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西 > 就业

善恶有多远? 劳荣枝从教师到死刑犯, 源于虚荣、无是非观、无正义

这两天最火的一幕是什么?

就是劳荣枝被判刑的场面:我不服,我不服.....

如果你不了解劳荣枝的经历,你会感觉这个皮肤白皙的江南女子好生可怜,已经47岁了,无儿无女,却还要遭受死刑的宣判。

如果你有心,仔细搜索一下,你就会发现,劳荣枝的经历简直能闪瞎一众人的钛合金眼,从公立学校的老师,到成为黑道混混法子英的情人;从月花一两万,到坐台谋生;从坐台谋生,到开始诱骗男人,然后进行勒索,其后有法子英杀人。

这一幕幕,简直让人惊愕不已!

法庭上,劳荣枝用她楚楚可怜的眼神看着大家,用她那温柔的语言告诉大家:“我没有杀人,我连杀只鸡、杀只鸭都不敢。”

那一刻,有多少人为她赞叹,毕竟,死去的七个人,都不是劳荣枝直接动的手。

但是,死去的七个人,哪一个劳荣枝不知情?那一个个活生生的男人,如果不是被劳荣枝勾引到出租屋,法子英又怎么会先勒索钱财,后杀人灭口?

也许,每一个死去的人,都不是劳荣枝杀的,但哪一个又和她能完全脱离关系?

从教师到“杀人犯”,从善到恶,距离到底有多远?

1、虚荣,是让人“变坏”的重要原因

劳荣枝出生在1974年的江西九江,家境一般,家里排行老五,是最小的孩子。

一个最小的孩子,自然是受父母喜欢和溺爱的,因此,造就了这孩子的胆大。

初中毕业的时候,劳荣枝考上了师范学校,这是个中专学校。

当年能上师专,那成绩一定是杠杠的。师专毕业后,劳荣枝开始了教师的工作,她在九江石油分公司子弟学校上班,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小学语文老师。

如果这是一个安安心心上班的姑娘,那么,她的前途可以预见,找个公职人员,夫妻两高高兴兴上班下班。也许,钱不多,但幸福可以看得见。

可是,从小主意很正的劳荣枝,看到全国经济形势的变化,她想投身创业大军,过上白富美的幸福生活。白和美,她已经有了,富裕只能自己创造了。

1993年,劳荣枝辞职了,此时距离她当老师仅过去一年。

劳荣枝如果是个男子,也许能创出一番事业,可是,作为女子,成功何其艰难?创业不是请客吃饭,创业不是地上捡钱。

在外耗了一年,劳荣枝没挣几个钱。

1994年,劳荣枝认识了社会大哥法子英。当时,法子英有老婆有孩子。可是,见到劳荣枝的那一刻,法子英沦陷在了劳荣枝的美丽容貌下。

他开始热烈地追求这个女人,他开始为这个女人花钱,他也开始保护这个女人。

自然,吸引劳荣枝的第一点,就是法子英的钱。

那时的法子英,干着说不清的营生,在九江呼风唤雨,小有名号“法老七”,日进斗金。

难道,这就是幸福的感觉?买高档服装,用高级化妆品,吃顶级大餐。据说,当时的劳荣枝一个月能花一两万。一两万,现在真不算啥,在当时,人均工资几百的情况下,谁能月入几万?谁又能月花一两万?这样的人太少了。

劳荣枝以为这是幸福的味道,其实,这是虚荣的味道。

虚荣其实是毒药,除非有人有能力为你购买解药。这解药的名字就叫“财务自由,想刷就刷”,如此,你会感觉一直在幸福当中。

如果,你和你另一半的收入,不足以支付“解药”的钱,那么,只有两条路,一是改变习惯,降低生活档次;二是继续保持虚荣的习惯,选择铤而走险。

社会中,大量的案例说明,没有实力虚荣就不要虚荣,否则,等待你的要么是牢房,要么是人脉尽失,名誉扫地,孤独终老。

很遗憾,劳荣枝的虚荣,让她迷失了双眼,这是个极其危险的信号。

2、无是非观,会让人走入歧途

有人问,什么是善良?经典的回答是这样:如果墙快倒了,你不去推,也是一种善良;如果有人倒霉了,你不去落井下石,也是一种善良。

善良最基本的,就是有自己的是非观,那些事可以做,那些事不能做;那些人可以交,哪些人不能交,要清清楚楚。

劳荣枝认识法子英的时候,除了法子英有钱,还被另一个气质所吸引,那就是所谓的“古惑仔气质”。在某一些人看来,这不是变态吗?还真不是。

九十年代,香港的一些古惑仔片子风靡大陆,那些为朋友两肋插刀,那些看似重情重义的社会人物,成了大陆很多少男少女崇拜的偶像。

受这些影视剧的影响,各个学校打架斗殴玩帮派的不在少数,社会上,“劫富济贫”收保护费的组织也不是个例。甚至,一些组织可以影响社会的稳定,以及国家的法律执行。

负责任地说,那个时代的影视剧把关太弱,一些负能量的东西输入了很多。

当时的法子英,从事什么职业呢?混“江湖”,要么就收保护费,要么给大老板办私事、要账。总之,都是些非法收入。

人真的很奇怪,在喜欢上一个人的时候,会骗着自己看到其优点,而忽视其缺点。

总之,劳荣枝是爱上法子英了,爱他的桀骜不驯,爱他的特立独行,爱他的“行侠仗义”,甚至,也爱他的凶狠果断。至于,爱的人做的事情,是不是正当,是不是有益于社会的,劳荣枝根本不管。

