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推动,福建、广东、河北、湖北、湖南、江苏、重庆、辽宁八省市作为第三批采取“3+1+2”选科模式的省份正式开启新高考征程!
那2021届各省选科情况如何,有哪些特别的现象出现?小编整理了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市2021届选考数据及选科建议,供广大家长和考生参考。说明:数据来源于王学森高中物理、三峡教育网及网络,仅供参考,最终以官方公布数据为准。2021新高考:各市选科分析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辽宁未统计到)2021届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图)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2 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一起来看看2021届各省选考数据的柱状图,能很直观的看出各科目的选考比例: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而选择生物,地理较多的原因应该是和初中基础关联不大,只要高中期间用心学并好好准备,谁都有胜出的可能。大多数学生都会在生物或地理中选择一科,甚至两科,以缓解其他科目压力。3 江苏出现“弃化学”现象与其他几省相比,江苏选科数据显得比较独特,结合数据具体看一下:
单从这批数据来看,江苏选考地理和生物选考人数最多,但选考科人数最少的却不是政治,而是化学。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自从江苏新高考选科以来,很多考生或家长为了在赋分制度下平衡分差,在选择化学时普遍比较谨慎,甚至在网络有流传江苏重点中学为了保证升学率而不开设化学学科。很多人都认为选化学的基本上都是学习高手,在新高考实行赋分制政策下,和优秀学生PK要吃亏的。显而易见,理化成了牛娃们“自相残杀的战场”,也就是说学霸们选理化,大多数人选生物、地理。4 传统理综、文综组合仍是热门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高二)的选考数据,整体来看,首选物理的还是占多数。
将各省份选科组合的平均占比(除江苏外)情况如图:
从以上数据来看,物化生这个纯理科组合显然更受欢迎,这可能与其专业覆盖率广及就业热度高有关;紧随其后的就是史政地和物生地选择人数最多,这两个科目一个偏文一个偏理;而史地生及史化政选考人数最少,从学科特点来说,原因可能在于学科之间学习关联度很弱,很难兼顾。看到这里是不是你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呢?在备受大家欢迎的学科里面,难道是难度系数太低了吗?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考生除过要考虑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之外,还应该注重的是填报志愿的专业限制。填报的是医学专业,要考虑到选化学和物理,学中文选择历史,所以考生在选择科目的时候,还是要对未来有一些了解才可以。不会也能得三分?曾经不止一次老师们跟你说,“不会也能得三分!”这其实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一个高考难度系数的规定之一,也就是高考考题得分系数不得低于0.2,换句话说就是得分率不得低于20%。那么高度难度系数到底是如何划定的呢?据了解,高考难度系数是根据考试的成绩来决定的。一般情况下,难度系数的划分是在考试之后才能知道,考试之前的划分仅仅只是一种猜测而已。1.高考难度系数的具体划分方法一张一百分的试卷(不是一百分的按照百分比划到一百分。)随便找一百名学生做(根据统计学的观点,找的人数要远远高出一百人,为了计算方便所以找100人)。他们做完之后,把他们的分数统计出来,然后求出平均分。然后在用平均分除以一百,所得到的数字就被称为难度系数。近年来,网传的高考的要求据说是难度系数为0.55,近年来,高考的录取在50%,即一百分,平均分数能够考到0.55分就可以上大学了。难度系数越大,说明得到的平均分越高,题目的难度系数越小,说明题目做好的人越少。2.难度系数的划分是根据考试的成绩来决定的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难度系数的划分是在考试之后才能知道的。高中阶段可以说是学生时代最关键的时刻,在高中毕业之后迎接学生们的是高考,高考的重要性不用我多说。在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可以说是难度非常大,不管是题量还是难度都远远高于初中水平。这也让很多初中学霸在步入高中之后,有些显得手足无措。新高考:高中科目难度系数排行榜在多数省市实行的3+1+2新高考模式之下,考生们也不再只能选择文理两个综合科目进行考试了,而是要选择出自己擅长的科目进行考试。这就需要再提及一下“3+1+2”模式的计分制度。
这对于考生们来说,也是给自己提供了一个机会。也能够凭借自己的优势选择出最适合自己的学科进行高考,这也能够在最大的程度上使自己的高考成绩更加趋近理想值。那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已经公布的这份高中科目难度系数排行榜,小车认为这份榜单还是比较客观的体现了目前高中生眼中各科的难易程度,以及受欢迎程度了。
