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因素之一,只有人才兴旺,经济社会才会不断的发展,人口红利以及人才优势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竭的动力。
近些年来,我国各大城市至今上演了一幕幕人才大战,各地纷纷出台了一系列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造就人才的措施。
在众多的人才吸引政策当中,武汉的人才措施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早在2017年武汉就出台了百万大学生留汉政策。
从武汉的先天优势来看,武汉拥有76所高等院校,在校学生有100多万人,无论是高校数量,还是在校大学生数量,武汉都是首屈一指。
如果单纯从在校大学生数量来看,武汉的在校大学生数量与北京、南京、上海、郑州、广州同属于最多的城市之一。
此外,从武汉的地理区位以及城市发展情况来看,武汉拥有武昌、汉阳、汉口三镇,是中部地区的核心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也是九省通衢的省会城市。
武汉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通江达海,这里常常被誉为大江、大河、大武汉,拥有大的区域、大的机场、大的铁路网络,具有十分良好的地理位置和先天优势。
得益于武汉的这种客观地理区位优势和优质的科教资源,武汉出台了百万大学生留汉政策。
这一政策在2017年刚出台时,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因为在这一百万大学生留汉政策当中,出台了很多有利于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措施。
例如可以免房租,提供人才公寓,购房可以享补贴,低门槛落户,享受社会保障待遇等等。
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是十分友好的,而且这一政策还区分了不同层次的人才情况,本科、硕士、博士,大家所享有的条件保障和有关方面的待遇都是根据学历和能力来体现。
在这一政策的刺激之下,武汉这些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经济总量常年保持在省会城市前三位,在整体经济实力和城市发展综合实力来看武汉也仅次于同属于二线城市的程度成都,比南京、杭州、长沙、西安等二线城市都要强。
正是得益于百万大学生留汉政策的出台,到了2019年的时候,武汉有关方面就宣布提前两年完成了百万大学生留汉的目标。
因为根据2017年武汉发布的百万大学生人才留汉政策,武汉提出要在未来5年之内实现100万人才留汉的目标,武汉提前两年就完成这一目标。
意味着在这一政策出台近三年的时间里,武汉就已经实现了这一目标。
但是,随着周边城市的发展,尤其是与武汉同处于中部地区的郑州、合肥、长沙、南昌等地的发展,武汉百万大学生留汉政策却遇冷了。
根据有关方面发布的202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数据显示在毕业生首选城市当中,武汉已经跌出前10名,取而代之的是同样位于中部地区的长沙市。
根据这一份报告,高校毕业生首选城市前10位依次是上海、深圳、广州、成都、北京、杭州、青岛、南京、重庆、长沙,武汉的位次甚至排到了合肥之后。
这让人感到十分的不解,为什么武汉拥有这么多先天的优势和良好的地理区位条件,再加上有百万大学生留汉政策的加持,为什么武汉却不能够成为高校毕业生首选城市呢?
最不可理解的是,武汉竟然被长沙所超过。
对于这一问题,我在前面的多篇文章当中也有所提到,但是有的网友他对我的分析表示不赞同。
有的网友认为这一份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不科学,认为它所选取的样本数量不正确,他们认为这一数据是某一个第三方就业平台所发布的数据,而且他们认为这一平台所发布的数据不能完全真实客观的展现武汉地区大学毕业生的流向情况。
其实作为第三方的数据来说,这一数据是经过了科学严密的论证的,不是随便发布的,也不是信口雌黄为了抹黑哪一城市而发布的,他们都是依据毕业生具体的流向以及客观的需求而进行编制的。
况且这一数据也被央视等官方平台所引用,所以无论是数据的准确性、客观性还是权威性来说都是非常高的。
即便是有一些误差,但是也从客观上反映了毕业生首选城市的具体情况,所以对于数据的客观性、科学性、权威性没有必要再去纠结。
我们所要探讨的是为什么武汉在拥有这么多大学生数量以及高等院校的情况下,而且百万大学生留汉政策仍然在发挥作用之时,仍然会出现毕业生出走武汉,没有留在武汉问题背后的原因,这才是我们关注一个城市发展所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对于为什么武汉会落选毕业生首选城市,我在前面的两篇文章当中也分析了原因,下面我再做进一步的分析。
我认为之所以武汉会跌出高校毕业生首选城市前10位,除了房价因素、上市公司因素、就业竞争压力因素,以及生活成本、城市宣传等方面的因素以外,还有以下3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武汉周边城市不断崛起,武汉作为湖北省会城市的首位度效应有所下降,对于人才的吸引力减退。
虽然目前来说武汉仍然是强省会城市,武汉的GDP总量占整个湖北省GDP总量的占比也比较高,但是相比于前些年,占比已经有所下降。
而武汉周边的黄石、宜昌、襄阳、黄冈、随州、鄂州、孝感、仙桃等地已经逐步发展起来,这些地区本身距离武汉就不是太远,而且武汉及周边的交通都十分便利,这使得大学生的流动十分便利。
