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以下简称“苏电院”)是由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主管的全日制高等学校。学校肇建于1978年,历经淮阴电子工业学校、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发展阶段,2020年更为现名。学校位列教育部首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江苏省首批十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江苏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
四十五载兼程,历久弥坚。
建校45年来,苏电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以服务江苏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为己任。传承在周恩来家乡办学的红色基因,苏电院坚持“植根淮安、服务江苏、辐射全国”办学定位,以国家“双高”校和职业本科办学为目标,深耕应用型人才培养沃土,为全国各条战线输送了7万余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江苏“两化融合”和信息产业的发展贡献“苏电智慧”。学校跻身全国高职院校育人成效50强、教学资源50强、服务贡献60强、学生发展指数100强。立足新发展阶段,学校党委、行政带领全体师生在探索中成长、在发展中跨越、在创新中前行,用“奋进之笔”书写全面建设高水平现代化高职名校新篇章。
强基固本 探索创新人才培育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苏电院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把党的建设融入办学治校各项工作、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强化党的组织体系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党委书记申高青介绍。
近年来,苏电院获评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个,江苏高校特色党支部、党建工作创新奖、最佳党日活动优胜奖,获评江苏教育新闻宣传工作优秀单位、全省教育信息工作表扬单位、省属专科院校等事业单位纪检机构工作考核第一等次、江苏高校党史学习教育优秀案例等,牵头成立全省首家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建成“海棠园”“马克思铜像广场”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的建设成为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红色引擎”。
党建引领。学校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坚持“五育并举”,打造“两典两会一课”养成教育品牌,协同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形成“4+1”体育教育、“1+N”美育课程体系。打造“品牌线+课程系+综合体”三全育人工作模式,获批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自主试点单位,入选省高职院校“三全育人”工作典型案例。
打造德育“品牌线”。学校建设“海棠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发挥环境与文化育人作用。深化海棠文化艺术节、人生导师制以及资助育人、心理健康教育、劳动教育等德育品牌内涵建设;支持二级学院“一院一品”德育工作品牌打造。通过校、院两级德育品牌线,塑造师生“崇尚学习、崇尚技能、崇尚劳动、崇尚创造”的价值取向。
构建育能“课程系”。以“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为育人内核,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为育人重点,实施课程思政建设“123工程”,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一院一品”美育品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劳模工匠”专题示范课等教学改革。开发劳动、美育、体育、心理健康等特色素养提升课程。对应课程体系,与企业、社区共建实践基地。通过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结合,将各类育人元素全方位渗透至人才培养过程。
建设公寓“综合体”。打造公寓德育综合体,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建成一个线上党群服务中心、两个天井花园和三个书院。“一中心”可满足党团组织活动、心理疏导交流、教师学业辅导需求,一站式完成学生事务办理。“两花园”可满足学生劳动体验、心情理疗、体育锻炼等需求,作为心理实践选修课实践基地。“三书院”可满足读书、培训、研讨、心理咨询、心理团体辅导需求。依托公寓德育综合体,打造“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
惟实励新,必有回响。苏电院连续8次被评为“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连续3年获评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量化考核A等高校,位列全国普通高校(高职)大学生竞赛排行榜第38位,毕业生年均就业率98%以上,荣获“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突出贡献奖”“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等荣誉称号。
苏电院学子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连续14年夺金,共获得一等奖35项,在全国名列前茅,9次荣获“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技能大赛“十四连冠”的辉煌成绩已经成为学校彰显办学特色、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
强化师资 持续优化学科布局
7月24日,教育部发布《关于批准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的决定》,苏电院商学院章艳华教授主持的《“志智资”三扶“校校企”协同:物流管理专业苏藏跨区域育人模式创新与实践》荣获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近年来,苏电院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着力培育高端人才,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700余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占39.8%,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86%,“双师”素质教师占86.37%;现有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2个,省级以上教学科研团队19个、省级教学名师2名、省“333工程培养对象”人选23名、省“六大人才高峰计划”资助人选8名、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12名、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38名、省科技副总12名、江苏工匠1名。学校先后荣获“江苏省教育人才工作先进单位”,蝉联“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
