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青海 > 就业

“他骨子里和我一样, 向往诗和远方”, 杭州教师夫妻, 轮流去支教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见习记者马庆隆

2021年3月,深夜,青海德令哈。由于高原反应伴随的缺氧,支教老师张苏伊第五次从睡梦中醒来。

尽管寝室里安放了一台硕大的制氧机,但是2980米海拔的稀薄空气,并非张苏伊50岁的“平原身体”一时就能适应的。这样的难眠之夜,张苏伊适应了小半年,直到支教的第三学期,她终于能做到“一晚只醒过来一次”。

今年7月,她结束了为期一年多的支教生活,回到杭州萧山家中,和丈夫王东军谈起支教时的种种经历。

张苏伊(后排左二)与同事到青海牧民家进行家访(受访者供图,下同)

平时,张苏伊总觉得丈夫性子有些慢,让他给家里换个灯泡,要重复三四次才能见行动。这一次,听闻妻子的支教经历,王东军早早把行动计划装进心里。

一个月后,王东军在妻子鼓励下,踏上去四川甘孜的路,进入当地学校今年新设的“萧山班”支教。

1]诗和远方的背面

王东军没有想到,高原的支教生活有那么多具体的困难和挑战。

每天早上7点,王东军就要去赶班车,从海拔2500米的住处,赶往海拔3000米的四川省甘孜州康定二中。

“我带的班级是今年8月成立的,因为有很多杭州萧山的支教老师,所以叫‘萧山班’。现在支教老师还没到齐,我的工作很忙。”王东军说。

今年8月27日,他来到“萧山班”,三个多月里,每天下班,要赶9点多的班车回到住处,一来一回,每天在山路上要走90分钟。

回程时,车窗外是茫茫黑夜。

王东军在课堂上

有两个晚上,王东军没能赶上车,只好借宿在学生宿舍,学校所在地比住处海拔高出500米,氧气稀薄很多。这时,妻子口中的描述终成难熬的现实——“缺氧,根本睡不着,我只坚持了一两天。”

除了睡眠,让这个“萧山老师”不适应的还有饮食。“当地吃得偏油、偏辣,我吃惯了杭州饭菜,吃不惯,所以经常在办公室煮面。”

面团擀匀,切成长条下入锅中,放点辣椒,再泼一勺热油,家的味道就能短暂回到身边。

张苏伊说,这两年和丈夫聚少离多,不是她在支教,就是丈夫在支教。但是,他们都不是心血来潮,支教的心愿已经萌生了很久,为的就是感受不一样的环境,“迈开腿,在路上”是他们想象中的理想人生。“你别看他的长相一点都不浪漫,但他骨子里和我一样,向往着诗和远方,不愿意一辈子窝在一个地方。”

王东军(左四)与同事到藏族学生家进行家访

2]一见钟情的“伴儿”

王东军和张苏伊都是河南开封人。1994年,王东军来到杭州教书,一年后,认识了来找教师工作的老乡张苏伊,“我和她是一见钟情。”

后来,两个教书匠走到了一起,在杭州结了婚。女儿今年也已经20出头,读师范专业,和母亲一样,将来要一心想做一名英语老师,“肯定受了我们俩的影响。”张苏伊说。

和女儿有些不同,年轻的张苏伊有些“叛逆”。当年,她不顾父母极力反对,一个人从老家来到杭州,年轻气盛,想要在远方闯出一片天。

多年后,踏上支教路途的她,再次想起这段“说走就走”的经历——她认为两件事背后的心理动机是相似的。

2021年,她去了青海,戈壁滩上人迹罕至,放眼望去,只有远处的几座开采机在“磕头”。她说,当西北荒漠从教科书里突现眼帘,那瞬间不是用“震撼”两个字就能概括的,“那是一种从未有过的荒凉感。但是,”她话锋一转,“我内心并不后悔”。

今夏,见丈夫也“接力”要去支教,她在一众亲戚好友的反对声中投出“赞成票”。“我太了解他了,了解他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所以我愿意支持他,就是担心他身体吃不消。”

王东军和张苏伊合照

现在,王东军每晚都会给妻子打一个视频电话,尽管电话两头相隔2000多公里,但这20分钟的交流,对于这对中年夫妻来说已经足够。说起这段20多年的感情,张苏伊说,“他的理想主义一直鼓舞着我,他的为人处事也一直感染着我。”而教语文的王东军则只说了句:“我们的关系一直都很好。”

在妻子眼里,王东军是个说得少、做得多的人,外表不愿显露,但内心极为丰富——

张苏伊父母每年会来杭州暂住一段时间,王东军每次都是爽快答应,“把最好的东西给两位老人”;

亲戚来家串门,大家都睡了之后,丈夫会回到房间,一个人捧起《资治通鉴》阅读;

微信上,王东军给妻子的备注是“七妹”,因为妻子在父母家里排行老七。“七妹”后面跟了个括弧,里面写了两个简单的字——“伴儿”。

3]耕种一片地

说起自己的支教经历,说起“萧山班”里孩子和家长的故事,王东军变得滔滔不绝起来。

“这边的孩子非常淳朴可爱,心智年龄要比实际年龄小,老师说的话孩子们听得进去。”他也发现班上有些孩子比较调皮,年纪虽小,和同伴遇到矛盾,嘴边老挂着“干架”、“单挑”。

王东军说,“遇到犯错误的孩子,要了解他的成长环境,走进他的内心,搞清楚他为什么这么做。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如果急于批评,会适得其反的。”

张苏伊说,丈夫对待学生总是因材施教、待以宽厚。“我本来是个急性子,他慢慢地改变了我的一些观念。”

2021年6月19日下午,张苏伊和几位同事去学生家里家访,对方是青海的牧民。因为上坡吃力、天黑路远、半路下雨等原因,六户人家的走访变成一场艰辛的征途,“不知道要那么久,路上没带吃的,走到第五家时,我们实在饿坏了,已经准备开口要吃的了。”张苏伊回忆。

刚踏入家门,一行人还在为即将开口要食物感到难为情,家长却主动邀约,“老师们,我们准备了面条、馍馍和菜,吃点吧。”

张苏伊和同事在青海牧民家吃面

回到家,已经是23点35分。张苏伊在日记里回忆起那碗面条,“劲道、给力、美味,终生难忘!”

日记里,张苏伊还总结了那天家访给她的启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也是王东军想要去支教的原因之一,“我想试试用我的方式,培育这片土地上的孩子。支教计划是一年,但如果身体允许,我愿意再待下去,这些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如果一年换一个老师,对他们的成长是不利的。”王东军说。

七年前,王东军在萧山的学校附近找到一片空地,见没有人来用,他一个人搬走了地上的砖石,简单开垦,种上了胡萝卜、白萝卜、白菜、长豇豆……蔬菜的习性不一,王东军每天都要来地里看看,关注蔬菜的生长。

不久,蔬菜成功长出,却不料被陌生人拿走了几棵。王东军见状,倒因为自己的成果入了别人“法眼”欣慰起来,还和妻子说,“你看这人真是好心,没有踩上去,还把根留下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