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难发现,背课文、背知识点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这样做有用吗?现在网络发达,想要查资料唾手可得,为啥还要费力气去背下来?既然没必要,那开卷考试又何尝不可呢?
中考分流比例调整后,将会有50%左右的学生,无缘普通高中,只能去职业学校学习一定技能后走上工作岗位。那些不想去职高技校上学的中等生,中考仿佛成了“鬼门关”,想要顺利通过不容易。
有些学生表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内容,课程难度并不大,多数知识点以记忆为主。只要学生肯下功夫去记忆并熟练掌握,就能考出理想的成绩。有些学生甚至开始幻想,要是有一天中考也能开卷考试,那该有多好啊。
中考迎来新变化,部分学科将改为开卷考试
近两年中考改革不断,先是在部分地区增加考试科目,后又调整普职比。以往学生只需要准备9大学科的考试即可,现在体音美也要进入中考成绩,初中生的学习压力更大了。
有些家长对此表示质疑,既然双减政策落地,光取消补课班而不改变中高考制度,是治标不治本的。想要彻底缓解学生和家长对补课班的依赖程度,就要从升学考试的制度开始调整。
自从将体音美等科目,以赋分制的形式纳入中考科目以后,学生的学习压力不减反增。周一到周五学九大学科,周末还要花钱参加兴趣培训班。而这些兴趣班的学费远比9大学科的学费更贵,家长的钱包更鼓不起来了。
辽宁省为了彻底响应教育部门的号召,将双减政策进行到底,也为了让学生和家长减轻负担,拟将中考史、地、政、生四个科目改为开卷考试。
以往这些科目有大量需要学生背诵记忆的知识点,而且多数考点都需要学生死记硬背,毫无理解记忆的内容。不仅耗费学生大量学习时间,而且用途不大。改为开卷考试后,学生能省去大量机械记忆的学习任务,可以把时间省下来去锻炼身体,也可以去培养兴趣。
中考新模式将于2024年开始实行,学生欢呼老师发愁
以往一部分学生并不是不喜欢史地政生学科,老师上课讲的内容,学生们很感兴趣,就是课后不愿意花大量时间去背诵那些死知识。
可是考卷上的考点,多数都需要学生去机械化记忆才能拿高分。学生一方面觉得死记硬背没必要,另一方面又为分数而苦恼。如今这种困扰将得到改善。
根据辽宁省中考改革通知来看,开卷考试将从今年刚入学的初一新生开始试行开卷新方案。今年初二初三的学生中考还是要闭卷考试的。
听说初一的学弟学妹们将要赶上开卷中考,学长学姐们都表示无比羡慕,初一新生也很开心,以后上课只要理解记忆即可,再也不需要死记硬背了,学生们开心极了。
然而经验丰富的老师们却表示,初一学生不要高兴得太早,令人发愁的事情还在后面呢。中考史地政生确实很多考点需要死记硬背,开卷并不意味着考试难度降低,反而意味着考试难度也要大大提高。
以前中考试卷上会有一些“送分题”,就是指那些通过死记硬背就能拿分的题目。一旦改为开卷考试,你觉得命题组还会出“送分题”吗?自然是不会,即便有这样的题目,分值也会大大降低。
如何才能在开卷考试中拿高分?
通常来讲,开卷考试的科目题目灵活性也大,考生拿着课本都不知道上哪去找答案。学生们也不要觉得开卷考试就是可以直接“照书抄”,而是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素材,触类旁通,对知识的理解要更加深刻才是。
据有经验的老师介绍说,一般情况下闭卷考试学生更容易考出高分成绩,而开卷考试学生想要拿高分反而难度更大。有些题目灵活度高,不一定是课本上有的,考试的时候学生光带课本也无济于事,还是得带“脑子”。
学生平时学习的时候,也不能光指望开卷而什么都不去背,否则在考场上容易手忙脚乱。答题的时候如果每一道题都需要翻书翻资料,自然会浪费大量考试时间,容易造成答不完试卷的后果,自然会影响总成绩。学生平时不注意积累,可能在考场上给你书你都不知道该抄啥。
同时,学生也要注意提高自己的归纳总结能力。刷题的时候要注意解题思路,而不要过于追求答案结果。特别是史地政生这类科目,或许未来的开卷试题,会更注重考察学生归纳总结和知识运用的能力。
开卷考试,无疑对老师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过素质教育下,考试题目越来越灵活也是大势所趋,至于开卷是否有益,还需要时间去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