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作文,看着很厉害,也会得高分,主要凭借强大的分析能力和严谨的逻辑取胜。
比如这篇要求以“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你如何看待这种‘被需要’心态”为出发点的上海高考满分作文《他用之用》。你不仔细看,就难得发现文章的行文思路,也判断不了作者的写作水平。这类作文就是为考场而生的,读者就是老师和同龄人。
还有一类作文在考场上特别常见,层次和内容一目了然,开头和结尾很醒目,中间的三个部分看起来是并列关系。
深圳中学温卓越的高考作文《你我之梦,中国之梦》就属于这种。文章就像单元楼一样,框架稳定,格局规整,你稍稍看一眼,就基本能窥见其所有。这篇作文具有框架作用的三句话就是“2018年,我在时光这头,你在时光那头”“2035年,我在那头,你在这头”“新世纪,你我都在时光这头”。
有多少学生能回答这个问题:内容相关、结构基本一致的三句话一般是怎么来的呢?
总的来说,我们可以围绕总论点问一个问题,即“是什么”或者“为什么”或者“怎么样”。比如总论题是“转换思维”,可以问“为什么考虑问题要转换思维呢”,然后得出三句话:可以让对手节节败退,可以让自己充分发挥才能,可以实现双方共赢。当然,还要注意这三句话表达的内容应有关联,又各有侧重。这类作文的价值同样主要体现在考场上。
还有一类作文,它是很好的应试作文,也可能会被很多早已离开校园的人喜欢。它讲的是作者自己或者某一类人的故事,却能引起几代人共鸣,比如这篇《天上之母》。
这是多年前的湖南高考满分作文,很多人喜欢它,说它“写出了人间烟火,看哭了”,说它“是学生作文里的惊世之作,将人世间的悲凉与温暖真实呈现”,说它“让我想起了我的妈妈,那个曾经给了我最多爱的人”,等等。
现在高考写议论文的居多,本文可以作为记叙文的范文。那么,它有哪些地方值得借鉴的呢?
首先,一线串珠。用某一事物把所有事情串起来,这就是一线串珠,“事物”就是线索,这样的文章一般会给人“结构清新而严谨”“构思巧妙”的印象。
“手”就是线索,全文有近十处提到“手”,有议论有描写,有粗略带过有特写镜头,有母亲的有自己的,有过去的有现在的,有冰冷的也有温暖的。各种“手”不雷同,“手”上凝聚的内容也很丰富,有对母亲离去的哀伤,有对生命的感悟,有要突然担起责任的的不安,好像还有对未来的期许。总之,作为一篇限时作文,本文构思很“天才”。
哪些课文用了这种手法?《芦花鞋》就是。
其次,真实。有人说文中“我”的表现不够真实,面对亲人离去,不是应该悲痛欲绝、放声痛哭吗?
每个人对悲伤的反应不见得完全一样,泪流成河是,小声哭泣是,静默隐忍也是,有时候“痛”到无法呼吸,有时候眼泪会突然降临。我觉得作者可能是真的经历了一场生死离别,不然就是对生死有自己特别的感受,我认为本文很真实,有震撼心灵的力量,也很有才华。
记叙文最打动人的就是真情实感,我们可以多发现内心真实的想法,发现生活的真相,同时关注美好、憧憬美好。这样底色的文章,一般不会差。
本文还有别的优点,你发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