语数外自然不用说,这是妥妥的C位,但是英语相比较语文、数学来说受欢迎程度并不高(ps:可想而知)。而物理和历史这是3+1+2中必选的1,相比较而言物理的重视程度还是比较高的。剩下的就是可以自选的4门课程了,从排行榜当中我们也能够看出来化学的难度会较高一些,4科的重点程度都是一样的,受欢迎程度明显政治要低很多。单科及选科组合特性解读选考科目与学科本身的特性是分不开的,下面一起来看看各学科学习难度及选科情况,供考生做选科参考。生物生物的整体难度在数理化生中最低,更易学习,性价比较高。他注重基础知识的考察以及信息的提取能力。就近几年来说,我国生物技术突飞猛进,学科社会价值越来越高,未来前景很好,也是理科能力较弱考生的首选科目。物理物理学科相对来说难度较高,知识之间联系很紧密,注重逻辑思维的培养,涉及的场景与实际生活比较贴近,对现在和将来的理科学习都有很好的辅助作用。地理地理科目文理兼备,学习难度低于理化生,背诵内容少于历史政治,考题客观但答案明确,相对比较容易拿高分,对于选择物理的偏理科生而言,大部分人会选择偏理科的地理,显然要比政治容易的多。历史纯文科的科目,知识面要求广,但相较地理、政治等文科科目更容易理解,拿分比较简单。由于是首选科目之一,很多物理弱的这部分人都会选择这个科目。化学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难度低于数理,高于生物,要求考生拥有较高的识记能力的同时还要充分理解,这个学科是有助于考生的发散思维,是我们在今后繁杂工作能分析解决问题。政治政治学科记忆内容多且与时俱进、贴近生活。也正因为此,它每年试题变化大,所学内容可能和要考的内容就会有差距,而且教材上有可能没有,所以得高分不容易,而且关键是没有把握,浮动可能会较大。所以,导致选考的人数相对较少的。但政治是大学考研必修科目,如果高中未选考,造成长时间的知识断档,对今后的考研之路是有一定影响的。各选科组合的特点1 物化政可选专业:超过96%组合优势/劣势:专业选择面广,利于将来考研和考公务员分析及建议:物理+化学+政治,这种组合的优势在于:第一,专业选择面广,可报专业超过96%;第二,为未来发展有帮助,政治科目的加入,有利于将来考研和考公务员。这个组合中三门学科所学的学习能力各有侧重,物理强调逻辑思维能力;化学尽管是偏理科科目,因为知识体系的因素,需要进行大量的记忆;而政治又需要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文科素养。三门学科之间关联性小,学习跨度大,所以,学习该组合需要文理科素养兼备。不具备这种特点的考生,一点要慎选。2 物化地可选专业:超过96%组合优势/劣势:记忆背诵内容较少,学科之间关联密切分析及建议:这个组合是一个比较偏理科的组合;它的优势有两个:一是专业选择面广,可报专业均超过了96%;二是学习时记忆背诵的内容较少,理解的内容最多,学科之间关联密。地理虽说是传统文科,但是相对其他两门文科,更偏重于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所以,与擅长文科思维的学生相比,那些能够选择物理和化学科目、擅长理科思维的学生学地理更具有优势。同时,这个组合也存在着挑战:学习难度大,选科人数多且优生多,竞争尤为激烈。3 物化生可选专业:超过96%组合优势/劣势:学习难度大,选科人数多且优生多,竞争尤为激烈。分析及建议:物化生这个组合可以说是纯理科组合了,一般理科很强的学生,都会直接选择这个组合。一般选择物化生的学生,要么是理科特别好的,要么是文科特别差的。大家都知道新高考采用的是赋分制,如果物化生成绩一般的学生选择这三科,遇到理科学霸,是很不占优势的,因为竞争太激烈了。4 物生政可选专业:92%左右组合优势/劣势:适合有理科情结但不喜欢化学的学生。分析及建议:这种组合虽然也有一些专业不能报考,但是竞争压力也会小一些,反而会赢得很多优势。比如,学了物理这科,很多名牌大学都可以报考,因为一些好大学都对物理这科有限制,不学物理就会失去很多考名校的机会。而选考政治这科,很多文科性质的专业又都可以去学了,大大放宽了限制,而且生物这科又不怎么难,所以高考还是很占优势的。5 物生地可选专业:92%左右组合优势/劣势:生物学科需要擅长归纳和记忆。分析及建议:高中选考科目中最难的科目是哪一科?说是物理,可能绝大多数学生都不会反驳;高中选考科目第二难的是哪门学科?如果说是化学,可能就会受到很大的争议,这个真的因人而异。但是,对于多数学生来说,化学还是比生物和地理难学难考的。从总体难度上来说,生物和地理是属于偏“中性”的学科,既需要文科生的记忆,又需要理科生理解,正因为如此,二者学习的深度和考试的难度都不是很大,学生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得分的。6 物地政可选专业:92%左右组合优势/劣势:喜欢物理但特别不喜欢生化的无奈之举。分析及建议:物理+地理+政治这个组合的特点明显:喜欢物理但特别不喜欢生化的无奈之举。可报专业比例在92%左右。一方面,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在理科思维和文科思维中不断切换;另一方面,从已经试点高考改革的省份看,选择这个组合的考生人数较少;第三,由于学校师资和场地的限制,大部分学校很难单独为人数少的组合设计走班课程时间表。7 史化政可选专业:65%左右组合优势/劣势:文科思维有优势,记忆能力强,逻辑思维能力不太强。分析及建议:选择这个组合的学生有明显特点:有文科偏好但对地理学科不感兴趣。因为有了一门理科的加入,拓宽了专业选择面。"历史+政治+化学”可报专业比例为65%,而在学习化学时,都需要强调对多而零碎知识点的记忆和归纳,所以,这两个组合适合文科思维有优势,文字表达能力和记忆能力强,逻辑思维相对不太强的学生。8 史化地可选专业:65%左右组合优势/劣势:擅长以记忆为主、文字表达好分析及建议:“历史+地理+化学”个组合适合物理不擅长、政治不喜欢,或擅长以记忆为主,动手能力强,文字表达好的学生。9 史生化可选专业:65%左右组合优势/劣势:适合物理不理想,化学、生物有优势。分析及建议:该组合更适合对物理不感兴趣或物理成绩不理想,化学、生物成绩相对有优势的学生。如果将来想要学习生物科学、食品科学、海洋科学、环境科学、植物生产类、生命科学、医学类相关专业的,也适合选择该组合。