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7月5日至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现代科技。加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以“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成就有价值的人生。
“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培养规模巨大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近日,扬子晚报联合中共苏州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共青团苏州市委员会等单位共同打造的“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苏州微故事”融媒体报道组来到了江苏省常熟职业教育中心校,和机电工程系教师、“江苏工匠”温进进行了面对面访谈,分享以赛促学的经验与成就,探索产学研融合的技能人才培养新途径。
岗位几经转换初心未变,“坚持在一行干出名堂”
时光回到二十年前,温进正值青春年少,他握着500多分的中考成绩单,放弃升学高中,在多方考量后主动选择了江苏省常熟中等专业学校的数控专业:“我觉得这行有前途,可以干出名堂!”
一入学,温进就极为积极主动,他频繁地翻阅书本学习理论、“泡”在实验室练习操作,还不断追着老师提问、请教,甚至将备战技能竞赛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强度融入日常,以高要求催促自己前行。“当时学习手工编程,要适应各种系统,比现在困难得多!”温进回忆道,手工编程需要依照图纸,手动将一个个参数、一个个字符输入电脑。而且技能竞赛会涉及多种系统,这势必要求学生学习多种系统的操作语言。但这丝毫没难倒温进:就在入校第一年,温进在一项技能比赛上斩获了一等奖。
温进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参加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自己需要和各大技师学院的学生一较高下,在同一平台上与高年级学生比拼。高强度淬炼高技艺,在学生时代的三年内,温进凭借扎实的本领获得了苏州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第四名、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第七名的成绩。
2008年,毕业后的温进又获得了第三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江苏地区选拔赛的第五名,并晋升为高级技师。
“选择数控专业后,我未曾心生一丝动摇。”毕业后,温进先是在校办厂工作,随后被调任到校外分厂担任车间主任,又在2016年回到校办厂担任副厂长。“当副厂长的时候,教学、生产、管理等等各方面,我都要负责。”三次调动,三种岗位,温进始终在为母校服务,并坚持扎根生产一线,担起一份份责任。
在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恰有企业联系温进,询问技术问题。温进仅用十秒钟就给出了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原来,自毕业以来,温进就被多家地方企业聘为技术顾问,一直致力于企业技术工人的培养、设备的维护和维修、技术难题的攻克等工作。“大多数问题线上沟通联系就能解决,极少数讲不清的我就跑到企业自己动手。”
2020年,温进通过人才引进,成为了江苏常熟职业教育中心校机电工程系的一名教师。纵使教学任务繁重,温进仍挤出时间参加各大竞赛,并在2020年、2021年分别获得了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师组模具设计加工项目和数控综合项目项目的第一名。
纸上作、手上过,校企结合开拓人才培养新途径
“从事数控机床,必须要同时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温进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近些年不少学校在招募研究生学历的老师,但对学历的过分侧重带来了对实操技能的轻视和忽略,部分老师只深谙理论知识,擅长科研,在实践操作方面有所欠缺,实际的教学质量还有待考证。“老师也好,工人也罢,都需要结合理论与实践才能干好。”
“企业生产向来追求效率,采用的设备也永远是最新最先进的。”温进表示,学校的教学、生产设备只能完成相对基础的生产任务,只教授理论知识的教学模式,也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化对高质量发展和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圈个地”呆在学校、一头扎进书本里,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与实际的生产活动相脱轨。
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探索产学研融合机制,江苏常熟职业教育中心校一直在路上。温进介绍,学校开设了“学徒班”,班级的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和基础操作的同时,能够借助企业资源,接触最新的生产设备和实践操作,由各企业的工程师面对面地提供指导。同时,合作企业也为学校教师提供了提升平台,教师也需要进到企业参观、学习,更全面更扎实地掌握生产前沿的理论技术,再回到课堂上传授给学生。
此外,任何学生只要愿意在企业实习满半年,就可以加入班级;实习结束还能通过“双向选择”,留任岗位。“和学校合作的企业有六七十家,机电工程系也与丰田汽车公司开展了合作。”温进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机电工程系的学生个个都有工作,还有学生当上了工程师,年收入超六十万,“真正达成了学校、学生、企业的多方共赢!”
