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 > 教育资讯

大学毕业后去种地? 几个农学生到南京乡下开了家“田间农学院”

一批“90后”年轻人,到南京乡下承包了200多亩土地,开了家“田间农学院”。他们种上农作物,并向不同年龄段孩童开设农学课程。

特别的是,团队中大部分人是毕业于农林类院校的年轻人,有南京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江苏农林大学……他们中有学农业信息学的,有学园艺技术的,还有学动物医学专业的。

我们好奇农学院学生筹办的“田间农学院”是个什么样?

01 一堂激活五感的

田间农学课

“风一吹,水稻一浪接着一浪,雄蕊的花蕊就会落在雌蕊上。”金秋10月,南京乡下。野草地里架着黑板,黑板正上方用粉笔写着“野草的崛起”几个大字,左下角绘制着大株稻穗,右下方则标识出从稻谷到大米的加工过程。

这是“田间农学院”的一堂农学课。老师站在黑板一侧,拿着稻穗教小朋友辨识稻花结构。小朋友们坐在黑板前方,一边晃着手里的稻穗,一边仰起头听老师讲解水稻知识。

设在田间的农学课

“90后”姑娘徐艳是该课程的主讲人,也是“田间农学院”的负责人。

近年来,以农业资源开发旅游活动成为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全国各地出现了不同类型的农场经营模式,让都市人在繁忙的工作间隙得以回归自然。

与大多数农场不同的是,“田间农学院”的团队成员包括不少专业人员,多位农学院的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参与到“田间农学院”的共创过程中。

“田间农学院”的主创团队目前共有11人,包括南京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江苏农林大学等农林类院校的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分别负责农场的水稻种植、动物养殖等工作。

在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农学院的稻田呈现出与别处不同的风貌——既是稻田也是花海,还可以在田里看到青蛙、小鱼等生物。

正在进行的这堂水稻农学课分为稻说古今、稻田医生、收割水稻、水稻脱粒、田园野食五个部分。

农场的羊正在吃草

在课堂上,主讲人徐艳首先向小朋友讲解了水稻由野草被驯化为农作物的历史,让小朋友了解大米的“前世今生”。接下来,她带着小朋友来到稻田,听听风吹稻田的声音,闻闻稻花香,寻找生病的水稻。

站在稻田边,徐艳拿着一串墨色谷穗向小朋友说明道:“小朋友会感冒,水稻也会生病。去年的稻曲病菌落入土中,新的一年又重新生长出来。受到侵害的谷粒爆炸,变成了发霉的样子,这就叫稻曲病。”

徐艳割下一株水稻放在参与课程的小朋友身旁,水稻比小朋友还要高出不少。而这正是水稻中的“巨无霸”品种“螃蟹谷”,植株株高1.6m,是普通水稻的3倍。

孩子们在和“螃蟹谷”水稻比身高

实地感受过稻田后,小朋友们又被带着观察、体验了收割稻谷、碾米的过程。最后,大家还一起制作了三角饭团、米纸花、爆米花、米汤,亲口品尝由水稻制作的各类美食。

“我们的农学课程会让孩子们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手摸、用舌头尝,充分去感受。授课过程中,也会让孩子们带着思考到土地中实践,感受植物、动物的生命。”徐艳说。

小朋友体验收割稻谷

02 农学博士的

水稻田

据了解,农场成立一年多来,团队一直在不断壮大,与其说是招聘不同专业的工作人员,不如说是邀请年轻人共创农场。

今年3月,南京农业大学博士康敏就是怀抱对土地的热爱加入团队的,他主要负责农场的水稻种植工作。康敏对种植业有着浓厚的兴趣,早在学习农业信息学专业之前,他就喜欢自己进行各类尝试。

部分团队成员合影

“年轻人搞农业,踏踏实实投入农业生产一线,这就是我最初想做的事情。”康敏说,从读本科开始一直到博士在读,他接触过不少农业生产透支土地的案例,他想试试能不能通过自己所学的知识对这片土地进行科学化、智慧化管理,种植出绿色生态的农产品,同时也打造出一片健康的土壤。

农学院学生的专业性体现在农场打造、农学院创办的各个方面。康敏的重要工作之一是在了解水稻生长特征的基础上,如何通过生态化手段让水稻长势更好。

选种、施肥、病虫害防治,每个看似简单的环节都涉及很多专业知识。比如:有机肥的品种和数量、施肥方法及时间、驱虫性植物品种选种及播种时间、选育品种是否适宜南京的自然条件,这些都是康敏需要考虑的问题。

花海/稻田

康敏介绍,农场稻田选育的水稻品种、使用的有机肥都是南京农业大学科研成果转化的产品。在种植过程中,他还运用了南京农业大学智慧农业研究院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比如:播种前,通过无人机高程检测地势指导整地;无人机航拍识别杂草后再进行精准人工除草;关键生育期,采用多光谱对水稻长势进行监测。

让康敏尤其骄傲的是,团队选择的有机肥具有提高植物抗病性功能,同时他们还通过生态化手段种植了吸引益虫、趋避害虫的花卉,“我们的稻田完全没有使用除草剂、农药。我对这块地的种植理念是努力实现生物多样性、产业生态化、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性。”

03 从农场到

“农学院”

“田间农学院”并非这家农场的最初形态。从农场到“田间农学院”,源于一次亲子研学活动的启发。

芒种时节,徐艳带着参加研学的孩子们路过麦田,她随口问道:“你们知道麦子什么时候成熟吗?”“秋天!”“夏天。”徐艳没想到,小朋友们的回答以“秋天”居多,说出“夏天”这个正确答案的声量反倒微弱。

“都市出生长大的小孩,长期生活在高楼大厦中,远离农村、农田、农作物。这不是我们种地农人想要看到的样子,我们希望所有到农场里来的孩子对农作物都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徐艳意识到,大家只知道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但并不知道每一种农作物都有属于自己的成熟时间。于是她和团队成员开始思考:农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能否在农场活动中发挥更多的价值?