根据2020年第7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武汉的人口流动与2010年相比人口流动的比例上升到了48%,也就意味着流动人口的增加。
实际上这些流动人口一方面是流出了外省,也有很大一方面是留在了湖北省内其他地市。
大家都知道顺丰是我国快递运输行业的排头兵,它的业务收入在快递市场业务占比都是非常高的,作为中部地区的核心枢纽,顺丰的货运机场并没有放在武汉,而是放在了距离武汉有一定距离的鄂州,在鄂州建立了货运航空的市场。
可想而知,作为这么大的一个公司,作为一个大型的上市企业,按理来说武汉有关方面应该是对它十分重视,会给予很多的优惠政策,让它落户武汉。
但是为什么顺丰却偏偏落户于鄂州呢?正是看到了武汉之外,这些地市的发展的条件,所以正是这样的一种发展结果,才使得武汉地区的大学毕业生留在武汉的变少。
从另一个方面来讲,湖北省内除武汉以外其他地市的房价、物价都没有武汉高,但是人均的工资水平却并不比武汉要差,作为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他们比较缺乏强有力的就业竞争力,对于个人生活的开销也是比较大的。
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他们退而求其次选择到武汉周边的城市去发展,那也是情有可原。况且武汉其他地区也有众多的上市公司,也有很多就业机会。
但相对来说,生活成本、购房成本的压力比较小,大家自然的就往其他的城市流动了。
因为在同等条件下面,在武汉能够享受到的医疗、教育、购物等生活上面的便利,在其他地市照样也能够享受得到。
况且由于交通的发达,使得空间的距离被拉近,即便是有一些在地市当中没法购买到的生活用品或者是医疗等方面的需求,照样可以通过快递以及通过两城之间通勤来达到这样的效果,所以这也是导致武汉落选毕业生首选城市前十名的一个主要原因。
第二,武汉的城市包容度有待拓展,城市的包容度影响了人才的去留。
我们在评价一个城市的时候,除了它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活便利程度、就业机会之外,比较看重的就是一个城市的包容度。
从这些年的情况来看,武汉在城市包容度这方面还有待加强,有待拓展,有待提升。
就拿距离武汉不远,同处于中部地区的长沙来说,在长沙的市中心,也就是五一广场的附近,可以看到小摊小贩摆摊设点的比较多。
虽然这一现象有损城市形象,也被广大网友所诟病,大家都说这是县城风格,对城市形象来说并不是太好,但是这却体现了一个城市的包容。
再看看长沙的黄兴路步行街,这条街跟武汉的江汉路步行街同样都属于在全国排在名次的步行街,每个到长沙来的人都有可能去打卡。
在这条街上,不仅仅有湖南本地的美食,还有很云南、四川、重庆等地的摊贩。
按理来说,如果论小吃长沙敢称第二的话,那没有地方敢称第一了,但是即便是在如此繁华的地带,在寸金寸土的地带,依然能够容得下其他地方的美食和特色。
那说明这个城市的外来人口比较多,他们不仅需要满足本省以及本市人口的口味需求,还要满足来自于外地人口的需求,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反应的就是一个城市的包容度和吸纳度。
但是我们在武汉就很难看到这样的景象,就拿大家平常都爱烟草来说,在武汉绝对不可能买到湖南的烟草,但是在湖南却可以买到武汉的烟草,这就是一个包容度的具体体现。
这不仅仅是市场竞争的问题,更反映出城市的包容。
这些年武汉的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两所学校所公布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就可以看出,这两所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他们去得最多的地方是深圳、广州和上海。
虽然这三个地方的房价以及生活成本都比武汉要高,但是他们为什么首选是深圳?
就是因为看到深圳是一个包容度非常高的一个城市,深圳他既可以容纳没有一技之长的人到那里去做普通的工人,也可以容得下具有博士学历的高层次人才去那里创新创业。
虽然在深圳可能买不了房,但是城市的每一盏路灯,城市高楼大厦所亮起的每一盏灯都是为这个城市的过客以及打工者所开的,这就是城市的包容度。
第三,武汉百万大学生留汉政策,现在已经不具有很强的优势了,这也是原因之一。
在2017年这个政策刚出台时,可能其他地方的城市还没有出台相应的人才政策,所以武汉的这一个百万大学生留汉政策确实是非常具有吸引力和优势。
但是后来各个城市为了进一步吸引人才,提供了更加优厚的人才落户政策。
例如西安只要是大学毕业生和大学生,凭学生证和毕业证就可以直接落户,长沙只要是大专学历就可以直接落户,深圳作为一线城市他也只要求只有大专学历和中级职称就可以落户。
除此之外,合肥、南昌、太原、贵阳、昆明等地,也相继出台了很多大学生落户政策。
从政策吸引度上来看,武汉所出台的人才政策并不占有很大的优势,从某种方面来讲,武汉4年前所出台的留汉政策,现在已经不再是吸引人才的优势了。
毕竟当其他地区的人才政策也出台时,如果人才政策更优厚,落户条件更吸引人,各方面的条件保障更充分的话,那大家自然会选择到其他城市去落户和创新创业。
所以这也是武汉百万大学生留汉政策遇冷的主要原因,由此也造成了武汉落选毕业生首选前10名的城市。
总之,武汉百万留汉政策遇冷,不仅仅是由于房价等方面的因素,更重要的还在于他周边城市的发展,以及城市包容度有待提升等方面的因素。
对此,你是怎么看待这一现象的呢?你是怎么看待武汉落选毕业生首选城市前10位的呢?请留言发表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