10 史生政可选专业:58%左右组合优势/劣势:有文科偏好,对地理不感兴趣。分析及建议:选择这个组合的学生有明显特点:有文科偏好但对地理学科不感兴趣。因为有了一门理科的加入,拓宽了专业选择面。而在学习化学和生物时,都需要强调对多而零碎知识点的记忆和归纳,所以,这两个组合适合文科思维有优势,文字表达能力和记忆能力强,逻辑思维相对不太强的学生。11 史生地可选专业:58%左右组合优势/劣势:学科跨度小。分析及建议:“历史+地理+生物”这个组合适合物理不擅长、政治不喜欢,或擅长以记忆为主,动手能力强,文字表达好的学生。12 史地政可选专业:58%左右组合优势/劣势:学习难度低,选科人数多,竞争异常激烈。分析及建议:历史+地理+政治,该组合是最传统的文科组合,从学习难度来看,这个组合相对更轻松。从已经试点高考改革的省份看,也是选课人数最多的组合之一,因此,意味着竞争异常激烈。这种组合更适合想选艺术专业、传媒专业的考生;或致力于考取汉语言文学、新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哲学类、经济学类、法学类、教育学类、文学类历史学类、管理学类、艺术学类、气象、地图测绘、城市规划、水利水电、酒店管理、旅游、地质勘探、资源管理、文物保护技术等门类和专业的学生。选科应该注意哪些问题?2021年可以说是新高考实行的第一年,这对于21届的考生来说也是比较有挑战性的,毕竟这只是一次新尝试。那下面我就对照相关资料,来跟大家说一说新高考模式选科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吧!
1 避免传统文、理选科模式为什么要实行新高考模式呢?教育部方面主要考虑到的就是要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能够使每一位人才的强项都能够得到发挥。
在这同时,也说明了一个道理:新高考比传统文理更具有优势,所以考生们在选择适合自己的科目时可以避免选择传统文理模式,最大程度的是自己的高考分数最高。2 依照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知道大家除了对于新高考有所关注之外,有没有对每一科目的受欢迎程度进行了解呢?有些考生可能就会因为不知道自己怎么选,而选择跟随大多数人进行选择。
这种情况还是要尽量避免的,毕竟如果跟随大多数人的选择选了自己并不感兴趣的学科,或者自己成绩不好的学科,那对于高考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3 按照未来报考方向选择在新高考模式下,物理这一学科的地位可以说是直线上升。因为在3+1+2模式当中,有很多大学专业都是需要有物理成绩才能进行报名的。
所以说考生在进行选择时,可以考虑到自己未来的高考填报志愿当中,具体要填报哪个院校哪个专业,结合这些在进行选择最好。4 养成从小学习的好习惯形式上的闪光点一定是从小就开始培养的,如果他在小学的时候特别的爱玩,那么上了中学之后很难融入到学习的气氛里面,家长可以从小就给孩子灌输学习的重要性。
等到孩子上了初中之后,如果孩子的学习依然没有养成,很可能和其他的学生相差很多,对他来说,学生上了高中之后,一定要好好学习,尽量的做学霸。
部分985高校热门专业“3+1+2”选科要求
湖北2所:
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1、武汉大学
2、华中科技大学
北京8所: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3、北京大学
4、清华大学
5、中国人民大学
6、北京理工大学
7、中国农业大学
8、中央民族大学
9、北京师范大学
10、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上海4所:
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11、复旦大学
12、上海交通大学
13、同济大学
14、华东师范大学
天津2所:
南开大学、天津大学
15、南开大学
16、天津大学
辽宁2所:
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
17、大连理工大学
18、东北大学
吉林1所:吉林大学
19、吉林大学
黑龙江1所:哈尔滨工业大学
20、哈尔滨工业大学
21、南京大学
22、东南大学
浙江1所:浙江大学
23、浙江大学
安徽1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4、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山东2所:
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
25、山东大学
26、中国海洋大学
福建1所:厦门大学
27、厦门大学
湖南3所:
中南大学、湖南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教育部网站未公布)
28、中南大学
29、湖南大学
广东2所:
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30、中山大学
31、华南理工大学
四川2所:
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32、四川大学
33、电子科技大学
重庆1所:重庆大学
34、重庆大学
陕西3所: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35、西安交通大学
36、西北工业大学
37、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甘肃1所:兰州大学
38、兰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