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西宁10月6日消息(记者樊永涛通讯员郭永发)翻开对口支援的备忘录,这一天值得永远铭记——2001年6月13日,教育部启动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工作,清华大学对口支援青海大学,两所相隔千山万水的高校从此牵手同行,翻开了清华大学对口支援青海大学的新篇章。
一次跨越二十年的接力,清华大学对口支援青海大学的四任校长(从左向右)李建宝,陈强,梁曦东,王光谦。(央广网发郭永发)
西部高校要实现跨越式发展,领跑者至关重要。20年来,清华大学先后选派李建保、陈强、梁曦东、王光谦4位知名学者出任青海大学校长,从客人到家人,四位校长眼中有光,是谋大学新发展的睿智之光,心中有爱,是情系高原心系学子之大爱。
他们说,一次青海行,一生青海情;他们说,这是信念所在,使命所在,梦想所在;他们还说……
李建保:从1到13的变化
2002年4月,经清华大学党委推荐、青海省人民政府聘请,李建保教授出任青海大学校长。当时,他在教学科研领域已进入佳境,事业前景广阔。但是,考虑到西部人才的缺乏和西部大开发的需要,他毅然决定担此重任,义无反顾地走进了西部,踏上了青藏高原。
先解决人才问题!李建保担任校长后,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发展建设的关键,并将此提到了学校党政工作的重要议程。学校制定了《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和《引进高层次人才有关待遇暂行办法》,采取“送出去”与“请进来”、学位攻读与单科进修、引进智力与引进人才、“永久牌”兼职与“候鸟型”“遥控式”指导相结合等多种形式,不断改善和提高学校人才队伍建设水平。
四年来,先后选派71名教师到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攻读硕士、博士学位,83名教师进行短期培训、单科进修;落实了教育部国家留学基金对青海大学教师出国培训的计划,选派10名优秀教师赴日本研修;落实了推荐在校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计划,已有20名优秀学生赴清华大学等高校读研;启动校级学科学术带头人培养计划,已选拔17名学科学术带头人、13名访问学者和30名研究生指导教师……
由于人才队伍建设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的落实以及吸引人才层次、方向的变化,学校新进教师由过去千篇一律的本科生转向以研究生为主,使学校博士生人数由李建保校长到任前的仅1名增加到13名。另外,还聘请2名日本专家长期来校工作,帮助学校建设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进行科学研究,带动了科研水平的提升。
这,还不够!李建保校长把加强对外合作交流作为又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利用自己在国内外教育、科研领域的社会影响力和优势,积极为青海大学牵线搭桥,寻求各方面的重视和支持。
学校科研项目由2001年的37项增加到2004年的106项,科研经费由1000多万元增加到2760多万元;2005年仅校本部就申报科研项目91项,项目经费达到2757.5万元。
特别是工科的科学研究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科研经费由过去每年的不足20万元达到现在的300多万元,增加了十几倍,并有了承担国家863高技术项目的能力,成为省内农牧业和工程技术类科研项目的主要承担单位之一。
硬汉也有柔情的一面,那便是对家人。老人需要照顾,还有面临考学的孩子。一头是国家“863”计划新材料领域主题专家组成员,一头又是青海大学舍不得丢不下的工作。
他把青海大学的工作当作自己的事业来做,从来没有因为个人情况搞短期行为和权宜之计。他从不计较个人的名利与得失,由于工作需要,他经常外出联系科研项目、争取科研资金、开拓合作领域,多次往返于各大城市之间,大家亲切地称他为“飞行校长”,但所有开支都被他自己消化了。在学校工作的几年时间里,他给学校争取了大量的外援资金支持,却没有给学校增加任何额外开支。
他说,对口支援工作一定要开好头,才能走得远。李建保校长恨不能抓住每一分每一秒,才算不辜负来青海的时光,超负荷、高密度、高强度的工作让他看上去很疲惫,就是这样一任校长,在青海大学所有师生心中立起了丰碑,永不倒的丰碑!
