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记者孙小鹏11月19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在中山大学宣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的任免决定,高松同志任中山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副书记。因年龄原因,罗俊同志不再担任中山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职务。南都记者梳理发现,中大连续三任校长均为中科院院士,而且,此前多任校长的专业都与物理或化学相关。
在华南理工大学任职期间,高松推出“新工科建设F计划”,布局新工科专业,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以及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发展需求并着眼世界科技前沿。当前正值“十四五”开局之年,高松担任中大校长后,如何统筹兼顾、科学谋划学校的整体发展,令人期待。
因年龄原因,罗俊不再担任中大校长职务
11月19日上午,中山大学举行教师干部大会。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李小新宣布中央关于中山大学校长调整的决定:高松同志任中山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副书记。因年龄原因,罗俊同志不再担任中山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职务。
“做中大校长这七年,是我人生中最珍贵最难忘的七年。”会上,罗俊表示,回顾七年来的工作,他始终把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作为大学校长的根本使命。
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表示,罗俊担任校长的七年,学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内涵式发展,谋划学科布局调整,强化文理医工齐头并进、融合发展的办学特色,开拓了立足粤港澳大湾区,“三校区五校园”共同支撑大学永续发展的办学格局,实现了办学水平和质量跨越式提升。
接下来,作为党委书记,他将全力支持高松校长的工作,与班子成员一道,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始终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世界一流大学,以更加优异的成绩推动学校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高松指出,大学的核心使命是人才培养。接棒校长重任后,他将不辜负各级领导的信任与重托,更不辜负中大师生员工的期待,努力推动中山大学迈向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前列。
“我深信,在陈春声书记和高松校长的带领下,中山大学一定会在新的起点上创造更大的辉煌!”罗俊说道。
罗俊担任校长期间,中大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
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中山大学具有人文社科和理医工多学科厚实基础,不断追求学术创新,以国际视野开放办学,现已形成了“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特色。
记者了解到,在罗俊担任中大校长期间,学校整体办学与发展有所提升。
《中山大学“十四五”规划》就指出,“十三五”期间,学校办学水平快速提升,办学经费、办学空间、科研经费等关键性办学指标与“十二五”末相比均实现了倍增,总体实力进步明显,国际国内影响力均稳步上升。2017年9月,中山大学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哲学等11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
以科学研究为例,理工科方面,天琴计划激光测距台站成功获得月面全部五个激光反射镜回波信号,为国内首次,推动中国在地月激光测距领域跻身全球三甲;“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是目前国内设计排水量最大、综合科考性能最强、创新设计亮点最多的同类船舶,是集多学科、多功能、多技术于一体的海上移动科研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已成功交付使用;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由中山大学运营管理,是中国首个由高校进行全面管理和运营的国家级超算中心。
同时,在人才培养方面,构建了“五个融合”人才培养体系,培养质量明显提升,包括优质生源稳步增加、人才输出质量逐年提升等;在办学布局方面,学校开展了办学布局调整,优化了资源配置,培育了一批急需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
据悉,2035年中山大学要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如今校长更替,正值“十四五”开局之年,学校的发展机遇点在哪,未来的布局和走向又如何,深受关注。
中大连续三任校长均为中科院院士
查阅高松的履历可以发现,他在高校任职已超过30年。其中,在行政岗位上也担任相关职务20来年。在担任华南理工大学校长一职之前,他一直在北京大学?各个岗位任职,曾任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2018年10月,高松正式南下,成为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如今,三年过后,高松又迎来新职务——中山大学校长。
而中山大学方面,2015年至今,一直都是罗俊担任校长一职。在此之前,他还在华中科技大学担任过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
南都记者观察发现,无论是新任校长高松,还是此前两任校长罗俊、许宁生,均是中国科学院院士。2007年,高松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院士,同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罗俊和许宁生,均在2009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值得一提的是,中大多任校长的专业都与物理或化学相关。比如,罗俊毕业于华中工学院物理化学系,许宁生毕业于中山大学物理系,曾汉民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化学系。如今,刚上任的校长高松,本、硕、博均就读于北京大学化学系。可以说,新校长高松上任,与中大的“传统”一脉相承。
高松曾推新工科F计划,中大发展规划值得期待
“相较于以往的教育,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被摆在了更加突出和重要的位置,这对于大学教育和大学生的学习成长来说,都是一个重大的命题和挑战。”今年9月,高松在华南理工大学新生开学典礼上致辞表示,创造性人才一定具备强大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强大的思想能力,并能够在真实世界里采取有效行动,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的有效结合,就会产生创造力。
据了解,高松任职华工校长期间,发布并实施“新工科建设F计划”,努力培养“三创型”(创新、创造、创业)工科领军人才。“新工科建设F计划”归纳为如下公式:F(p)=Pl×Pt×Pa。其中,F(Future),代表未来;Pl(Poweroflearning),代表学习力;Pt(Powerofthinking),代表思想力;Pa(Powerofaction),代表行动力。
具体操作上,学校布局新工科专业,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以及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发展需求并着眼世界科技前沿。其中,在广州国际校区主动布局一批新工科专业,大力发展大数据、物联网应用、人工智能、基因工程等新技术和智能制造、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空天海洋、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工科,支撑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发展所带来的重大需求。
若对比中山大学的“十四五”规划,许多思路与计划可谓是不谋而合。规划中提到,将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服务发展能力。
比如,全面布局空天科技、医药健康、电子信息(含人工智能、量子信息与集成电路)、深地海洋极地、能源材料、前沿生物、前沿交叉、文明互鉴、治理现代化等九大领域,推动形成交叉融合、协同发展的科学研究模式。此外,还将实施创新人才培育工程、加强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智库与文科科研基础支撑体系建设等。
接下来,高松如何针对中大的实际情况,统筹兼顾、科学谋划学校的整体发展,掀开发展崭新篇章,南都记者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