除了让学生走出校门、对接实际生产需求外,江苏常熟职业教育中心校还积极引导高校教师和企业工程师走进课堂,给学生介绍前沿理论知识,教授最新生产技术。
全项目悉心辅导,“参加竞赛是锤炼本领的最好方式”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在日常教学任务之外,温进最重视的工作便是组织学生参加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参加竞赛是锤炼本领的最好方式!”自成为学生以来,温进就尤为重视职业技能竞赛,他认为这是对理论与实操的双重检验。学生也可以通过竞赛,明晰学习规划,更具效率地掌握本领,有益于后日升学和工作。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来到常熟市职业教育中心校时,正值暑假,但机电工程系内仍有不少学生在车床、削床上练习操作,各种设备一齐发出或刺耳或低沉的运行声。实验室的桌上则摆满了各种零件,还有一叠叠分析和评价的表格。温进也在实验室内,躬着身子指导学生在电脑上绘图、编程。“7月1日起师生都放暑假了,但我们要备战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寒暑假、礼拜天,都要进行训练。”温进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他和这些学生正在备战今年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模具设计项目。
“平日里我给学生授课时,就给参赛学生布置训练项目和目标,下课后,我就过来检查训练成果,进行辅导。”在满足日常教学的前提下,为了督促学生训练,温进完全牺牲了个人的休息时间,在教室和实验室间往返跑。从设立长期规划到定下每日目标,从手把手指导操作到一遍遍分析数据,温进亲力亲为、身体力行,最忙碌的时候,要从早上七点指导学生到夜里十一点。
参加技能竞赛是对学生本领的全面考验,这也对温进提出了更高要求。画图、软件编程、设计工艺、机加工……凡是技能竞赛涉及的项目,温进都得一项项地辅导学生。“我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零件生产,而且零件必须满足尺寸规定,不允许存在毛刺,任何切面的表面粗糙度也都要达到1.6微米以上。”为了保证学生学得会、学得巧,温进还对自己的生产经验进行了总结提炼,让学生在初加工的的基础上,多加两次精加工,减少波动带来的误差,并在宏观上指导学生改进工艺流程、提升效率和可行性。
“指导学生参加职业技能竞赛,既是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全方位提升,也是对自己工作经历和参赛经验的萃取升华,来不断优化技能技艺和教学方式。”温进的竭诚付出让机电工程系一开始就站上了高位发展的平台:在2021年和2022年,温进已经连续两年带领学生夺得了省级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的二等奖,学生也因此有资格踏上国家级的赛场。
构建全年级进阶式培养规划,挖掘师生力量助力新人成长
“在一线生产岗位上,10个人当中有两三个25岁以下的年轻人是不得了了!”工业现代化急需年轻血液的加入,但温进在实践中发现,不论是企业生产一线还是学校教职员工,都出现了一定的年龄断层,缺少年轻人。“学校内五十多岁的教师较多,每年都要退休四五十人,2026年一年就要退休七十多个!”温进表示,再过五年时间,就有半数教师要离开岗位,而现在却很难招到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兼具的新教师。
培养年轻技能人才,建立健全成长机制,要久久为功。“我希望打造一套任何学生都能受益、任何教师都能取而即用的培养模式。”依据未来五年的阶段性目标,温进对培养模式做了初步勾勒。他在保证全体学生能通过职业技能等级鉴定的同时,将更多精力倾洒在技能竞赛上,建立了“一年级打基础、二年级稳增长、三年级冲名次”的递进式成长模式:“学生一入校,我就要抓技能竞赛,让一年级学生做替补,二年级学生稳定夺得市级、省级的比赛荣誉,三年级学生则要全力冲击国赛。”温进补充到,在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夺得名次后,学生可以参加集训营,各项目的佼佼者齐聚一堂,能从比拼和交流中学到不少经验。学生在集训营内习得的进阶技艺,也将成为一年级学生的知识储备和三年级学生冲击国赛的“弹药”。
温进表示,在明年,第一批按照该模式培养的学生力量就将准备就绪。他希望接下来两年能让学生挤进江苏省第一梯队,再花费两年时间提高全年级学生技术水平,在第五年的时候把三年级学生送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舞台。
单枝易折,众木难摧,温进还积极发掘高年级学生和教师团队力量,构建教学队伍的回流反哺。“参加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需要经过层层选拔,淘汰率超过90%,这些经验充足的三年级学生,就可以回过头来教授一年级新生。”而温进,则将更多精力放在承上启下的二年级学生身上。
此外,温进还将依托自己的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地方企业展开合作,为部分成员教师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我也指导技能大师工作室里的成员,参加技能竞赛,成员培养出来的徒弟已经获得了‘苏州市技能状元’荣誉称号了!”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对促进就业创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名具有十四年一线生产经验的职业教育学校老师,我定将总结生产、教学经验,致力链接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为社会培育、输送更多更优的青年技术技能人才!”温进说。
[统筹策划]薛马义
[采访摄制]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张添翼
实习生翁嘉伟陆佳佳
校对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