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西 > 教育资讯

江西人之痛: 国立中正大学的拆分, 半个多世纪以来, 再无顶级学府

江西,作为我国中部地区的一个内陆省份,在名气和实力上着实过于中庸。这有点像一个班级里的中等生,不上不下,座位在中间,名次在中间。学习成绩好的,学习成绩差的,都容易让老师记住他们,唯独这成绩中不溜的,是最容易被遗忘。除了“八一”节前后刷一下存在,红色旅游驰名中外,其他时间似乎存在感不强。

而说起江西的高校,存在感更是弱到“悄无声息”。说它地处华东,相比较于邻居江苏省,差距不是一点半点儿;说它地处华中,相比较于邻居湖北,差距也不是半点一点儿。纵观整个江西省,只有南昌大学这一所双一流、211院校,这份成绩单有点说不过去。因此,在人大会议上,就有代表提议,要支持江西老革命地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议。

其实,在江西人的祖上,曾经也阔过:有这么一所大学,无论是名气还是实力,堪称全国一流,在报考人数上位居全国第四,撑起了整个江西高教事业,它就是国立中正大学。

1、中正大学的起源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1938年九江沦陷,1939年南昌也沦陷,江西省政府决定,将政府机构先迁到吉安,再迁到泰和。当时的泰和只是一个小县城,但已经是全省的中心,这中心一当就是6年。

这里需要提到一个人:熊式辉,中正大学的奠基石碑撰书人。此人是江西人,曾经就读于江西陆军小学、中学、清河陆军军官预备学校,1924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大学,是国民政府政学系的要角。1926年,跟随蒋校长参加北伐战争,担任副军长兼第一师师长,由于战绩彪悍,1930年就担任了江浙皖三省的“剿匪”总指挥。

正当事业顺风顺水时,熊立辉却选择回老家主政。按照当时的想法是,“老家江西各方面都很落后,于是就想回老家江西为家乡人民办些实事,使江西人民富裕些。”1931年开始,熊立辉开启了赣人治赣的十年。

1932年,熊式辉在庐山买下了一栋相当豪华的别墅,并邀请蒋校长来庐山度假避暑,这栋别墅之气派,令校长的夫人宋美龄都产生嫉妒的心理。校长除了夸赞熊的别墅大气之外,还顺道提了下,环境这么好的地方,要是有一所大学该有多好。此时的熊式辉连忙递话:建议校长就在江西创办一所国立大学,本人亲自代办,为校长培养出“自己的人”。

1936年,蒋校长在召开的高级别行政会议上,又一次强调了要发展教育,要注重教育。熊式辉趁机再次表态,建议在江西办一所国立大学,为了贯彻落实校长的办学理念,校名都想好了,就叫“中正大学”。

“本大学敬奉我民族领袖之名而名之”,中正大学的校名正是来源于此。不得不佩服熊式辉的“家乡情结”,当时全国很多省份都有自己的国立大学,以国立来命名,意味着经费来源充足,唯独江西省的国立大学一直是空缺。就这样,一所在江西筹办的大学,名字取了一个“民族领袖”的名字,依后面文献记载,此处可以这么理解:先不管学校的名字怎么取,先把学校办起来再说,先把中央的资助拉过来再说。

就这样,1940年,中华民国教育部拨款法币一百万元给江西省政府,在泰和成立了国立中正大学。就这样,一个小县城和一所国立大学,联系在了一起,开启了一段传奇的历史。

2、中正大学的辉煌

中正大学的首任校长,名叫胡先骕,也是一位江西人,早年曾留学美国,博士毕业于哈弗,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学术派。胡校长的办学理念很独到,就是“名人名校”,通过引进学术大佬来提高大学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此人行事果断、知人善用、用人不疑,通过自身的学术影响力招贤纳士,尤其是一批江西籍学术大师纷纷投奔他,愿意为家乡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著名土木学家、力学专家、中科院院士蔡方萌(江西人),历史学家、中国目录学一代宗师姚名达(江西人),著名土壤学家黄野萝(江西人)、美国罗杰斯大学教授、著名基础工程专家俞调梅、曾任全国人大常委副委员长的雷洁琼等等。