被虚荣和爱情冲昏了头脑的劳荣枝,没有了是非观,上了贼船了。

只是,上船容易,下船难。

1996年,法子英准备换个地方去挣大钱。而傻乎乎的劳荣枝,竟然一起同行,她没有想过两人到了大城市从事什么职业,日子怎么过。

一对鸳鸯,满怀希望地来到了南昌,发现这里的日子并不好混。大手大脚的他们,很快手头紧张得要命。

怎么办?正规的工作,两人都不愿意干,来钱太慢。于是,在法子英的规劝下,劳荣枝进入了坐台这个职业,并利用坐台骗人去出租屋,然后进行勒索。

这真的是个生财之道,除了此事不合法合规,有些害人之外,没比这来钱快的。

就这样,两人勒索了一些钱财,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

这是一种畸形的生活。可是,对于是非观丧失的人来说,无所谓,来钱快就行。至于被勒索的人怎么去想,他们毫不在意。

所以说,一个人如果丧失了是非观,那么,他的人生很有可能会走偏。

3、无正义感,会让人彻底沉沦

一个人如果没有正义感,会怎样?会对他人受伤害视而不见。一个人如果没有正义感,哪怕有人倒在脚跟前,都不会搭一把手。一个人如果严重缺失正义感,那么就会助纣为虐,而不忏悔,而不心虚,也不害怕。

法子英此人,没有正义感,这人生错了时代,他就适合生活在古代,到哪个山寨大口吃肉、大口喝酒,打家劫舍、杀人越货才是他的职业。

遗憾的是,劳荣枝跟着法子英,人性开始沉沦,正义开始缺失,她做了很多不该做的事情。

1996年的南昌,有一天,劳荣枝“钓鱼”钓到了熊某。在榨干了熊某所有的钱财后,法子英直接杀了熊某,然后直接肢解,仿佛是在惩罚熊某在女友身上揩油。

这一行动吓坏了劳荣枝。她知道法子英狠,没想到狠到这个程度。

熊某死了,法子英带着劳荣枝又去了熊某家,然后杀了熊某的老婆和孩子,然后卷走了所有的现金。

问题来了,劳荣枝为何不劝劝男友呢?勒索可以,杀人怎么能行?也许是怕,也许是正义感真的完全丧失了,总之,没有阻止的行动。

而很多年后的劳荣枝解释道:所有杀人现场她都不在。这个实在不好查。没有人证啊!

在三年后,法子英被捕,当审问法子英杀人动机时,此人竟然“义正辞严”地回答:社会太乱了,有钱有势的在搞钱,我没权没势,但我要生活啊!当审问人员问道:“那你也不能无视生命,连孩子都杀吧!”法子英沉默片刻,也许是想起了自己的孩子:“嗯,杀孩子确实不对!”

有人说,当杀人犯杀第一个之前,心中会有各种犹豫和矛盾,那么,杀了第一个后,毫无恐惧,一句话:杀一个人是死,杀十个也是死!如此的理论会支撑杀人犯继续杀人。

南昌杀了三人,两人跑到了浙江温州。

这一次套路改变了。

1997年7月,看到租房的户主梁某,此人珠光宝气,举止不凡,是有钱的主!于是,法子英准备对这姑娘下手了。当年的10月,法子英两人成功绑架了梁某,抢得了不少财物,又让梁某把有钱的朋友叫出来,于是,姑娘刘某来了。再一次地勒索了刘某的钱。

接下来该干什么呢?杀人。两个姑娘就这样死去了。

杀了人,就该换城市了。

这一次,两人到了江苏常州。他们利用原来的套路,让劳荣枝在娱乐场所上班,然后钓鱼上门。

在1998年6月,刘某上钩了。在刘某的妻子把钱送来后,法子英准备把两人杀了,结果,在刘某妻子的苦苦哀求下,放了两人一条生路。

而近日,在劳荣枝案开庭后,不断声明:自己没有杀人,也没有在当面当帮凶,法子英杀人的情况,她大多不知情。

四年多的时间,说不知情,确实让人难以置信。

放刘某夫妇,算是法子英良心发现一次。也许,刘某妻子的眼泪彻底感染了法子英。

不久后,两人又去了安徽合肥。一样的套路,又开始了。

这一次,上钩的是殷某。殷某被法子英绑了后,让家人赶快拿钱,否则杀人。殷某不相信。于是,为了证明自己会杀人,法子英到劳务市场找来了一个小木匠陆某。当进门的一霎那,木匠发现情况不对,转身要逃,可哪里能逃得出去?就在殷某面前,法子英杀了小木匠。

这下,殷某信了。赶快打电话给妻子准备钱。

联系好妻子后,殷某的生命也到了头。法子英去拿钱了,阴差阳错之下,法子英没拿上钱,殷某妻子以筹钱为由下了楼,随后报了警。

于是,法子英就此落网。

法子英落了网,而劳荣枝成功逃脱。

1999年12月28日,法子英被枪毙,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其后的20年里,劳荣枝四处漂泊,到处都留下了“好人”称号,好像在赎罪,又好像是怕落网。

2019年11月28日,劳荣枝落网了。说起以前的那些事情,劳荣枝全部推到了法子英头上,说自己是完全的被迫,是法子英威胁要对她家人下手,因此,不得已长期在一起。

当2021年9月9日,江西南昌法院依法判处劳荣枝死刑时,劳荣枝崩溃了,她一遍又一遍喊着“不服”,喊着要上诉。

上诉是她的权利,但是,那逝去的7条生命谁来负责?纵然,这7个生命都不是劳荣枝亲手杀害,但没有阻拦,且助纣为虐,是个地地道道的帮凶,判其为死刑,似乎一点都并不过分。

也许,在外逃亡的20年,劳荣枝天天在忏悔,但于事无补,已经晚了。

人生不易,每一个人应该记住这三句话:不要贪慕虚荣,不要失去是非观,更不要毫无正义感,否则,等待的可能会是深渊。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