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湖南 > 教育资讯

湖南天才13岁上大学, 17岁入中科院, 其母亲: 我恨不得他马上死了

文丨小豆爸爸的育儿经(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人所有,欢迎宝爸宝妈转发分享)

导语:

每个父母都期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特别的用心,甚至有的父母为了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在孩子没有上学的时候,就为孩子报了很多的辅导班。

相信很多的父母都听说过“神童”吧,当然这样的孩子就是父母眼中“别人”家的孩子,让人羡慕的孩子,也会有很多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够成为“神童”,可是,往往都是事与愿违。

案例:

今天是高考的最后一天了,祝愿所有的考生能够考入自己心仪的大学,借用网上流行的一句话:“考的全是会的、蒙的全是对的”。

说到高考不得不让我想起这样的一件事情来,这件事情仍然让我记忆犹新,不知道大家还记得十几年前湖南的一位“神童”吗?他的经历估计会使很多父母都羡慕,是很多学生都向往的一件事。

这位“神童”的名字叫魏永康,8岁上小学,13岁上大学,17岁考上了中科院,就是这样的一位“神童”,最后还是被中科院给劝退,这是怎么回事呢?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孩子能够考上好的大学,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将来有一份不错的工作,魏永康的父母也是如此。

魏永康的爸爸曾经是一位退役军人,因为一次战争而英勇负伤,由于爸爸丧失了劳动能力,家里的重担就全部落在了妈妈曾雪梅的身上了,妈妈曾雪梅希望孩子快快长大,这样就可以帮助家里,减轻家里的负担了。

据妈妈曾雪梅回忆道:儿子魏永康不到两岁的时候就可以认识1000多的字了,在妈妈曾雪梅的教育下,原本4岁的魏永康是读幼儿园的,妈妈让孩子上了小学,进入小学以后。

魏永康就展现出他的“天才”智商了,原本需要6年完成的小学阶段,由于成绩很是优越,连续跳级4年就完成了,8岁以友谊的成绩考入了一所重点中学,13岁由于成绩的优异,直接被老师推荐高考了。

更是如愿以偿考入了湘潭大学物理系,由于大学里的各科成绩很是优秀,大学毕业后,17岁进入中科院就读,魏永康的学习之路,是很多学生羡慕的,而魏永康嫣然就是父母眼里的“别人家”的孩子。

原本魏永康的学习生涯就像“开挂”似得,顺风顺水地进行的,可是,原本读研的魏永康能够像之前一样,谁也没有想到,就在读研的3年里,魏永康就从“神童”的宝座上“跌”下来了。

怎么回事呢?这还是要从妈妈曾雪梅说起,其实魏永康除了学习好以外,其它的什么都不行。

妈妈曾雪梅为了孩子能够专心学习,从小到大,没有让孩子做过一次家务,甚至,毫不夸张地说,连吃饭都是妈妈曾雪梅一口一口地喂着。

由于每天妈妈就知道让孩子学习,根本不让孩子与同龄孩子交流玩耍,甚至,妈妈曾雪梅觉得其它孩子和自己的孩子不在一个层面上,觉得孩子玩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导致,孩子的性格变得很是内向。

由于魏永康的生活难以自理,在中科院的3年里,一点长进都没有,而且各科的成绩都处于下滑的状态,甚至连鞋带都不会系,中科院表示,魏永康不适合继续读了,很委婉将其劝退。

魏永康回来以后,神情低迷,没有事情可做的魏永康,迷恋上了电脑,整日在家里不是上网就是玩游戏,也不愿意去找一份工作,看到现状的儿子,曾雪梅很是失望,甚至还说道:“我恨不得他死了才好”。

分析:

魏永康之所以会出现现状,关键是她的妈妈教育出了问题,妈妈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为了让孩子一心放在学习上,其它生活的事情从来都没有让孩子操心,原本以为让孩子可以安心学习,没有想到这样的举动,会断了孩子的学习生涯。

父母想让自己的孩子成绩好,以后的道路变得很优秀,我们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教育孩子不仅只注重学习的成绩,也要重视孩子的:“德、体、美”,孩子能够前面发展,孩子才会越来越优秀。

父母从小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

首先:

1、在孩子小的时候培养孩子独立意识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百依百顺”,很少有父母会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父母在孩子快要进入小学的时候,父母要让孩子知道,现在已经长大了,马上就要成为我小学生了,而且,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不能依靠父母和老师,要慢慢学会生活和学习等。

父母慢慢教育孩子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活,让孩子和父母一起完成,培养孩子有独立的思想意识。

2、父母教育孩子要有生活自理能力

在孩子3岁的时候,父母就应该教会孩子自行穿衣,现在的孩子到了小学都不会穿衣服、叠被子。

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要教会孩子饮食起居,教会孩子自己如何穿衣、刷牙、叠被子、吃饭、收拾餐具等等,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孩子生活自理能力。

3、从学习中培养孩子动手能力

在孩子到了学龄时,不仅会照顾自己的生活起居,也要会从学习当中学会动手的能力,比如,孩子要会整理自己的书包、课本和玩具等,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使用学习工具,比如转笔刀、橡皮等等。

小豆爸寄语:孩子除了只有成绩,其它的都不会,这样的孩子就是我们口中的“书呆子”。

(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