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湖南 > 教育资讯

宣称“全退学费”、不允许学员组群, 湖南一教培机构被罚29万元

“全退学费”“80%可以拿到奖学金”……这样的宣传话术你是否觉得熟悉?日前,湖南省市场监管局发布2023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典型案例,对教培机构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进行处罚。

2023年4月11日,根据群众举报线索,长沙市市场监管局依法进行现场检查,发现湖南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涉嫌虚假宣传及合同违法,遂于4月21立案调查。

经查,该公司在Python课程(奖学金班)项目中,进行了虚假宣传,宣称“如能在6-7个月学完课程,以奖学金的方式全退学费”“80%可以拿到奖学金”“当地政府会根据开班的名额给相应的补贴”等不实内容。该公司与学员签订的《培训入学协议书》中明确约定奖学金获取条件,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刻意设置多种障碍使学员难以达到奖学金返还条件。

“不得煽动其它学员退费,如造成负面影响,需由煽动退款的学员承担甲方的损失”“不得私自拉取其他学员组成私下小群”“奖学金活动最终解释权归甲方所有”,这些不公平合同条款,该公司写进了与学员签订的合同中,属于合同违法。

在上述Python课程(奖学金班)项目经营过程中,该公司合计收入为1667570元,扣除直接用于经营活动的合理支出后,违法所得为38972元。6月22日,长沙市市场监管局对湖南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虚假宣传和设置不公平合同格式条款的行为,依法作出没收违法所得38972元,并处罚款290000元的行政处罚。

湖南省市场监管局指出,本案系省、市两级开展网络教育培训机构专项整治中查处的系列案件之一。当事人的违法行为,既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侵害,也是对商业道德的违反。本案的查处极大地震慑了培训行业该类违法犯罪行为,打破了行业潜规则,维护了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对于网络教育?培训,湖南省消保委曾发布消费提示。

湖南省消保委提醒,在选择培训课程、购买在线教育产品和接受在线教育服务时,不要盲目跟风,不要轻信夸大宣传。小心识别一些培训机构在广告中宣称“名师上课”“金牌讲师等”的真实身份,多加检验“强效提分,考试一次上岸”的实际效果,对“针对性、个性化辅导”,可先行体验,了解师资、课程等具体情况,针对自身需求,科学理性选择实际有效课程。消费者应尽量选择周期短的课程,仔细核对合同相关条款,切莫轻信培训机构工作人员的口头承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在请教专业人士后再行签订合同。对于承诺内容与合同不符的,可要求培训机构将承诺以补充条款的形式写进合同,明确双方之间权利义务,避免网络教培机构利用合同不公平格式条款减轻或免除自身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排除消费者权利等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潇湘晨报记者李姝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