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在病床上,头上缠着纱布的柳艳兵对记者平静地说:
“作为年轻人,我们能通过自己的微薄力量向全社会传播正能量,感到很满足,不后悔。”
经历过命悬一线的时刻,这个未到20岁的少年,用“满足”一词形容当下的感受,而距离此时他和易政勇要参加的2014年高考已经没剩几天。
根据宜春市人民医院对二人伤情的判断,柳艳兵肩部软组织和头部受到刀砍伤,颅骨开放性骨折,头皮裂伤。易政勇全身多处受到刀砍伤,出现失血性休克,受伤较重,需要一段时间进行修养。
面对2014年5月31日那场突如其来的变故,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人生中最重要的机会从眼前溜走,二人却并没有太多的怨恨。
而当7月8日,记者杨兰在对他们进行采访时,柳艳兵却表示:“我现在感觉就挺累的。”
在本月6日上午,早已办理完出院手续的柳艳兵再一次来到了医院,他的伤口竟然出现了化脓现象,是什么让他们在错过高考时仍能感受到“满足”?又是什么让少年们的态度发生了如此大的转变?
与匪徒搏斗,是生是死?
柳艳兵、易政勇二人身上有着不少的相似之处,他们均出生于袁州区农村,家庭条件都不算好,柳艳兵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留守儿童”,为了生计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几年才回一次家,使得他早年便学会了如何照顾自己,孤独也时常陪伴着他;
易政勇家境也不好,父母常年失业,工作不稳定,多数时候都在打散工。
二人均就读于宜春三中,或许是有着相同的孤独,也有着相同的想要以知识改变命运的想法,虽然二人一人在文科班,一人在理科班,还是结成了好友。
平时上放学会柳艳兵、易政勇相约同行,交流着学习和生活中的大事小情,临近高考,二人也同样十分紧张,柳艳兵学理,成绩在班上前十名,南昌大学是他的理想院校,易政勇学文,在班中成绩中等,二本院校是他想要冲击的目标。
2014年5月31日当天下午两点半左右,他们二人乘上了由宜春开往金瑞的城乡公交车,因行驶路程较远,很多人都陷入了半睡半醒的状态,包括柳艳兵、易政勇,完全放松了警惕,车子里一片安静,却没想到危险正向他们一步步逼近。
在汽车行驶到三阳至洪塘路段时,忽然柳艳兵后脑勺感受到了一阵剧痛,随即喷涌而出的血液顺着脖颈流到了柳艳兵眼前,与此同时升起了一阵眩晕感,当时正在站着的他下意识向旁边望去,想要用手进行阻挡,却看见拿着刀子的人已经转移了对象,开始无区别砍杀。
那是一个坐在车厢中后部的男子,大概有30多岁的模样,因为二人离得比较近,柳艳兵便成为了他最早的砍杀目标,顿时公交车当中响起了一片尖叫声,众人纷纷躲闪,哪怕是一些壮汉都试图闪躲逃脱,没多一会,受伤者的人数迅速增加,宜春四中高一女生彭玉琴、刘壬芳的头部、左手被砍伤。
眩晕感逐渐散去,柳艳兵这才意识到是歹徒在行凶,出于本能反应,他冲上来要夺下歹徒的刀,这时坐在车门口的易政勇也已经腰部中了刀,疼痛之余,他看见柳艳兵和歹徒已经缠斗了起来,不顾流血的伤口再一次扑了上去。
只是在这时,其他乘客大多还是在抱头鼠窜,并没有上前帮忙的想法,这其中包括一部分成年男子,没能得到助力的二人暂且只能按住歹徒的双手,避免他挥动匕首的动作不会伤及更多人,可和歹徒近身的易政勇却又添新伤,柳艳兵的肩部和肘部也被刀划上,剧痛蔓延到了二人全身。
柳艳兵从一开始想要制服歹徒将其绳之以法的想法,变成了一定要和同伴一起压制住歹徒不让他再伤及更多人,就这样僵持了很久,有备而来且没有被伤到筋骨的歹徒,很快在与二人的搏斗当中占据了上风,歹徒摆脱了二人的缠斗,从车厢中部开始向前门走去,如果歹徒将司机灭口所有人面临的命运将是死亡……
