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校门我出入6000余次
这个地方我呆过10000多个小时这里有我的青春——南大附中
PART1好久不见,南大附中
南昌有许多路都留下了青春的轨迹。
走在南京东路上,那段尘封的岁月又随着路牌的显现而浮现在脑海里。
好久不见,南昌大学附属中学。
昔日里那块崭新靓丽的指示牌已生锈发裂,箭头所指的地方,便是承载了青春的老地方。
南昌大学作为江西首座211高校,他们的附属中学自然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南大附中从1960年创建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
©图源网络
2013年它还是第二批次重点高中,经过努力并借助南大的师资力量,早在2014年已经成为了南昌第一批次重点高中。
从上海北路到红谷滩分校,更是发展得越来越好。
现如今不仅是南昌一所老牌学校,还是江西省重点,一本升学率也有目共睹。
校门口那两块金黄色的牌匾,就是最好的证明。
因为附中坐落在南昌大学青山湖校区里,背靠南昌大学,因此除了可怜的三栋楼(初中楼、高中楼、宿舍楼),其他硬件设施都是一起共享的。
比如食堂,比如运动场。
附中宿舍也在南昌大学里,离附中走路几分钟就到了。
南昌大学校园环境十分不错,一路都是绿荫,静谧又舒服,仿佛是一个不被打扰的世外桃源。
从附中的西门出去,有时候真的觉得来到了“风景区”,在这样的环境下读书身心都是一种享受。
附中里面不大,只有三栋楼,也是大家最熟悉的那个地方。这么多年外观来也变得越发破旧,都是岁月的痕迹啊。
“2栋教学楼,诉说新与旧”。
但大家心心念念的篮球场也已经翻新咯~那么,你有多久没回来看看南大附中了?
PART2逝去的青春,还有消失的美食
作为重点中学的南大附中,在管理上是十分严格的。
初一初二的时候可能还会轻松一点,但初三开始每个月都要月考。
到了高三简直开启“地狱模式”,每天早上7点10分一定要到校,高三迟到了还有可能被各种赶回家。
冬天晚上晚自习到9点30分,夏天到10点。周练也是给你安排的满满的,一个星期考六门,回家才能开始应付作业。
南大附中的零班号称卷王之班,他们班的学习氛围超级浓厚,就连晚自习都没有一点声音。
印象中在南大附中遇到的老师都超级负责,不仅高一军训的时候班主任就会家访。在面对各种学习上的小细节问题,老师们都会很认真的帮你揪出来。
南大的惯例是高一下学期就分文理科,比很多学校都要早一个学期。
看得出来南大是有点重理轻文的意思,所以很多老师都会鼓励大家报理科。
校门外的光荣榜上就经常能看到各种数学、物理、化学竞赛的获奖通知。
另外,在附中常年都能看到金发碧眼的外国美眉,这里有长期的交换生。同时每年也有短期交换的机会。
@南昌大学附属中学
还有食堂。记得二食堂的菜是真心不错,大家下课铃一响就往那里冲,所以每到饭点你都能看到一群中学生在和大学生抢饭吃哈哈哈。
平心而论,在运动场的体育课上的真不错。旁边还有篮球场和排球场,最外边还有游泳池。有的人也是在南大学会排球和游泳的。
在运动场旁边,还有一个被称为“偷情圣地”的生物园。有时候吃了晚饭去散步,真的会撞见不少熟人,想想都觉得脚趾抠地。
但这些,都是曾经美好的故事。
毕业多年,学校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
之前附中是没有校服的,而现在已经开始统一校服了;
@好版样
以前学校里面的小卖部有卖肉夹馍和杂粮饼,一个杂粮饼是当时读书最快乐的事情,而如今现在小卖部拆掉了,那个味道再也回不来了。
还有超爱吃的那家汪记粉店也不知道搬到哪里去了,美好的回忆也只能留在心底...好在上海路那家承包了我们早餐的百香林西点还在,这么多年来还是没变。
PART3在南大附中的日子...
@一只小花狗:还有晚自习后和同学一起骑小电驴回家,春天夏天的时候,那风一吹,飘香的烧烤,依然明亮的街道,现在都很怀念。
@Cherry·Rice:那个时候的我们没有校服,南昌唯一没有校服的高中;那个时候我们的奶茶叫地下铁;那个时候的我们最爱学校旁边的炸酱面,还有最爱的浪味仙。
@延澍
@Tuzki:还记得当年和同学爬栏杆去后门买饼吃被丰主任逮个正着,接着在政教处呆了一上午…现在想想,老泪众横
@狐十五夜:在这个学校待了三年,感谢学校对我们的培养,感谢已逝黄伟明校长对南大附中多年来的努力。
@xin:不知不觉已经12年了,我还记得每次第二节课下课我都会百米冲刺速度去食堂旁边小店买煎饼果子,当然还有大奔旁边的汪记粉店。
@Yyy:当年的地下铁开张,排队买丝袜奶茶的同学一波接一波;还有大不同的拌面+瓦罐汤、阿拉生煎、校门右边的担担面。
@熊不去幼儿园:整个中学在南大,记得当初中考完学校边上那条街拆迁。每天早上跑完步去和认识的粉店老板聊天。和学长嘻嘻哈哈。朋友开电摩送我到家......尽管毕业一年不到,但那段时光就像是斑驳的砖墙一样,倏忽的就这么过去然后渐渐褪色了。过年前一段时间回去附中和附近转了转,变化很大,是好的变化。可是我心中的某个地方,忽然就浮起了淡淡的惆怅。就像一个兴冲冲赶去赴约的人,很无奈地,独自面对着一个空落落的街角。
@大耳朵:好多都变了,没有校服没有小吃摊,唯一不变的,就是教学楼和食堂了。
许是12岁到15岁;或是15岁到18岁。
南大附中是我们青春的代名词,也是我们永不忘记的“家”。
你有多久没回母校了?
欢迎在评论区和我们分享「你与母校」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