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 > 教育资讯

南通、扬州“晒”出“十三五”教育成绩单

新华网南京4月22日电(庞雪汀)4月21日下午,江苏省教育厅召开“数说‘十三五’,一同看教育”南通、扬州专场新闻发布会。会上,南通、扬州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介绍了两地在“十三五”期间的教育发展成果,“晒”出亮点满满的成绩单。

“南通模式”走出教育扶贫新路径

教育扶贫是一项固根本、利长远的基础工作。

据南通教育局局长、党组书记郭毅浩介绍,南通47年如一日,通过接续驻点、组团驰援,短期送教、结对跟岗等方式,派出4800余人次助力教育扶贫。扶贫的足迹已经覆盖新疆、青海、西藏等9个省(市)、自治区的20个市(县),为促进薄弱地区教育事业发展、携手全面小康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此期间,南通海安因地制宜开创了东西部教育合作的“宁海模式”,形成了支教扶贫与民族团结进步相互促进的“宁海效应”。

2010年,南通全面升级对新疆伊宁的帮扶工作,聚焦学科主线和教育人才培育,构建起“部分人现场支教,全系统后方支援”的援疆教师“1+ X”保障体系,独创“立足一个班级,示范一个学科,引领一个年级,带动一所学校,影响一个区域”的“五个一”教育援疆“南通模式”。2019年,“研训一体、优师强教”的南通教育援疆经验被教育部推广。

从城镇配套幼儿园入手,解决“入园难”

保质保量,把好园办到老百姓家门口。“十三五”期间,扬州将把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作为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的关键举措。

扬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卫刚介绍,2020年,全市83所幼儿园完成治理任务,治理完成率100%,新增普惠性学位23605个,所有民办普惠园的收费都不超过规定标准,使得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上优质普惠的幼儿园,成为老百姓感受得到的“民生改善”。

“十四五”期间,扬州将进一步加大普惠性资源规划与建设,2020年至2022年,将投资近20亿元,新(改、扩)建90所公办园,突破性解决群众“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提供坚强的物质保障。同时,全市将大力推进“集团化办园”管理机制改革,实现管理、师资、设施等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顶天立地”推名师,“五育并举”育新人

作为江苏教育的“领跑者”,南通早在二十一世纪初就着手名师培养工作。2006年3月组建南通市中小学名师培养导师团,启动南通市第一梯队名师培养工程,历时15载,先后有四批近百名培养对象进入第一梯队,成立中青年名师工作室43个,有47名走进江苏省特级教师行列,

2020年,南通启动实施了“1115工程”,拟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市中小学遴选和培养10000名左右骨干教师、1000名左右卓越教师、100名左右教育家型教师和50名左右领航校长。去年教师节已推选首届南通市“领航校长”20名。

扬州则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倡导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为破除“唯分数论”,扬州不断完善中考方案,建立依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合的评价模式;每年组织开展小学生核心素养展示月活动,积极探索构建学校、家庭等多元参与的评价体系。扬州市梅岭小学自主研究设计《“真的种子生长记”学生成长手册》,让学生和家长都全过程参与孩子的成长评价。

同时,扬州教育更加注重综合评价与特色评价相结合,每年开展义务教育绿色飞行监测,常态化开展“学校精致管理百校行”活动,推动全市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