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工程学院2021届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毕业生万仲禹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期刊上发表了10篇论文,科研人看到这条消息一定会瞪大双眼。
要知道,一些重点大学的博士生,因为要发三篇SCI才能毕业而被逼得痛苦不堪,而他不过是一个二本院校的本科生而已。所以这条新闻引来一些讨论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万仲禹的“出圈”,是因为学校要表扬他,毕竟一个本科生发10篇论文实属罕见,而他也已经获得香港城市大学全额奖学金和直博的资格,正式开启自己的学术科研道路。
我们可以信赖徐州工程学院和香港城市大学的审查和判断,找到专业老师对那10篇论文进行评判也不是难事。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二本学生”逆袭的故事,如果你足够努力,那么“野百合也有春天”。
英雄不问出处,所谓“二本”“一本”无非是高考竞争的结果,有些学生本来成绩良好因为发挥不佳,或者本来更适合从事学术,而不善于高考,最终“滑落二本”,都是有可能的。说到底,那几天的考试,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一生。
除了这种鸡汤式的“二本学生也可以成才”外,我们还应该从万仲禹身上,琢磨一下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光是羡慕或者感叹意义不大,那和膜拜北大清华高材生也没有区别。而且,那终究都是“别人家的孩子”。
就已经得到的信息来看,万仲禹无疑是一个有心人。
他发表的10篇论文中,有9篇都是和“Q.-D.Wang”共同署名。记者求证发现,这位“Q.-D.Wang”是中国矿业大学(徐州校区)的王全德,2年前从国外回来到矿大工作。中国矿业大学和徐州工程学院,在同一个城市,但是两人并非亲戚。
“2019年,王全德老师回国不久来到中国矿大就职,万仲禹就联系到他,表达了自己希望跟随其学习的心愿。”这说明,万仲禹是一个好学的孩子,也是一个有心人,更有学术眼光。
因为他在自己学校明明有老师,却去“投靠”王全德。很可能,“海归”王全德展现了自己的学术激情和才华,吸引到了万同学。
事实上,作为一个老师,有好学的年轻人表示要向自己学习时,一般都不会拒绝。而王全德作为副研究员,刚到学校,还没有自己的研究生可带,万仲禹就成了他第一个“门徒”。
这样,他们两个就组成了一个特别的“学术共同体”。这种关系是不受约束的,而是纯粹出于学习和交流的兴趣。某种意义上,这更像是传统的师徒制。他们一定有大量的时间来交流,而且效率也比通常的大班教学要高得多。
这种学习模式中,最核心的要素是单纯。一个大学生,不管是来自985还是普通二本院校,都有大量自主决定的时间。但有些人用来玩电脑游戏了,有些人用来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谈恋爱,或者为自己将来的求职,“构建”一份看上去相当丰富的简历。总之,学习反倒被摆到了次要位置。
而万仲禹不一样,单是在2年内写10篇论文,就花费了他绝大部分时间。就媒体报道来看,他也确实为科研兴趣投入了自己全部的精力。他的努力,全部都贡献给了科研,再加上从王全德那里获得的专业指导,学业上的突飞猛进也就可以理解了。
实际上,不管你选择做什么,只要专注在一个领域,持续投入时间,不断努力和改进,都会取得长足进步。
这就是二本学生万仲禹“野百合也有春天”的故事。这其中没有什么神秘的奇迹,也没有可以借鉴的捷径。我们有理由为他点赞,但更应该明白,能不能抵达“春天”和你从哪里出发没有必然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