“苏电院充分发挥行业、学科特色优势,实施校园、园区‘双园融合’发展战略,建设一批契合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学科方向及生长点,将学科建设融入国家发展战略、融入区域经济建设、融入行业科技进步。”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院长张有东说。
围绕产业结构升级而“转”,随着市场需求转变而“动”,紧跟社会发展需要而“变”,苏电院坚持“依托行业办学校、依托产业设专业、依托岗位定方案、依托基地训技能”的学科布局,共设置46个高职专业和5个“4+0”“3+2”本科专业,共有省级以上重点建设专业23个,现有在校生14000余人。学校依托行业优势,服务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构建了电子信息产品设计、集成电路、智能制造、工业互联、工控软件全产业链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建有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认定的骨干专业7个、省级重点专业群4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2个、省工信厅属高水平专业群3个、全省首批高职专业认证试点专业1个。
苏电院坚持“开放办学、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全面加强与西藏、青海和贵州等西部省区职业教育合作,推进江苏职业教育“郑和计划”,先后与10多个国家和地区30多所高校建立稳定的交流合作关系。建有淮安市首个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设立的HSK考点,建有省“十四五”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1个,在境外设有苏电-立讯越南学院、苏电-格乐大学泰国海外学院2个。
赋能地方 政产学研融合跨越
2022年12月22日,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牵头联合全国电子信息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高校、职业院校、政府组建“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产教联盟”,促进校政行企深度合作、互利共赢,持续提升电子信息产业人才培养质量,构建产学研合作新机制。该联盟发展至今,已入选工信部首批产教融合专业合作建设试点单位、江苏省校企合作示范组合培育项目。
牵头成立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产教联盟
连续14年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奖
作为省工信厅直属院校,苏电院努力发挥省工信厅的指导优势和自身专业建设优势,按照“一园区一学院”“一产业一平台”“一企业一模式”的合作共建机制,搭建“产、学、研、训、创”五位一体的科产教融合平台。学校一方面全面深入对接江苏省“1650”产业体系和淮安市“7+3”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进一步优化专业设置,更有效服务江苏和淮安产业体系建设发展。另一方面深入推进校地合作、校企合作,积极与淮安各工业园区全方位开展人才培养、科技服务、技工培训合作,在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和订单式培养,为企业定制急需的专业化人才,实现车间里上课、产线上育人,打造淮安校地深度融合、产教良性互动、校企优势互补的发展新格局,为淮安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赋能助力。
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苏电院打造跨领域协同创新载体,加强“互联网众创园”国家级众创空间与“江苏电子信息大学生科创园”一体化建设,学校已入选工信部首批产教融合专业合作建设试点单位。现有国家级科研平台1个、省市级科研平台11个、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2个。建有14个省厅级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有校内外实训基地330个,其中国家级实训基地3个。与淮安市委组织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工商联共建乡村振兴学院、退役军人学院、淮商信息产业学院,积极打造省“英才名匠”产业人才培训等精品项目,开展各类培训和技能鉴定14万人次,先后获批成为省两化融合优秀培训机构、省产业人才培训基地。
学校第一次党代会
当学校的人才、技术优势与地方建设产生越来越密集的“碰撞”,校地合作就有了更广阔的舞台。苏电院先后与167家企业建立紧密校企合作关系,建有企业学院8个,设立企业订单班45个,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6个。近3年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7项、省部级项目147项,获省高校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奖等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2项、授权专利1101件。
接续奋斗 谋定目标勇毅前行
45年,几代苏电院人薪火相传,勇担责任,追求卓越。迈入新时代,立足新舞台,秉承“明德尚行”校训的苏电院人将以建校45周年、2023年第一次党代会的召开为契机,再度奏响高歌猛进的号角。“我们将紧紧拥抱新时代,抓住国家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和地方‘高水平大学’的建设机遇,始终胸怀‘国之大者’,以更加坚定的历史自信、更加主动的历史自觉,勇担重任、冲锋在前、追求卓越、争创一流,奋力谱写学校事业跨越式发展的新篇章!”申高青说。
风好正是扬帆时,不待扬鞭自奋蹄。
经历45年规模扩张、快速发展的苏电院进入了转型升级的高质量发展阶段。面对新时代提出的新考卷,新一代苏电院人将明确树立未来发展战略目标,厘清发展思路,全面实现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即2025年,学校达到国家“双高”校办学内涵要求,力争步入国家“双高”校建设序列;到建校50周年,学校进入省内高职院校第一方阵,达到职业本科院校办学水平与实力;到2035年,学校成为电子信息领域“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名校。
时光无言,标记奋进者的坚实步履。
少数民族学生在学校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上表演民族节目
45年与国家改革开放一路同行,薪火传递,苏电院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谱写了华美篇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苏电院将继续以赶考姿态,切实扛起新时代大学的使命担当,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国家“双高”校和职业本科办学为目标,全面建设让师生满意、企业欢迎、社会赞誉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内一流、国际认可”高职名校。
苏电宣
主编:潘瑞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