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打架,凡人遭殃。”把这句话用在西安工业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身上,再也贴切不过了。
不是一般的搞笑,因为一个地铁站的冠名问题,这两所堂堂正正的高校持续争议一年多时间,最后这把火还引向了在读的幼儿园孩子,导致40名在园幼儿不得不分流。
要是没有看到央视的怒批,老实说还真没有听说过有所这两所大学的存在。抑或正是这样的不知名,才是两所高校争夺临近的西安地铁14号线某站点冠名的原因所在。
以大学校名作为地铁站点的名字,的确能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初来成都的那阵子,真不知道还有一所叫做成都大学的高校,就是因为乘坐了成都地铁2号,知道了这所大学。
看到西安工业大学成功争取到地铁站的命名,陕西科技大学坐不住了,认为途径的地铁站点带来的宣传效应,不应由西安工业大学独享,自己也应该分享才是,矛盾就这样产生和持续下来。
站在西安工业大学的角度,修地铁站了自己的地,并且自己已先行一步,地铁方已同意以其校名命制站点名称,并没有影响到隔壁的大学。
陕西科技大学却不这样认为,距离都差不多,凭啥不以自己的校名命名地铁站点,自己事实上吃亏了,一定要想方设法扳回这一局来。
以高校名字命名地铁站,对从高校的发展是有积极促进作用的。陕西科技大学积极争取地铁站的命名,这没有错。但是,选择拿在旗下幼儿园在读的西安工业大学教师的子女来“斗法”,如此争取自身权益的方式,无疑是大错而特错,是找错了对象,着力点偏了方向。
陕西科技大学下设的资产管理公司,要求旗下幼儿园通知在读的西安科技大学教职员工的子女即日起退园,而西安工业大学的管理层则要求教职员工自行解决子女入园入托的问题。弄得这40名在园幼儿的家长里外不是人,没有办法之下,只得通过电话的方式向当地教育部门求助。
幼儿园的40名孩子何其无辜,凭什么要让他们来承担两所大学之间的掐架风波?地铁站点命名,在园幼儿,两件事“风马牛不相及”,偏偏就扯在一起了,而且还闹出不小的动静。央视怒批其“官僚中带幼稚,偏狭中又刻薄”,新华社也加入了公开批判的阵营。
幼儿园所在未央区教育部门获知情况后及时介入,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并且紧急联系周边的3所幼儿园,协助西安工业大学做好40名孩子的转园分流工作。
然而,区级教育部门显然不具备管理当地高校的权限。为妥善处理好40人的入园问题,区教育局无奈之下只能恳请西安市教育部门协调省教育厅,督促西安工业大学、陕西科技大学,以幼儿身心利益为第一位,妥善处理相关问题。
从公正的立场上讲,以牺牲在园幼儿的利益来作为掐架的对象,如此缺失雅量,的确不像是贵为“象牙塔”的高校所能做出来的行为。
地铁站点以高校名字命名的不在少数,一个地铁站点以两处单位的名字共同命名的,也不是没有。比如成都地铁2号线的“中医大省医院站”,就是以两家单位的名称联合命名,该站点离得最近的是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省人民医院则稍稍远一点,联合命名不是挺好的吗?
西安工业大学、陕西科技大学离地铁站点很近,为啥不去寻求联合命名的解决之道呢?如果说陕西科技大学要把校名加入该地铁站点名,应该找地铁方面才是,而不是“死掐”西安工业大学。
再说,一所拥有发展自信的大学,又怎么会把提高自身知名度的希望,寄托在毗邻地铁站点的命名之上呢?毫不客气地说,像这样心胸狭隘的大学、没有发展自信的大学,辱没了斯文,也贻笑大方。如此一来,恐怕今年高考一些有心报考两所大学的考生,可能也要改主意了。
高校的知名度从来都不是靠修了多少高楼、招了多少学生积累下来的,更不是依靠一个、几个地铁站点的命名而得来的,靠的是有多少大师、有多少顶尖的学科。
想想战火纷飞的年代,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连一处像样的校舍都没有,照样人才济济、名垂青史。虽然只有短暂的8年时间,毕业的大学生也只有三千多人,却培养出174位院士,其中还有杨振宁、李政道两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对照一下,西安两所掐架的大学,波及40名无辜的在园幼儿,会做什么样的感想呢?不觉得有些羞愧吗?
西安是千年古都,历史厚重,高校众多,出现“大学掐架、幼儿遭殃”的情况,实属不应该。
(图片源于网络,若有不妥,联系速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