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陕西一所大学开设了一门酿制啤酒的课程,让学生参与酿制啤酒,亲自品味自己酿制的啤酒,学生非常喜欢,场场爆满。该校从2012年就建立了酿酒生产线实训基地,自从开办以来,学生非常喜欢这样的实践活动。这样的课程这么火,这也引发我们的思考,那么,各类学校需要开设特色课程吗?下面,我来谈谈几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一、小学和初中阶段,通过开设特色课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和初中阶段,需要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开设特色课程,更容易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特别是小孩子,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这些课程,会带给孩子们更多的兴趣。比如,让孩子们到农村进行研学,走进庄稼地,了解农作物的生产情况,通过自己的劳动,感受农民的辛苦,在参与活动的时候学到课本上感受不到的知识。小学和初中阶段,进行各类研学活动,让孩子们走进生活、了解社会、参与活动,在研学过程中,增进对世界的了解,开阔学生视野,让孩子学会体验生活,了解大千世界。
二、高中的学习不仅要学习书本,也需要多参加实践活动
高中阶段,学生学习时间比较紧张,在学校的时间更多,忙于准备各种考试,特别是高考,学生的压力比较大,学习任务也比较重。高中学习的主要还是课本知识,缺少实践活动,学生主要是通过做试卷来分析各种现实问题,更多的是理论分析,而不是动手能力。在高中阶段,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也可以开设一些特色课程,或者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知识的作用。我今天看了一节课,在课堂导入的时候,老师问学生,鸡蛋直接掉在地上会怎样?学生说会摔坏,老师又问,如果把鸡蛋放在纸杯里,里面装满水,然后掉在地上会怎样?学生有说会摔坏,有说摔不坏,最后,老师让学生亲自操作一下,结果,掉在地上,鸡蛋是完好的。这节课,老师通过实例操作,让学生学习知识,效果非常好。如果高中阶段,可以开设类似的课程,课堂活动更精彩一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更高。
三、大学的学习不仅要学习理论,更需要实践活动
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地方,通过大学的学习,学生能够学习到更多的专业知识,让自己成为有才能的人。大学的教学,不仅要进行理论教学,还需要有很多的实践活动。开设特色课程,通过建设大学生实训基地,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运用自己所学知识,来提高自己运用专业知识解决现实问题,能够让学生亲自感受知识的价值,从而学会运用知识。特色课程形式应该多样化,需要结合人才培养要求,因地制宜,进行合理建立,给学生更多参与的机会,注重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认识到学习的价值,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共同提高。
总之,不管是小学、初中、高中,还是大学,都需要开设一些特色课程,让学生更多参与,学生通过亲自实践,感受知识的力量,更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从小就开始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