陈强:挺进“211”
2005年10月李建保校长任职期满,清华大学支援青海大学的接力棒将交给谁?他是清华大学机械系主任陈强教授。
为什么是他?青海大学到了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业务精、善管理的学者接过接力棒。从北京来到青海,陈强说过:“来青海大学的目的就是要让青海大学一步一步壮大起来,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抢抓机遇,锐意改革,大胆创新,青海大学各项工作发生了可喜变化。在短短的四年时间里,学校的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对外交流合作、办学水平等方面都取得重大突破;2006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07年国家教育部增列中国地质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对口支援青海大学,并实现计算机专业一本招生的突破;2008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结论,并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2009年实现一本招生的全覆盖,并顺利实施院系搬迁和教学资源整合。
“教学研究型大学要发展,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学科和品牌专业,逐步形成独有的办学特色。”这是他学科建设坚持的一贯原则。进入“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后,在他的带领下,学校围绕高原冷凉作物遗传育种、三江源生态环境、盐湖化工等领域组织申报了7个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组建优势学科团队,形成科研学科群体,不断增强学校的办学实力。
针对青海省地质类人才奇缺的实际,复办了地质工程系,开设了资源勘察工程专业;根据学校学科专业设置特点和青海省人才结构特点,争取到清华大学的支持,在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上成立了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系;根据青藏高原生物资源丰富、独特的实际,开设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制药工程、药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材料科学与工程等6个本科专业,使本科专业由2005年的55个增加到61个;硕士点由13个增加到23个,新增博士点2个。学校的省级重点学科由2005年8个增加到14个,形成了工、农、医、管四大学科为主,其它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
进入“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意味着青海大学必须逐步成为教学研究型大学,也就必须有相应的科研水平和实力。
陈强校长又把目标投向了学校的科研工作。他鼓励和主动指导教师申报科研项目,帮助教师进行科研项目的选定、申报、立项、组织和实施,提供项目咨询服务,激发了教师科研的思路和灵感,调动了教师的科研积极性。
获批的科研项目由2005年的91项增加到2008年的110项,科研经费由1851万元增加到2525万元;2005至2008年共承担项目362项,获得项目资助资金9423万元,取得科研成果180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1项。
特别是在200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立项中,青海大学有14个项目批准立项,获得资助经费329万元,创造了我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经费数的历史新高。
陈强校长在青海大学工作的四年,是学校内强实力的四年,也是学校迅速发展的四年。高考学生第一志愿报考率由2005年的50.8%达到95%;有多名600多分的考生第一志愿报考青海大学;有20多个省市的学生在青海大学就读;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由52.7%提高到81.9%;通过引进和选派教师到国内外进修,全校已有429名博士、硕士来校工作和服务,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由2名增加到38名,硕士学位的教师由55名增加到391名,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比例由11%增加到43.7%。
说起陈强校长,学校师生赞不绝口,他们口中的陈校长是无私、敬业、务实、只谋事业、只谋发展的好校长。他在青海大学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提升学校的治理能力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家亲切地称他为“治理校长”,他是青海大学师生难以忘怀的人。
梁曦东:走!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2009年初,清华大学选派至青海大学的第二任校长陈强任期将满,青海省委、省政府委托清华大学再给青海大学选派第三任校长。选派什么样的人去青海大学续接接力棒?
