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2021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正式揭晓,共有149人当选。其中,中国科学院增选院士65人,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84人。江苏共16人当选,其中,在宁14人当选,新增人数位列全国第二。
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有
南京大学马余强(软物质物理)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史生才(天体物理)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滕皋军(介入放射学)
南京大学谈哲敏(气象学)
南京理工大学陈光(金属材料加工工程)
东南大学顾宁(纳米医学材料)
南京大学马余强
马余强,男,1964年11月出生于浙江余姚,籍贯浙江宁海,物理学家,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1993年获南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95年被聘为南京大学物理学教授,1997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1999年荣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1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2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南京大学物质科学前沿理论研究中心主任。
马余强主要从事软物质物理研究,致力于运用统计物理学研究活性物质的非平衡集体运动以及生命物质中细胞的界面物理,做出了系统性、原创性工作。他在活性物质的宏观集体运动理论和微观机制方面做出了若干首创工作:建立能正确刻画活性物质宏观集体运动的动力学方程,发现有序相出现长波涨落,从而提出活性物质集体运动的失稳概念;他揭示活性物质中拓扑缺陷的微观起因,率先提出无需流体亦可激发其拓扑缺陷。进一步阐明宏观集体运动失稳起因于微观拓扑缺陷的反常超扩散动力学。他运用界面调控的物理图像,系统研究参与生命过程的纳米载体-细胞-生物大分子三类重要界面作用,形成国际上有特色的统计物理研究思路,推动统计力学在该领域的发展:他首次发现粒子旋转入侵细胞的规律及自发渗透细胞与受挫包裹的新机制,在国际上最早通过理论探索生物相容性好的DNA载体与细胞相互作用,从而提出负电载体通过角攻击方式高效进入负电细胞膜的“类电荷吸引”物理机制。此外,他提出pH敏感的相变物理调控来设计载体靶向肿瘤细胞,减少对正常细胞损伤,为未来靶向肿瘤输运提供重要见解。
马余强于2007年4月加入民进。2007年12月起任第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民进中央委员,2012年7月起任第九届、十届民进江苏省委副主委、省直工委主主委,2013年1月起第十一届、十二届江苏省政协常委。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史生才
史生才,1964年12月出生于江苏南京,博士生导师,研究员,现任中国科学院射电天文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学术委员会主任、毫米波和亚毫米波技术实验室首席研究员。
史生才是太赫兹超导探测器研究领域的国际知名专家,我国太赫兹天文探测技术的主要开创者,在太赫兹超导探测器物理机理、芯片技术和系统应用等方面做出多项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性研究成果。2019年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他领导研制的太赫兹超导探测器成功应用于我国13.7米毫米波望远镜、国际天文大科学装置ALMA和SMA等,并将在我国空间站巡天望远镜上实现应用,支撑推动我国太赫兹天文学的发展。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滕皋军
滕皋军 1962年8月生,籍贯浙江金华,现任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院长和介入中心主任,江苏省分子影像与功能影像重点实验室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东南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担任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会长、亚太心血管与介入放射学会前任主席。
滕皋军从事医学影像与介入放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40年,为中国介入放射学发展作出了开创性和持续性贡献,特别是在肝癌、外周血管及脊柱等领域的介入治疗有突出成就。他扎根临床一线,首创了10余项介入新技术,完成了数以万计的介入手术。他发明和创制了放射性粒子支架以及支架植入相关技术和理论,大幅度提升了恶性肿瘤导致的食管、胆管、门静脉及气道梗阻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他建立的胆汁漏出导致经颈静脉肝内门静脉分流术(TIPS)支架再狭窄的新理论,为新型支架的研发与广泛应用于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奠定基础。作为分子影像学的开拓者,他发展了多项分子和功能影像新技术与新应用,并与介入技术融合,引领介入学科发展前沿。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发表论文200余篇,授权中国和国际发明专利10余项。
由于滕皋军对国际介入放射学的贡献,他相继被欧洲心血管介入放射学会、美国介入放射学会、亚太心血管与介入放射学会授予最高荣誉奖。同时,他还荣获了中国医师奖、卫生部和铁道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
南京大学谈哲敏
谈哲敏,男,1965年1月生,江苏宜兴人。南京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大气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21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谈哲敏教授自1986年起先后在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89年留校任教,1999年晋升教授。历任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主任、中尺度灾害性天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南京大学校长助理、南京大学副校长等职务。期间曾在德国慕尼黑大学、日本全球变化研究所、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作访问研究。曾任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动力气象委员会(ICDM)委员、国际THOPREX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共同召集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学部咨询委员会委员,现任世界天气研究计划(WWRP)中国委员会主席、国际气象学和大气科学协会(IAMAS)中国委员会副主席、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大气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学术兼职,Journal of the Meteorological Society of Japan、Adv. Atmos. Science、《气象学报》《大气科学》等学术期刊编委。
