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吉林 > 教育资讯

探究兄妹俩分别考上985院校吉林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的成功密码

近日,著名诗人丘麦为成功考上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的侄女嘉琪欣然题诗:“天生聪慧读书狂,十载韬光展颖芒。今日羊城传喜讯,他朝广厦屹华堂。安邦愿作中流柱,报国当为主栋梁。少许艰难当激励,敢将标尺向高量。”该诗贴近实际,用语浅白,既有勉励,更有祝福,十分励志,在《中国诗歌网》发表后被传诵一时。

麦嘉琪到华南理工大学报到

据华工招生办官微介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始创于1932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建筑“老八校”之一。在2017年的国家学科评估中,建筑学国内并列第三。华工的建筑学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广东省名牌专业、广东省重点专业。对于她为什么选择华工建筑学?嘉琪介绍,她小学四年级随父母到上海参观上海世博会时,得知造型独特的中国馆是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何镜堂院士主持设计的,当时十分震撼,就树他为人生偶像。后来获悉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天津博物馆、映秀震中纪念地、钱学森纪念馆、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澳门大学横琴新校区等一大批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建筑,都是出自何院士的手笔,更是崇拜、羡慕不已,心里默默把华工建筑学院作为自己考大学的理想。

哥哥麦璟杨和妹妹麦嘉琪经常一起钻研学问

嘉琪从小聪明好学,喜爱手绘建筑造型,学业成绩特别优秀,加上心中有了目标,自然更加勤奋努力,被称为“邻家的孩子”和同学眼中的“学霸”。今年7月高考放榜,在鹤山一中就读的嘉琪考了642分,超过华工分数线20多分,如愿拿到华工火红的录取通知书,成为华工建筑学院的一名大一新生。

麦璟杨、麦嘉琪兄妹俩

麦璟杨回到吉林大学

去年她哥哥璟杨也成功考取985院校——吉林大学,攻读自动化专业,去年还取得国家一等奖学金。吉林大学是中央直接管理、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建校75年来,涌现出“时代楷模”黄大年、“当代保尔”张海迪等一大批杰出人物,是白求恩精神的发源地。作为诗人的爸爸丘麦喜不自胜,马上作诗一首为他壮行:“攻读理工好主张,关东独闯不寻常。修身应走中庸道,求索宜随北雁行。冰挂雾凇凝雪瑞,脚蹬黑土觅书香。天池在上勤攀越,小麦凌霜脱颖芒。”兄妹俩都考取国内知名的985院校,攻读国家一流的工科本科专业,立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这在当地传为励志佳话,成为家长们鼓励孩子发奋读书、立志成材的好例子。

麦璟杨与家人

麦璟杨与爷爷奶奶

教育是长盛不衰的热门话题,现实生活中,公众谈论得最好的是教育,谈论得最多的是孩子。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教育好孩子,家庭才能够幸福和睦。不少“自己事业成功但孩子不成功”的家长感叹道,当年自己恨不得把所有精力用在赚钱上,忙着应酬和吃喝玩乐,放松了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孩子疏于管教,是自己一生中最后悔的事情。由于忽视对孩子的管教,孩子读书不成三大害,“害人害己害社会”,这样的典型例子还少吗?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也是家庭的希望,家长无论如何都不能缺位。一位教育专家说:“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和家庭的双重培养。作为家长,如果仅仅依靠老师,就想把孩子教好,那就真的太不称职了!教育孩子,是父母一生最重要的事业。”作为家长,把孩子教育好,培养他(她)们成材,才是最大的成功,也是家庭最大幸福。

麦璟杨与家人

麦璟杨与爷爷

如何教育孩子,学霸的家长告诉笔者六句话,听后真是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第一,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说:“孩子的成长是不等人的,错过就错过了。很难弥补。无论如何都应该尽量给孩子最完整的陪伴。”建议父母从孩子成长开始,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心无旁骛地陪伴孩子,聊聊天,说说笑,共读一本书,共追一部剧,就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交流,这样,家长与孩子健康成长会毫无障碍。第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今年高考前夕,一条“北大老师韦东奕为考生送祝福”的视频爆红网络,让我看到“兴趣的力量”。视频中的韦东奕说:“我就是对数学比较感兴趣,参加高中数学联赛得了山东省第一名,还得过数学奥林匹克金牌,之后保送北大。”兴趣的力量是巨大的,兴趣是做学问的动力。因为“对数学比较感兴趣”,让韦东奕在研究数学的道路上渐行渐远。“对于数学的学习和科研,就是我的全部乐趣。”第三,家庭是最好的港湾。一个孩子,能否赢在起跑线上、能否充分开发自身的天赋,将来变得有出息,家庭环境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最好的教育,是来自父母的家庭教育。所有家庭关系中,夫妻关系是第一位的。孩子最希望的,就是父母恩爱、互相尊重。因为,父母吵架,孩子会左右为难;父母的一次又一次争吵,会给他们的童年蒙上阴影;父母的离异,让他们毫无快乐可言,甚至成为继父(母)的出气筒;出生于打架争吵不和睦家庭的孩子,会变得敏感脆弱,产生许多心理问题。家庭和睦,才是给孩子的美好快乐。父母恩爱、不吵架,才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第四,父母是最好的引路人。要想孩子爱学习,父母首先要营造一个有学习氛围的家庭。同孩子在一起时,父母要放下手机,关上电脑电视,拿起书本,拿起报纸,多阅读,或者共同学习一门技能。孩子能够努力学习,最根本在于父母对孩子言传身教的教诲和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或许只是普通人,不会积累太多的财产,也没有什么名望,但每名父母都可以给的,那就是人品和处世方式。父母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教育方式和处世方式,都会对孩子的性格、心理和行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并且会产生长期、深远的影响。父母的人品差异,带给孩子的,可能是迥然不同的人生。建议要多给孩子以精神的鼓励,而不是物质的奖励。第五,问题是最好的老师。教育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论哪个阶段的孩子,他(她)们真正需要的不是脑子里塞满各种知识,而是掌握学习力、想象力、观察力、理解力、记忆力、感受力、思辨力等多项能力。还有,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还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要怕孩子制造麻烦,要懂得这是孩子心理成长的绝好机会,要正视现实,积极面对,给予充足的支持鼓励,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孩子就可从中获得感悟、获得成长。教育应给予孩子世上最美好的东西,不是分数,不是金钱,是爱的智慧,是创造的能力。第六,自信是最好的礼物。很多家长不解,我为什么要教会孩子做家务,而且对所有来我家玩耍的孩子都要求他们协助做家务。孩子的任务不是读书吗?做家务多浪费时间啊。我告诉他们,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劳动者,有自信的孩子更强大。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要把孩子保护起来不让他们劳动,也不要怕孩子的双手会磨出硬茧,通过劳动,不仅可以认识世界,而且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孩子在家务劳动中,每解决一个小问题,每接触一个新技能,每流下一点辛勤的汗水,都会化作一滴滴自信的血液,充实到自己的知识海洋。这些将是孩子无畏前行的信心。

麦璟杨练习书法

麦璟杨生活照

麦璟杨(中)与同班同学(左是电子科技大学董滨,右是中南大学邓银军)

这就是两位考上985院校兄妹学霸成材的密码。教育,就是让一个人成为最好的自己。有人妙喻:“孩子是复印件,父母是原件,家庭是复印机。”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会深深地烙印在孩子的心底;父母的教育,会最终真实地反映在孩子的“三观”上。父母做孩子的榜样,陪伴孩子一起成长,给孩子提供温馨的家庭环境,让孩子找到真正的人生偶像,才是培养教育优秀孩子的灵丹妙药。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