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钟义见通讯员李超民)近日,“田家炳杯”第七届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在浙江师范大学举行,湖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8级本科生胡雅静荣获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组一等奖。近年来,湖南师范大学思政专业师范生人才培养成绩斐然,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国家二等奖、微电影《青春的回答》荣获第五届“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全国三等奖等,涌现了一大批优秀学子。这与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致力于打造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高地”密不可分。
以党建引领促进思政专业人才培养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牢牢抓住党建引领人才培养这个核心点,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以及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胜任思想政治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自建系以来,政治学系教职工党支部、学生党支部都大力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始终起到了“做表率、树标杆”作用,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培养起到了强大的引领作用。
政治学系先后荣获校优秀党支部,教职工先后荣获湖南省“五四青年”奖章、湖南省高校普通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标兵、校百优党员、校优秀党员等多项荣誉。2021年,在《湖南日报》理论智库版整版刊发关于“党史学习教育”、“七一讲话”和“十九届六中全会”系列文章,反响热烈。政治学系教师刘艳探索将“课程思政”延伸到红色教育基地,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对此作了专题报道,其微宣讲(“百年奋斗,百年辉煌——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性贡献”)荣获湖南省大中小学“讲党史·颂党恩”微宣讲比赛高校组一等奖;郑吉峰老师主讲的党课(“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利观”)获全省教育系统“党课开讲啦”优秀党课二等奖。本科生党支部先后在线推出“全面小康、奋斗有我”系列微党课和“讲党史·颂党恩”湖湘红色故事系列微宣讲,引发广泛关注。其中,“讲党史·述党恩”系列微宣讲被省教育工委推荐到省委组织部参加全省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交流。“未济行”团校干部培训、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红色论坛、党史党章知识竞赛、自强之星演讲比赛与2000级政二班励志奖学金、思源学生干部奖学金、“七一”党内评优表彰等系列活动已经成为学院“党建引领、励志成才”的学生党团建设和思政工作品牌。
着力加快“创新型”教师团队建设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系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业务能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共有教师35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8人、讲师15人),其中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2人,省二级教授3人,校级师德先进个人5人,校级十佳青年教师3人,校级优秀教师9人,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97%。专业核心课程由哲学、政治学等多个一级学科18名教师负责(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3人、讲师9人);实践教学导师组有36名教师,由中学政治课高级教师及校内专业课教师组成,共同承担实践课程教学和教育教学技能实训任务。
公共管理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注重提升教师综合素养,凸显协同育人的师资优势。他们着力加快“创新型”教师团队建设,实现教学、科研创新的骨干“双培养”机制,目前,他们已建成了一支规模稳定、结构合理、素质良好、师德高尚、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同时,该院还积极落实“省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校世承人才培养计划”、“校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校青年基金”,大力资助青年教师开展科研工作与教学创新工作。通过政策倾斜与支持,激发青年教师积极参与专业建设,有效促进青年教师参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工程”培训,行业职业培训、相关职业资格考试及出国英语考试,资助多名教师出国、出境访学;全体专职教师都基本上参加省级和中宣部、教育部组织的示范培训、课程培训和骨干研修。
公共管理学院还制定了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等倾斜性政策,从中青年学术骨干遴选培养学科、学术带头人,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省内著名、全国知名的学术领军人物。近三年来,进行课程进修和国内访问学者青年骨干教师8人,参加专题培训20余人次,参加在线培训20人次,出国访学6人,1名教师入选湖南省“湖湘青年英才计划”。彭继红教授教学团队获批省研究生优秀教学团队、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论》获批省优质课程。政治学系教师作为团省委青年宣讲团成员,多次深入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宣讲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等重要会议精神。思政专业教师在人民日报内参、《决策与参考》发表智库文章多篇,在湖南日报智库专版发文20余篇,被省委省政府相关部门采纳的提案和报告共计10余项。
切实推进卓越教师培育工程
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正大日新”的院训精神,聚焦产学研一体化协同育人目标,大力推进“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教学理念,将“四有”好老师标准、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和“四个服务”等要求细化落实到思政专业师范生培养全过程。他们以“立德树人、以本为本、完善人格、培育人才”为人才培养标准,根据师范生培养规律、教师需要以及自身条件,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培养,致力于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范人才,并在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基础上,积极探索“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培养模式,实施本科生导修制,构建了效果好、创新度高的“校内校外双导师,理论实践全指点”的卓越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人才成长模式。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直接对接中学政治课教师的现实需要,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围绕“夯实学生理论知识,提升教学能力,培养核心素质与新文科素养”这条主线,课堂教学方式落实了“学生中心”、实现了“产出导向”、加快推进落实师范生“四有”好老师标准与新文科素养要求,培养能够胜任中学政治课教学的师范人才,这是师范类与非师范类的根本区别,这也符合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
公共管理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全面升级“前移后拓”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探索建立“通识型”“实践型”“特色型”(“3+X”)的课程群,构建常态化的教学课程和教学内容更新机制,积极研究与大力推进“三教一型”育人与卓越政治教师人才培养模式。打造研究型实践教学,将协同育人平台拓展到三湘名校、名师,建立跨院系、跨专业的交叉培养机制,形成“校内—校外协同、教学—科研协同”的“双协同”互动支持机制,摒弃实践教学单纯为了提升就业率的做法,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批判性思维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融入实践教学各个环节,建设“有精神、有灵魂”的校外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专业“模拟教学+课程实训+专业见习+岗位实训+毕业论文+创业教育+顶岗实习”六位一体的卓越教师培育模式。
从2008年始,该院先后与近30家湖南省著名中学政治教研室搭建实践育人平台,开展了中学政治课教师培育与“前移后拓”教师技能实训,本科生师范教学技能明显提升。如思政专业与长沙市同升湖实验学校构建长效合作机制,为探索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一体化提供了省属高校与民办中学合作的“师大样板”。2015年以来,5名本科生获得湖南省普通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7名本科生获得全国“华文杯”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能力和教学设计一等奖。2016、2017、2018连续三年,在中国科教评价网发布的专业排名中名列本专业前5%,获评五星级专业。2019年入选教育部普通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后,连续三年就业率分别为98.33%、98.51%、98.59%;考研成功率分别为43.33%、41.79%、39.43%,且其中超过50%以上考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知名院校。近3年来,本科生先后获得“挑战杯”竞赛国家级特等奖2次、国家级二等奖3次;先后获得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创新训练项目9项,“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12项。
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经过近62年的发展,以湖南省级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基础,支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哲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都取得了长足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专业建设提供高水平教师团队、教研平台,并将科研成果反哺教学。政治学系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同时积极整合哲学学科、政治学科以及相关学科的力量与资源,切实提高教师学术研究能力和水平,促进理论创新和教学方法革新。学科成员将最前沿的科研成果充实到课程体系与教材开发之中,将学科创新资源有效转化为专业建设资源,形成了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互相支撑,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实现了“科研促教学,教学带科研”,有效提升思政专业本科生培养质量。
近5年来,该院政治学系教师共获批国家级课题20余项,其中教育部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重点项目2项;各类国家级、省级教改项目10余项,共计发表高质量论文百余篇、科研著作20余部,其中有2部著作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成果文库”;获得科研成果、教学成果及各类省部级奖20余项,其中青年教师研究团队获批湖南省省级青年研究团队(全省仅8个);开发国家级课程与教材10余部;将专业基础课、核心课程建成视频课、微课且多门课程获得省级、校级一流课程,其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获批湖南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