谈哲敏教授长期致力于大气动力学、台风动力学与大气可预报性等领域的基础性理论研究。围绕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动力学及预测这一国际重大科学前沿,在大气边界层动力学、台风动力学和灾害性预测理论等方面取得了系统性研究成果,在天气动力学等领域产生了重要国际影响,为提高我国灾害性天气研究的国际地位、推动灾害性天气学科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此外,谈哲敏教授在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也有着深厚造诣与突出成绩,他全力推进实施南京大学“三三制”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相关成果获第七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并在国内产生重要影响。
南京理工大学陈光
陈光,1962年4月生,工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第一获奖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优秀科技工作者、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十大优秀专利发明人,南京理工大学材料评价与设计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金属纳米材料与技术联合实验室主任。
东南大学顾宁
顾宁 1964年5月生,籍贯江苏南京,东南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重要人才工程入选者,国家杰青、第七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会士、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学会会士(AIMBE Fellow)。国家纳米研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两任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主持人、全国百篇优博指导教师。
顾宁长期从事纳米医学材料研究,在医用高性能铁基纳米材料和磷脂材料制备、表征与生物效应等创新研究中做出系统性贡献: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以铁基纳米材料和磷脂分子为两大基础材料,构建以磁性微泡为代表的诊疗一体化材料体系;发明磁致内热法、液相中微纳颗粒磁矩图像法测量等新方法,发现铁基纳米材料的双酶与多酶效应并阐明机制,研制并获批医用纳米氧化铁弛豫率国家标准物质和类酶活性测定的国家标准;研发出高性能医用磁性微纳材料,已广泛应用于核酸转染与蛋白分离、化学发光检测等新品研发与临床诊断;研发的多聚糖超顺磁氧化铁静脉注射液,临床研究除补铁治疗外可用于磁共振影像增强,为新一代磁共振对比剂奠定基础;创新合成磷脂制备与递药技术,研制出高纯合成磷脂获国药审中心备案,支撑建成国内目前唯一可生产并提供合成磷脂的企业,磷脂材料已用于国内外众多研究机构与药企的高端制剂研发。
发表SCI期刊论文五百余篇,正面他引万余次,编著三部,授权发明专利百余件。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自然科学一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第46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特许金奖等科技奖项。
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有
南京理工大学付梦印(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蓝羽石(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南京工业大学应汉杰(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王明洋(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东南大学刘加平(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胡亚安(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河海大学唐洪武(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南京农业大学沈其荣(农业学部)
南京理工大学付梦印
付梦印,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64年11月6日出生,1987年7月参加工作,199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导航、制导与控制专家。中国惯性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入选“新世纪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国防科工委“优秀中青年专家”。
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组合导航与智能导航技术,承担了多项军贸、国内列装和国家基础研究任务。2017年5月,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现任南京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蓝羽石
蓝羽石,1954年9月生,现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科技委副主任,中国电科28所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军队网络安全与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国防科技工业标准化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军工电子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C4ISR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军队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带教导师。长期工作在国防科技一线,从事军事指挥信息系统的技术研究和工程建设。
南京工业大学应汉杰
应汉杰,男,汉族,1969年7月出生。本硕均就读于南京化工学院(现南京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博士就读于南京化工大学(现南京工业大学)生物工程系,现为南京工业大学教授、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
近三十年来,应汉杰教授一直从事生物化工与制药工程交叉领域的研究与教学,致力于提高生物制造效率的创新技术的研究与工业工程的应用,在面向生命健康的医药、营养等化学品的前沿绿色制造方面,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与突破。
应汉杰教授创新性地将细胞的代谢与遗传特性开发成为能量调控、细胞时空调控和细胞集群调控等系列调控细胞代谢反应的普适性技术,显著提升了细胞代谢反应过程的产品得率和生产效率。尤其是所发明的细胞集群调控技术,在全球工业规模实现了细胞的长期连续使用,为生物制药以及其他工业生物技术产品的生产效率提升提供了新的工程科技解决方案。获新药证书l本、药品注册证4件;获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均为第一完成人)和5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4项排名第一),发表SCI论文211篇,授权国内发明专利183件,美国发明专利8件,获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王明洋
