表示。虽然一开始课程有所不同,但饮食起居、课间娱乐等,孩子们都在一起,慢慢地成为了朋友。之后,学校将特教课程与普教课程进行融合,组织开展了12门融合课程,并成立了刺绣、陶艺、种植等10个校园社团,举办普特融合体育运动会,让孩子们自然融合在了一起。
在王桂梅看来,真正的融合教育并非单纯地将特校生和普校生放在一起。“我们需要让孩子们发自内心地彼此尊重。”王桂梅回忆,学校刚招收普校生时,本着安全考虑,将普校生和特校生安置在不同的楼层,楼层之间的玻璃门上锁。后来,老师偶然发现楼上楼下的小朋友们隔着门缝分享美食,于是学校决定打开玻璃门,让孩子们可以自由活动。“拆除一把锁,打开一扇门。”王桂梅说。
“我的孩子在这里学习成长得很好。我认为融合教育应该广泛推广,让特殊孩子不与社会脱节,让普校孩子更富有爱心和包容心。”一位普校生家长对记者说。
如今,王桂梅的反向普特融合教育理念得到了社会更多的理解与支持,学校普通班招生人数逐年增加。目前该校共有313名学生,其中普通学生99人。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