伤势过重,无法参加高考
6月2日,警车的鸣笛声响彻了案发班车走过的道路,刑警们到达了班车最后停下的路边,对附近的整片山进行了大规模撒网,以抓获犯罪嫌疑人,因为路口均被封死,歹徒极有可能在此处落网,终于,在与警察对峙几日后,歹徒最终在6月2日下午被抓获。
而在事发地班车上,最后却没有发生命案,所有受伤人员均被及时送往医院,曾经和歹徒搏击的最为激烈的柳艳兵与易政勇二人也被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原来,当天歹徒虽然摆脱了受伤的柳、易二人的控制,但在汽车的监控上却出现了令人泪目的画面,已经完全丧失力气的柳艳兵到最后,还是死死的握着歹徒拿匕首的手,无论歹徒如何挣脱,依旧没有办法掰开他的手,只能拖着他的身子向前前行。
最后,柳艳冰和易政勇最后使下全身力气,将歹徒的刀打翻在地,没有武器的歹徒迅速挣脱人群向山上逃窜而去,也是因为这其中的时间差,让警方在到达时对于歹徒最后的行踪有迹可循。
柳艳兵与易政勇二人虽没有生命危险,但是一个更加严峻的问题摆在了他们面前,他们无法参加一周后的高考。
高考对于每个考生来说,都是在心里摆在第一位的事情,在高考前保证自己的身体状况安然无恙,也是对自己人生的负责,两位少年不是不懂得这个道理,在他们在昏迷中苏醒后的第一句便是“完了,这下参加不了高考了”。
备受关注,升学有望
原本就已经为了照顾儿子柳艳兵高考而特意来陪考的父母,听到这一消息感觉天都要塌了,赶来照顾儿子的易政勇父母也是同样的低气压,对于贫苦人家的孩子来讲,高考是他们改变人生的唯一道路,一时间他们也不确定儿子的做法是不是对的。
然而,当报道此事的记者找到他们时,他们说得最多的话就是“不后悔”,对于自己当时的勇敢他们提及的不多,柳艳兵说:“当时没有想过多的东西,只想着不能让他再乱砍人,就扑上去了。没想到因此耽误了高考,但这也没有什么懊恼、后悔的。”
图6
6月3日,《江南都市报》报道了他们的事迹,但因为没有提及“高考”,只被大众当成了一般的“好人好事”进行对待。
柳艳兵与易政勇也没有过多关注过大众对此事的反应,无论是否将他们当作“英雄”,不能高考自然成为了他们内心中最大的伤痛,连续多日,虽配合着记者的采访,整个病房还是处于低压状态,直到一篇报道的到来,让所有事情出现了转机。
6月6日,《信息日报》以《宜春高三男生在中巴车上勇夺歹徒手中刀,因伤势严重无缘高考(引题)夺刀救人好少年盼圆大学梦(主题)》为题报道此事后,才引发了网络的广泛关注,“不能进行高考”对于任何人来说都犹如晴天霹雳一般,何况此事还是由于二人的“善行”。
后续媒体都对此事进行了跟踪报道,两大中央级媒体也加入其中。
6月7日晚,央视《新闻联播》用了近3分钟时长报道江西夺刀少年及相关新闻;6月8日,《人民日报》在一版以《答卷》为题刊发大幅图片,报道夺刀少年的事迹。
正值高考季,关注着高考的人们与社会各界人士开始为两位“小英雄”的未来担忧,“不想他们错失到大学深造”的呼声越来越高,在舆论的发酵之下,整个事件有了进一步的推进:两个少年不会因此事失去升学机会,甚至他们还有可能因此被“褒奖”,进入更加高等的学府进行深造。
“澳门大学”“清华大学”等13所高校向他们二人伸出了橄榄枝,希望可以招收他们,算是为两个“夺刀少年”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
这一消息让柳艳兵与易政勇二人倍感震惊,“保送”对于很多学子来说是做梦都渴望得到的,“抓住人生机遇”也是从小不富裕家庭的两个孩子深刻了解的道理,这一选择的重大意义与他们高考前夺刀救人,同样都会深深影响他们人生所要走的轨迹。
可消息一出,整个社会舆论由此前的“赞赏二人的英雄行为”,变成了持有不同观点的两大阵营,一是认同这些学校的做法,高校对学子的考察本来就不应该只以成绩做标准,“德智体美劳”当中,两个学生的“德”已经过分的出彩,值得受到“清华大学”这样的中国最高等学府的青睐。
