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吉林 > 小学

用语文思维做数学题有啥效果? 吉林一女生答非所问, 却又无懈可击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学科和短板学科,如何能够扬长避短,既能发挥自己的天赋,又不至于让短板学科扯后腿,才是学生、老师和家长都头疼的问题。

目前来看,初中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除了来自对中考分流的焦虑以外,需要学习的科目太多,也会增加学习的难度。

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要不仅要平摊到9大学科上面,还要兼顾体育等科目上。学生在分配时间上,自然会更倾向于自己喜欢的学科,遇到自己不太喜欢的学科,就会产生抵触情绪。

吉林一中学女生,把数学题当成了语文题,答非所问却又无懈可击

有些学生擅长文科思维,有些擅长理科思维,出现偏科情况不可怕,就怕学生不能理智克服自己的情绪,只学自己喜欢的学科,这样偏科现象就会越来越严重。吉林一位中学女生的做法,就让家长哭笑不得。

家长王女士(化名)的女儿今年上初中,从小就对文学感兴趣,语文成绩一直很好,但是数理化成绩一般。家长为了缓解她的偏科现象,私下里还会鼓励她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以外,再多做一些数理化方面的练习题。

王女士的女儿虽然一百个不愿意,但是也无法拒绝。她也知道偏科不好,只是比起语文学科,实在对数学提不起兴趣。一日王女士照例检查女儿的家庭作业完成情况,却看到了哭笑不得的一幕。

一道普通的数学应用题,竟然被女儿用语文思维解读了出来。该女学生没有去套公式计算答案,而是根据题目设置的语境,分析其人物的命运以及题目里表达的主题思想。这完全是语文试卷上,阅读理解题的答题思路。

虽说该女生的答案,驴唇不对马嘴,完全是答非所问,但是细细想来又无懈可击。只能说学生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叛逆情绪。好在是课后练习,而不是真正的考试,否则数学老师一定鼻子都要气歪了。

用语文思维做数学题有啥效果?大家看完竟拍手称赞

大部分学生都存在一定的偏科现象,只不过每名学生倾向的学科和倾斜的程度不同罢了。如果只是稍微有些偏好,优势学科能够达到顶尖程度,短板学科也能做到中上水平还可以,相距甚大必然会影响升学考试的结果。

自从大语文时代到来后,很多学生都在吐槽语文学科题目发散性越来越强,真可谓是学啥不考啥。课本上学的是《草船借箭》,考试却在考察《火烧赤壁》。以往那些根据老师给出的标准答案,死记硬背的学生就拿不到理想的分数。

相比之下,吉林这位女学生可谓是把语文老师传授的解题思路,应用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无论是什么题目,都能分析得头头是道。

应用题至少还有一个情节和语境可以分析,就连几何题,该女生都能感悟出人生哲理。自己就好比题目中的线条一样,早就被“规范答案”限制住了,无论自己再具有“创新思维”,也会受到世俗眼光的局限,只能被迫做一个规规矩矩的学生,千篇一律的为中高考而奋斗

很多学生看完拍手称赞,真是表达出了大家的心声。很多学生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点,可是在家长和老师眼里,一切对中、高考无益的事情,都是在浪费时间。

学生只能被迫去学习自己不感兴趣的学科,抹杀了天赋,毕业后终将成为碌碌无为的人,然后再把自己的梦想附加在下一代的身上,如此下去,便会形成恶性循环。

不给学生贴标签,或许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很多家长在培养子女的时候,都会加入自己的主观因素。家长觉得体育、美术音乐等学科没有用,就不让学生花太多时间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有的家长觉得掌握一门艺术特长,可以成为艺术特长生,在高考当中能走捷径,便逼着学生天天练习。若学生自身没有这方面的兴趣或天赋,到头来大部分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根据教育部负责人发表的对家长的最新倡议来看,家长和学校都不要过早给学生贴标签,把学生的发展路线早早就规划好,无疑会限制学生的潜力。每个学生都暗藏着无限的可能,家长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有针对性地鼓励和培养,才能培养出杰出人才。

万晴教育指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