王明洋,1966年1月5日出生,教授,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少将军衔。解放军理工大学首席教授;南京理工大学特聘教授;“爆炸冲击防灾减灾”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17年7月,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通令,原理工大学国防工程学院教授王明洋记三等功。
东南大学刘加平
刘加平1967年1月生,籍贯江苏海安,现任东南大学首席教授,土木工程材料专家,是混凝土收缩裂缝控制和超高性能化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发展了收缩开裂的理论体系,创新了超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建立了减缩抗裂、力学性能提升和流变性能调控三个关键技术群,发明了系列功能材料,成功应用于110余项重大工程。以第一发明人获授权发明专利91件,获国际专利14件,发表SCI/EI收录论文258篇,主/参编标准或规程22项。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突破了收缩裂缝控制的国际难题,引领了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工程化应用,为土木工程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将材料与结构和环境相结合,率先提出了复杂胶凝体系的活化能计算方法,解决了室内与实际工程的性能对应,材料收缩与结构应力计算之间存在难题,创建了混凝土水化-温度-湿度-约束耦合作用模型。突破了开裂风险量化评估的理论瓶颈,填补了收缩裂缝专项设计的空白。成果应用于无锡太湖隧道、兰新高铁和上海地铁14号线地下车站等50多项重大工程,实现了地下空间、隧道、长大结构等无可见裂缝,推动了收缩裂缝由被动修复转向为主动防治。
从分子和微纳观层次调控浆体、基体和界面区的微结构,从本源上提高混凝土宏观性能,解决了高强混凝土粘度大、韧性差,以及常温养护早期强度低、刚度不足等难题,实现了高流动性、超高强度和超高韧性的统一。成果应用于NH岛礁防护和南京长江五桥等60多项重大工程,提升了构筑物的抗侵彻爆炸和承载能力。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胡亚安
胡亚安,1965年2月出生,博士,博导,二级正高。现任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工水力学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通航建筑物研究,先后主持和完成了国家科技攻关、“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重点科技专项及国家大型水利水电水运工程科技项目等100多项,围绕解决内河航运网络的咽喉工程---通航枢纽、船闸与升船机核心技术难题,取得一批国际上有重大影响力的原创性成果 。
河海大学唐洪武
唐洪武,教授,1966年出生,江苏建湖人,中共党员,先后于1988年、1991年、1996年获河海大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现任河海大学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水利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力学学会理事长、《河海大学学报》主编等。
唐洪武教授长期致力于平原水动力学与河湖治理工程研究及实践,是该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在平原弱动力区多尺度水动力重构的理论方法、工程技术体系和多目标水力调控平台等方面取得系列创新成果,成果成功应用于长三角、淮河、珠三角、鄱阳湖等平原地区150多项重大河湖治理工程规划、设计、运行中,做出了突出贡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排名1、1、2、3)、省部级特等奖、一等奖5项,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钱宁泥沙科技奖获得者。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出版著作5部,主编行业标准4部,参编1部,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30余篇)。
唐洪武教授先后入选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南京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水利科技工作先进个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全国“水利青年科技英才”、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首席科学家(一层次)、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第十届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带领的“河流管理及防洪安全”团队被评为江苏省工人先锋号研究团队。
南京农业大学沈其荣
沈其荣,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现任南京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有机(类)肥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曾任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863计划现代农业领域主题专家、国务院学位会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学部专家咨询委员、农业部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专家组组长等职务。
沈其荣院士长期从事有机(类)肥料和土壤微生物研究与推广工作,技术工艺被全国666家企业采用,为中国有机(类)肥料产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以施用全元生物有机肥为核心技术的防控土传病害综合技术体系效果显著,为经济作物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1)、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5)、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09)、省部一等奖6项;第一完成人获国内外发明专利授权78件,其中51件在企业转化,获得专利直接转让经费3800万元,1件获中国专利金奖,2件获中国专利优秀奖。先后主持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和重点项目、公益性农业行业专项等全国性重大与重点项目8项,在Nat Biotechnol、 Nat Commun、Sci Adv、ISME J、Microbiome、Plant Cell Environ、Environ Sci Technol、Soil Biol Biochem等国际学术权威刊物上发表大量论文,2014年以来入选爱思维尔中国高被引学者,2019以来年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截至2021年11月11日,Web of Science统计H指数83。
沈其荣院士先后获得光华工程科技奖、全国创新争先奖、中华农业英才奖、国家教学名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等荣誉称号。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后台私信,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