清华大学电机系主任梁曦东教授接过重任,梁校长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是清华大学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也是我国电气工程方面的专家,更是我国高电压有机外绝缘领域的开拓者。
去,还是不去?如果去,从一个热闹繁华的首都,只身来到青藏高原的西宁,繁杂的行政工作将会占去相当部分的时间和精力,科研和教学工作将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对一名高级知识分子和工程技术领域的专家而言,这意味着是一次异常痛苦的选择。加上多年的高血压的困扰,梁校长一直靠药物来控制。三年,也正是孩子读高中的关键三年。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员的信念。“我在清华大学已经度过了三十个春秋,该我做贡献的时候了。”梁曦东承载着清华大学支援西部高等教育、对口支援青海大学的重托,平生第一次踏上了这片热土,开始了他人生的一次重大转折。出任青海大学第三任校长。
服务青海地方建设、促进青海大学跨越式发展。在前任校长扎实工作的基础上,梁曦东确定了创新发展,重点突破求特色的发展之路。
学科建设方面,新增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新增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7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
高原医学成为国内外学术界最具影响力的学科领域之一;三江源生态环境与草地畜牧业被誉为最具影响力的学科领域;藏医藏药成为国内唯一在该领域开设博士生教育的学科点;盐湖化工、青藏高原资源型产业与企业管理学学科项目建设成效显著;作物遗传育种紧紧围绕高原农作物栽培和农民增收,在豆类、马铃薯和春油菜的优良品种培育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敞开一本招生大门!梁校长敏锐地意识到提高生源质量是向一流高校进军的基础。2010年9月,就在他上任不到一年的时间里,2700名来自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涵盖57个本科专业(方向)的一本学生走进了青海大学的校园,实现了学校省外所有专业一本招生全覆盖。
2011年,青海大学将一本招生的大门向全国敞开,招生地区从25个扩大到31个,除港澳台外,招生地区实现了全国覆盖。生源质量的提高带来了一系列后续效应,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就业竞争力显著增加,青海大学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高,2012年,高考学生第一志愿报考率超过98%,毕业生一次就业率突破85%,创历史新高,比2008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值得一提的是,学校从2010年开始,面向青海农牧区招生临床医学专业免费定向生,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充分肯定。
三年来,学校抢抓机遇、励精图治,在特色发展的道路上实现激情跨越:2009年,实现了所有本科专业和全国所有地区一本招生的两个全覆盖,生源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生源质量得到显著提升;2010年,实现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的突破,填补了省内空白;2011年,实现了国家级重点学科的突破,实现了新青海大学成立以来工农医管四大学科门类一级学科硕士点的全覆盖、部分学科还获得了一级学科博士点;2012年,顺利通过了“211工程”三期建设国家验收,并入选“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作”建设高校。他在青海大学工作期间,学校的工科学科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大家亲切地称他为“工科校长”。
去与不去之间,仅一念之间,这一念是祖国的召唤,这一念是援青的呼唤,这一念更是一名共产党人的坚实信念,无坚不摧,一往直前。
王光谦:十年之约
“你是著名的水利专家,在国内具有较大的影响力。现在组织决定选派你去青海,那里条件艰苦,挂职需要做出不少牺牲,也可能会影响你的学术增进,但青海是三江之源,我想那里更需要你。”
电话那端停顿了几秒后又说:“要不等你回来,我们再谈一谈。”
“如果组织上觉得我合适,那我就去。不用谈了,就这么定了吧。”
这是时任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陈旭和王光谦教授的对话。
一通电话短短几分钟,就决定了这样一桩大事,这一来就是近十年。
他就是清华大学对口支援青海大学的第四任校长,也是现任校长王光谦,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的水利专家,在水沙理论以及黄河治理领域作出过突出贡献。
对口支援,支援什么,怎么支援?从开创探索到内涵发展,从上课培训到内部机制改革,从强化行政力量到院系力量下沉,从“硕士”唱主角到“博士”成必然,“青海大学要办一流大学,就必须双轮驱动,行政力量和学术力量一个都不能少。”王光谦说。
从之前提出的“高原名校”,到之后确定的“有特色高水平的现代大学”,在王光谦看来这是一个由模糊概念向具体目标转变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人才是第一要务。“学校要申请博士点,要带博士,但老师都不是博士,这就是面临的非常紧迫的问题。”
