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京市栖霞区积极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深入探索“实验区+示范校”层级推动的工作模式,打造各具特色的劳动教育名片,形成了一批劳动教育工作有成效、有经验、有亮点的中小学幼儿园。目前,11家单位荣获“南京市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建设单位”称号。今天让我们走进南京市晓庄小学,了解他们亲自劳动、亲历劳动、亲知劳动、亲悟劳动、亲纳劳动的亲生活劳动育人实践行动。
南京市晓庄小学于2022年创建成为“南京市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建设单位”。
这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于1927年3月5日在中国创办的第一所学校。陶先生认为“劳动教育的目的,在谋手脑并用,以增进自立之能力,获得事物之真知,及了解劳动者之甘苦。”基于陶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学校结合新时代要求,提出“亲生活教育”办学理念,对“生活教育”思想进行校本化建构和实施。
精心设计 课程完善
学校从课程的理念、目标、内容以及评价四个方面,架构了亲生活劳动教育的基本模型。课程理念:亲近生活、学会劳动、走向未来;课程目标:强化“现代都市圈”、打造“儿童生活圈”、共育“家校共育圈”、搭建“伙伴朋友圈”;课程内容:体验生活劳动课程、探索生活劳动课程、创造生活劳动课程;课程评价:时光成长轴、闪光记忆墙、星级陶娃榜。
“亲生活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分为“体验生活劳动课程”、“探索生活劳动课程”、“创造生活劳动课程”三大板块。
体验生活劳动课程
1.自理小能手
老师通过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自我服务性劳动的教学。
2.家庭小帮手
学校拟定“各年级家务劳动清单”,研制《劳动作业本》,家长配合监督检查孩子在家完成情况。每周一次兑换学校的巧巧陶娃卡。
3.班级小先生
班级里,人人是小主人,人人有岗位,在自己的管理岗位上履行好职责,逐渐培养起责任意识和班级主人翁意识。
4.生活小导师
学校充分利用网络,在微信公众号上开设“生活小导师”课程,选拔劳动技能掌握较好的学生作为小导师。
探索生活劳动课程
1.四季小跨界
融合学科内容,挖掘劳动教育元素,各科教师通力合作,让学生在劳动、自然、科学、实践中发现四季之美。
2.节日小探秘
学校组织学生探索传统节日和非传统节日内涵,在节日劳动中感受民族文化、节日魅力。
3.节气小跟踪
以班级为单位研究每个节气。班级组织学习节令文化,了解节气特点,参与农事活动,把研究的过程整理、宣传、发布。
4.农场小耕种
学校聘请富有经验的校外辅导员,利用劳动课时间,带领学生开展种植、管养等研究活动。
5.社会小实践
学校组织中高年级学生走进社会劳动场所,参加公益劳动和志愿服务,让学生在社会大课堂强健体魄、磨炼意志、培育担当。
创造生活劳动课程
1.生活小妙招
学校引导学生把在生活中发现、解决问题的劳动小妙招,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发布出来,指导同伴做事要学会巧干、慧干,提高劳动效率。
2.泥塑小制作
开设泥塑课程,让学生在玩泥巴中展开想象,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3.物联小种植
在物联生态教室里,利用信息技术种植、养护植物,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寻找植物生长的规律,培养科学素养。
4.木工小作坊
学生自主设计,动手操作,制作出心仪的木工作品。
5.布艺小巧手
学生对纺织和扎染进行实际操作,深度体验、了解染织工艺,理解美、发现美和创造美。
校内校外 资源丰富
晓庄小学充分挖掘校内外劳动资源,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劳动需求。
建设校内劳动实践场所,涵盖:“一馆-三坊-四室-一墙”,一馆即农事馆;三坊即美食坊、指染坊、木工坊;四室即生态教室、泥塑教室、 版画教室、科创教室;一墙即闪光记忆墙。
拓展校外劳动实践基地,涵盖:八卦洲劳动实践基地、儿童一日居家生活馆、燕子矶滨江风光带、燕华社区众善养老中心、陶行知纪念馆、红山动物园、特殊教育学校。学生深入社会劳动场所,参与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开展公益劳动和志愿服务,丰富劳动体验,体认劳动价值。
动手动脑 形式多样
学校劳动教育形式多元,内容富有创意,学生动手又动脑,乐在其中。
美食坊里,孩子学做美食,体验劳动不易,品尝劳动之果;织染坊里,学生坐在纺线车、织布机前,体验纺线与织布的过程,动手染布,寻找美,创造美;木工坊里,学生使用传统和现代的木工工具,自主设计,动手操作,制作出心仪的木工作品,提升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学校精心打造“闪光记忆墙”,展现劳动小达人的风采。张贴个人照片,介绍劳动事迹,展示劳动作品。以榜样激励全体学生,以点带面,营造“人人参与劳动,个个热爱劳动”的局面。
校外劳动亦精彩
走出校门,劳动实践活动可谓精彩纷呈!位于八卦洲劳动实验基地旁边的“儿童一日居家生活馆”,是孩子们向往的地方。学生利用节假日时间在生活馆里待上一天,采摘、洗菜、切菜、蒸煮上桌、整理收拾,均由他们自己动手。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了日常生活技能,提升了自理能力。
学生走进红山森林动物园认养动物,走进燕子矶滨江风光带宣传环保,走进栖霞区特殊教育学校和燕华社区众善养老中心,帮助残疾儿童和孤寡老人......这些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他人的意识。
共劳共进 效果显著
亲生活劳动教育,彰显了学校劳动教育特色。目前,江苏省“十三五”规划课题即将结题。
《劳学合一,让学生生命敞亮》获南京市第二届教科研成果创新奖二等奖;“缤纷四季”、“缤纷节气”分别荣获2021年、2022年南京市优秀研学主题实践教育课程二等奖;“亲生活劳动教育”获南京市德育工作创新奖一等奖、并被立项为南京市中小学生品格工程项目;“亲生活劳动”被评为栖霞区特色项目;“亲生活劳动课程的校本建构与实践”被确立为栖霞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重点实验项目”;“亲生活劳动课程的校本建构”被确立为栖霞区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第二批培育项目。
刘珍妮老师在栖霞区劳技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获一等奖,多名教师在栖霞区劳动教育主题班会案例评比中获奖。
亲生活劳动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劳动观念、掌握劳动能力、培养劳动习惯、学习劳动精神,提升了学生的劳动素养;亲生活劳动教育,促进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增强全体教师的育劳意识和育劳能力。亲生活劳动教育,加快学校内涵发展,形成比较鲜明的文化特色。五年多的实践,“尊重劳动”在校园内蔚然成风,学生懂劳动,会劳动、爱劳动,真正感受到劳动最光荣,劳动最美丽,劳动最有滋味,形成了“人人爱劳动,人人会劳动”的良好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