另一种声音则持有了反对意见,他们虽然肯定二人的英雄行为,但从高考的“公平性”上进行了考虑,即便高校提出的是他们二人需要通过基本的入学测试方可入学,依然对于很多寒窗苦读的学子们来说不公平,“善行”在此时也像是被“量化”了一样,会不由得让人感觉这份“英勇之举”变了味道。
这其中的分歧柳艳兵与易政勇自然也是清楚的,能在一件事上表现出高尚品德的人,自然不会允许自己获得这样不够“光明正大”的恩惠。
柳艳兵说:
“读书十几年,如果不经历高考,将是人生的遗憾!再说,如果免试保送,会使英勇行为变了味。”
此言一出,平息了不少怀疑“善行有所图”的声音,大部分人对于两位少年的选择表达了赞赏,却又一次出现了不好的声音。
原来,澳门大学在了解了相关情况后,向他俩发出由校长签发的录取通知书,并为两人到澳门大学学习作出了适当安排。将向柳艳兵、易政勇颁发助学金,当中包括学费、住宿式书院费用及每月3000澳门元生活津贴(每学年10个月计),并发放一次性书簿津贴3000澳门元。
这样具有诚意的条件无疑是令人心动的,这些“不好”声音的发出者,却是从他们二人穷困的家世角度,说他们是因为“眼界低”,家长觉得去澳门的路途比较贵,也不清楚澳门大学的条件所以才拒绝的。
面对这个机会,柳艳兵曾经做过解释:“
澳门大学是不错,但是全英文教学,自己的英语基础一般,怕听不懂,虽说学校愿意补习一年,但会耽误一年的时光,我认为,我们还是想要选择最适合我们自己的,”
柳艳兵从始至终都有自己理想的院校,而对于柳艳兵与易政勇来说,他们也不想要借助名校光环来庇佑自己,他们保持着自己理性而又独特的追求。
相比于其他学校,柳艳兵更想去南昌大学,他梦想中的大学,并且是堂堂正正以自己的分数为砝码入学,而不是借助其他的东西,这对于当时成绩优异的他来说,也并非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只要他们能够参加高考,只要有这样一个机会。
事情最终的转机出现了,教育部为此特别研究决定:待他们身体康复后组织单独考试,以圆他们的大学梦。
7月2日,省教育厅、省教育考试院将在宜春三中设立特殊考场,以便让两位“夺刀少年”柳艳兵与易政勇单独高考,这个消息一出让两个少年以及两个家庭信息若狂,这一“特例”开的也算是有理有据。
原本他们二人是拥有高考的资格的,因善行而丢掉的资格和机会在国家安排之下被“补救”了回来,这也是民心所向,无论二人最终获得怎样的成绩,都是两个人实力的体现,无愧于心,无愧于其他的高考生。
这样一次失而复得的机会也是他们二人对于自己的“清醒认知”而得来的,因见义勇为“出名”的他们没有因此大捞好处,而是保持了一颗平常心,才使得政府愿意破例进行为他们进行特殊的“高考”,他们二人也被网友称赞为“最美考生”。
重回考场,完成美梦
令柳艳兵惊喜的是,在得知他的理想院校为南昌大学后,南昌大学对外表示:会在其高考成绩达标后,第一时间给予录取名额。
这一切让柳艳兵十分感动,在头上还缠着纱布时,他便坦诚而又谦虚地说:“我们做得并不多,但社会各界给了我们太多太多。”
这份感动最终化作努力的动力,激励着两位“最美考生”,他们对于治疗十分配合,他们的主治医生雷鸣表示:由于俩人本身身体素质较好,并且配合治疗,两人身体恢复较快。
6月12日,两人已经能够在搀扶下缓慢行走,到6月17日,二人可以连续坐起较长时间,并且能够独立下床进行简单活动。
对于能够重新回到高考考场,二人表现得极为积极,6月22日,两个人同时向雷鸣医生提出出院:
“我们想早点复习,因为受过伤的原因,我们不可能像以前那样每天长时间学习,既然要参加单独考试,还是越早准备越好。”