小朋友采摘鸡毛菜

经过长时间的准备策划,团队策划出了农学系列课程,包括农艺探索、田园美食、动物医学、传统节日等等。

在农艺探索课程中,团队根据气候时节及农场土地种植情况,主要设置有草莓种植、波卡西堆肥、水稻驯化史、萝卜种植等课程;田园美食则主要是让小朋友亲手将自己采摘的蔬果进行加工,制作出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动物医学课程,目前主要是教授小朋友观察了解兔子等小动物的身体健康状况。

“00后”的郑忠祥是“田间农学院”动物养殖工作的负责人,也将主讲动物医学的课程。从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毕业后,他先后在牧场、宠物医院工作,今年7月加入团队。

郑忠祥介绍说,动物医学专业主要研究动物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动物疾病的诊断与防治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体而言,专业学习内容包括对猫、狗等宠物的饲养、疾病治疗、健康管理;猪、牛、羊等畜禽的疾病预防、治疗防疫、检疫;生肉类产品的卫生检验等。

小朋友体验美食制作

来到农场后,郑忠祥包揽了鸡、鹅、羊、小狗等动物的科学饲养、疾病预防治疗等工作,“不少人可能只是希望把动物养得更肥更大,而我希望的是进行生态养殖:在保证动物健康的情况下,让它们生长发育更快、疾病更少。”

在农场的动物饲养工作中,郑忠祥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发挥到了极致。通过判断鸡群的体况、蛋壳钙磷比例等信息,他对鸡饲料进行了自主搭配。除此之外,他每天还会对动物水槽进行清洗,调配合适的消毒剂,确保动物生长环境的卫生。

从鸡群的生长情况就能一眼看出他的工作成果。同一批次的鸡群,在其他地方的下蛋率为50%,且每天发生伤亡。而在郑忠祥的科学饲养下,农场鸡群的下蛋率超过85%,且3个月来没有任何伤亡。

目前,郑忠祥负责的动物医学课程仍在筹备中。他计划着,首先向小朋友们讲解兔子的纲目科属、日常习性、繁殖情况等基本信息。

如果课程能够继续深入,他还会教授兔子的视诊、触诊、听诊、体温测量、血常规检测等疾病诊断方法,“我们必须经过详细备课,才能开课教小朋友。”

小朋友上农学课

04 胸怀乡土,

脚踏实地

“留在农业生产一线工作的农学院毕业生并不太多。有同学开了宠物医院,有同学在药企做高管。”郑忠祥说,在同学中,像他这样来到生产一线的算是一个例外。

此前,在牧场工作时,郑忠祥主要只负责指导性工作。比如:制订方案针对某种疾病讲授课程等等。到农场实际做养殖工作后,一个明显变化是——衣服特别爱脏,“喂养动物肯定和坐办公室不同,弄脏衣服很正常。”

“感觉每天洗衣机里能洗出来两斤泥巴。”“95后”的张彪也是团队一员,和郑忠祥有同样的体验。毕业于江苏农林大学园艺技艺专业的张彪,目前在农场负责园区建设等工作。

“在很多人的想象中,农场工作可能属于惬意美好一类的,但实际上这里的工作环境算得上艰苦。农业发展过程中有很多不确定因素,跟天气斗、跟市场斗,很多年轻人真吃不了这个苦。”他开玩笑地说。

农场的鸡和鸡蛋

张彪表示,其实,农业生产的风险较大,包括天气变化、管理失误、市场变动等各种因素都可能造成结果的不确定性。让他至今后怕的,是农场稻田今年遭遇了至少3次洪水。

5月中旬,田里刚插上水稻秧苗,没几天就遇到了一场大雨,“整片地就像汪洋大海。”晚上躺在床上,张彪焦虑得睡不着觉,听着外面哗啦啦的雨声,他整宿期待着天亮后雨能小一点。而实际上,第二天的情况却相当糟糕。张彪到田里一看,水稻秧苗已经倒掉一大片。他禁不住自嘲道:“你说崩不崩溃?”

张彪感慨,“我们团队里的年轻人综合素质都很不错,能吃苦。如果不是特别热爱土地,不是坚定不移地相信自己所做的事情,很难沉得下心来待在这片土地上。”

康敏觉得,作为农学院的学生参与到农场项目中,既可以为农场提供专业技术对接,也可以把自己的理论和实际结合进行操练,是个理想的选择。

与其他农业旅游项目相比,农学院学生共创“田间农学院”在理念上更多元化,能够兼容多种种植技术和产业业态。另一方面,无论是农作物产品还是课程内容,农学院学子的参与让项目具有了更强的专业性。而都市人来到这里也可以进行深度体验。

“我们不仅希望农场能够生产出生态健康的食物,还希望能借此推动农学知识的传播,将自身所学的农学知识,通过亲子农学课堂传播给更多的人。”徐艳说,团队的所有成员都有一种朴素的土地情怀,大家都对土地有足够的信心。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经验、市场判断、专业知识,做出不一样的农场、不一样的农学院。

撰文 | 北京青年报记者 陈静

统筹 | 林艳 张彬

图片 | 受访者供图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