据不完全统计,中正大学从建校伊始到1945年的这5年时间里,拥有正教授多达78人,副教授45人,排名跃居国立大学的第13名。做一个大胆的推测,如果把当时全国大学加起来,包括私立的顶级名校燕京、辅仁、齐鲁、震旦等,中正大学应该可以排在33名-35名左右,妥妥的一所985。

从开始办学到1949年学校更名,一共培养了2000多名毕业生,在这些毕业生和教师队伍中,先后培养出8名两院院士:蔡方萌、张肇骞、杨惟义、盛彤笙、邓从豪、黄克智、曾庆元,包括第一任校长,中央研究院院士胡先骕,这足以说明当年中正大学强悍的实力。

胡先骕校长也被评选为八位大学校长之一,这也是对中正大学最大的肯定。

3、中正大学的拆解之痛

1945年,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泰和这个小县城肯定是无法继续承担江西省中心的角色,随着省政府、省机关等部门相继迁回南昌,中正大学也一并迁到南昌。

直到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中正大学的名字肯定是不能再叫了,联想到学校已迁至南昌,那就叫国立南昌大学好了(后面称之为老南昌大学)。

1952年,南昌大学也不可避免地进行了拆分,大致梳理如下:

师范部的四个科系:

体育科---中南体育学院,现在的武汉体育学院

史地科地理组---华南师范学院,现在的华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湖南师范学院,现在的湖南师范大学

生物课---湖南师范学院,现在的湖南师范大学

文法学院的五个科系:

外国语文系---保留下来,给了江西师范学院,现在的江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系---湖南师范学院,现在的湖南师范大学

经济学系---中南财经学院,现在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文史学系、俄文系--武汉大学

理学院的四个科系:

物理学系、化学系---武汉大学

生物系、数学系---中山大学

工学院的八个科系:

水利工程系---武汉水利电力学院,现在合并到武汉大学

化学工程系---华南工学院,现在的华南理工大学

土木工程系---中南土木建筑学院,现在的湖南大学

机械工程系、电机工程系---华中工学院,现在的华中科技大学

化学工程系---保留下来,给了江西师范学院,现在的江西师范大学

采冶工程科---中南冶矿学院,现在并入到中南大学

农业工程科---华中农学院,现在的华中农业大学

农学院的三个科系:

农艺学系、森林学系、畜牧兽医系---江西农学院,现在的江西农业大学。(有不对的地方大家指正)

国立中正大学的种子,传播到了武汉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十几所院校,剩余的科系和部分历史系、生物系等被保留下来,在老南昌大学校址上组建了江西师范学院,现在更名为江西师范大学。同时,老南昌大学的12位教授和16位副教授,一并加入到江西师范大学。可以说,江西师范大学才是国立中正大学的真正传承人。

后来也有人说,现在的南昌大学也是中正大学的传承院校之一,这种说法也算正确。因为在1962年,江西师范学院的生物系被分给了江西大学,就是现在的南昌大学,也算是一种间接的传承,这点在南昌大学官网上也有说明。至于大家怎么看,还是交由个人去判断了。

4、江西师范大学、南昌大学的现状

如今,能代表江西省高校水平的,也是唯一的入选211院校的,只有南昌大学一所。在教育部的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只有一个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获评A类,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有一个:材料科学与工程(新材料技术学科群)

在软科大学排行中,南昌大学在2021年仅位列第78位。

而传承于中正大学的江西师范大学的境遇不比南昌大学好到哪里。现在的江西师范大学是一所双非院校,在软科2021排行榜上,排名117位。

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也只有一门学科获评A类,马克思主义理论,差强人意。

后记

令人感到疑惑的是,江西省作为中部省份,既没有突出的地理交通优势,也没有令人信服的经济发展动力,高校的发展近些年也是没有突破。周边的省份靠着几所强势大学正在稳步前行,以经济带动大学,以大学带动科技产业。

国立中正大学,也是随着江西的经济发展滞后,江西师范大学的后劲无力,而慢慢消失在历史的车轮中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