就这样,从2013年学校招聘的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不超过10个人,到目前为止已经达到476人,青海大学的“软实力”实现了质的飞跃。同时,学校鼓励已经走上教学岗位的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老师继续读博提升自己,目前有近200名青年教师通过各种渠道攻读在职博士。“10年之后,他们一定会成为青海大学的中流砥柱。”
2016年,是他到青海大学的第三年,也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如何谋划好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如何进一步深化学校综合改革,提升综合实力?他讲“十三五”,青海大学主要就四件大事,落实好两个文件、抓好两项工作,即,落实好《青海大学“十三五”深化综合改革提升综合实力总体方案》《青海大学“十三五”发展规划》两个文件,抓好“一省一校”“双一流”两个重大项目。这位“三江源卫士”正和他的团队精心谋划着青海大学下一个突破口、新亮点。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获批、学校进入双一流建设和部省合建高校、初次就业率达到90%以上的……一件件喜事、大事,如春雷,奏响了青海大学“十三五”开门红,王光谦和青海大学,正在春潮里追逐他们更大的梦想。
创新机制,必须要改革。王光谦校长与校党委班子一同阔斧改革冲向前。把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改革试点单位,建立数量、质量与贡献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指标体系,健全各类人才队伍管理机制,逐步在教学科研岗位系列实行岗位分类聘用管理模式,实施针对高层次人才和特殊人才的项目聘用、协议聘用方式,完善重大贡献和突出业绩奖励制度。
在人才培养方面,他提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创新创业教育,首先要推行学分制,支持大学生保留学籍休学创业,完善学生选课、选专业的机制,使学生充分享有专业自主选择权。
在优化资源方面,提出要打破资源条块分割,搭建大型共享开放教学科研平台,建立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有偿使用机制,成立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加强对经营性资产和对外投资的监管……
就在今年,世界大学生超算竞赛中,青海大学再次获得一等奖,跻身世界前十。这就是清华大学对口支援青海大学计算机系的成果。这就是青海大学在对口支援下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综合改革成果。
如果可以将生命标注在坐标轴上无限延伸的话,我们能否画出几条不失颜色、不失意义,每10年为一个顶点的弧线呢?
从三江源头的小村庄,到金沙江边的“无人区”,王光谦校长走遍了青海的山山水水。连常年往返三江源的牧科院草地畜牧学专家马玉寿都有感慨:“王校长到过的有些地方,我只是在地图上找见过,太偏僻了,几乎没有路,一般人想都不敢想”。王光谦就这样,用脚步丈量三江源,用生命触摸“中华水塔”,实地了解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亲身感受三江源生态保护的重大意义,目睹青海大学的发展。
他还是一名只要政策,不要钱的校长。青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青海大学的发展。青海大学的老师们都知道,当省里领导问校长需要哪些支持,他脱口就说:“我们不要钱,只要政策”。这不是简单的应答,这是一名科学工作者对高等教育发展的科学洞察和睿智判断,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体系,是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和趋势。
王光谦是青海大学最早认识到,抓好学校的内部治理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础。他认为,体制机制的僵化是制约学校发展的最大瓶颈,要创新体制机制,唯有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在王光谦校长的带领下,学校党委、各级部门的努力中,《青海大学章程》经青海省高等学校大学章程审核委员会审核通过,顺利实施,这是深入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一项重要举措。
王光谦校长还不忘“组团帮扶”,他把清华大学两个国家级科研团队搬进了青海大学,一个是魏加华团队,另一个是梅生伟团队,正是有了高质量的科研团队进驻,青海大学在水利和光伏科研方面有了突破性进展。
学校实现了国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双双零的突破,科研到账经费持续上涨。这些递增的数据背后,凝聚了王光谦校长的心血和汗水。
向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迈进!时代的号角已经吹响,带着清华大学赋予的对口支援使命,王光谦校长在高原热土留下了初心。他说,清华大学对口支援青海大学每一任校长的任期一般都是4年,但他已经迎来了第8年。他说,只要身体允许,还是想干到十年。
从客人到亲人,从使命到甘愿奉献,四任校长白了头发,却留下一片赤诚的心;青海六百万群众不忘清华之情,感恩祖国之恩。
你瞧,校长们穿梭在校园里的身影那么清晰;你瞧,校长们在三江源头回望北京;你瞧,青海大学已绿树成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