在他们复习期间,“中国好人榜”候选人、“见义勇为楷模”等众多荣誉也向他们一起涌来,记者向柳艳兵提问:“在众多橄榄枝中,你最理想的是什么”?,柳艳兵抱有此前的态度:“现在还没做决定,目前还只想好好复习,不给自己留下遗憾。”
对于考试,柳艳兵并不担心,“受伤之前已经基本复习过一遍,现在主要是回忆之前做过的题目。”易政勇也表示,课本里的内容都还很熟悉,“用平常心对待考试就好,不会给自己太大压力。”
或许,也是因为这样的稳妥,让两位少年在2014年7月2、3日走入高考考场时,显得格外淡定自若,他们比全国考生晚了一个月参加这场考试,却和所有考生一样怀着一颗虔诚的心。
两套桌椅,一文一理两套试卷,一套完备的监控设备,让这个难得的“高考梦”在这一刻实现,也证明了他们自己各自应有的成绩。
最终,根据高考成绩并综合考虑高中学业成绩,经过充分沟通和协商,柳艳兵、易政勇分别选择在本省的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就读,两所高校均表示将对二人给予免除学杂费等一系列照顾措施。
他们通过这种方式证明了社会各界对于高尚道德的标准是有尺度且合理化的,也更深层次地表达了对于名校及优等教育资源的尊重,想要上名牌大学,拥有非凡的未来,靠的不应该是“做善事”二是从考试成绩、学业水平、学习能力等全面考察后再进行判断的。
这样做既不会给自己埋下“不容易毕业”的祸根,同时也利于更加清楚明了自己的位置,如易政勇这般成绩中等的学生,过于优等的名校带给他的困扰不会比这份“幸运”会更多,这样理智清醒的决定在后续也为他们带来了名副其实的褒奖。
二人双双获得“希望之星”见义勇为好青年荣誉称号,同时,柳艳兵也被中国见义勇为基金会授予全国首个;中国见义勇为楷模”称号,这样的褒奖是他们一生的财富。
平淡人生中,做慈善事业
或许是刻在骨子里的善良与正义,或许是“夺刀少年”事件过后两个人对民众支持充分的“感恩”,在二人大学毕业后,他们二人开始广泛参与公益活动,尽可能用善意去帮助更多贫困地区的孩子,并且利用自己以往的“热度”,帮助这些孩子找到更多的资助人。
那么,他们今后的人生又会是怎样的呢?如此果决的舍弃名校入学资格,往往会给人错觉,这两个人一定会发展得更好,然而事实却并不是这样。他们没有想过去佐证自己选择的正确性,而是安排好了今后“平淡的”人生。
柳艳兵成为了一名普通职员,只是他一直继续着大学期间开展的公益活动,为父母及亲人努力挣钱,努力让他们过上踏实富足的日子,
易政勇则进入到了一家公职单位工作,上岗后对于扶贫项目,他总会有颇为深厚的兴趣,同时也成为了宜春某些县城里的“驻村扶贫先锋”,相比于柳艳兵喜欢把好事做的隐秘了些,易政勇则更愿意以社会本身赋予的力量,去推进一些善行,无论哪一种做法,均是表达了深刻的善意与感激,足够善良的人,即便是受到回馈,也会把“善良”的头衔留给对方。
正如两位少年对于整个社会一样,他们一手解除了一整车人们的生命安危问题,却只记得国家对他们的肯定,各名校为他们提供的丰富的机会,而忘记了当初经历过怎样的伤痛,忘记了当初曾因为这一善行,险些让自己无法正常踏入大学校门。
两个少年唯一感觉到不适应的是在做好事“出名”后,媒体与舆论的过分关注,当时出院的过于急切,导致后续因休息不足伤口开始发炎。
同时,他们在备考期间经历着高强度的复习,也要对于媒体采访进行准备,这些都使得他与易政勇格外的疲倦。
在两人心里,这份善意本来便是自然的,无所求的,过度曝光不仅不能给他们好的感受,反而会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和压力。
“引爆”社会正能量的“夺刀少年”事件,其实早已深入人心,无需过多证明其价值感,柳艳兵、易政勇也更愿意把这份因“善意”带来的荣誉留到昨天,这样人生才会更加轻快的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