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记者 王彤旭 王立芳 李孟)那些年参加过的高考,你还记得吗?又到一年高考时,以00后为主力的高考大军即将迈入一个特殊的“战场”。
高考之于个人、家庭和整个社会的重要意义毋庸置疑,不同个体和年代,对高考的体验都不尽相同。每一个参加过高考的人,都有其独特的高考记忆。
中国商报记者分别采访了50后、60后、70后、80后、90后的五位代表,听他们讲述自己的高考故事。
50后:高考是改变命运最好的机会
讲述者:于女士,1977年在长春参加高考
知青、恢复高考后首届考生,这两个标签使我的高考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烙印。
1975年,18岁的我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随后下乡成为了一名知青。1977年,中断了11年的高考制度重新恢复,父亲从广播里听到这个消息,激动地告诉了我。当时我正好回家探亲,就开始在家里复习,想试着考一下。前后不过一个月的准备时间。
当时没什么具体参考资料,不知道该复习什么,也没参加补习班,就只是按照自己以前上学的书和资料复习,从初一的知识开始看。
后来听说在吉林医科大学(现为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的阶梯教室里有辅导老师免费给辅导各科功课,报了名就可以去听,我就跟着去了。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些基础知识,跟现在相比,当时讲得其实特别浅。报志愿时也基本没人指导。
我第一志愿填的是吉林医科大学,因为看到我家附近有在医院上班的小护士,穿着一身白衣服上下班,觉得特别干净、特别好。后来我被吉林医科大学的检验专业录取,开学后发现同学之间的年龄差比较大,有20岁左右的,也有30多岁的,还有同学拖家带口来报道。
现在回想,要是我没有参加高考,想尽快回城就只能等知青抽调,但我们那个时候女生被抽调回去的特别少。即使坚持不留在农村,也要等很多年才能回去。所以我说高考是改变我命运最好的一次机会,幸运的是,我抓住了这次机会。
60后:要是我每天再多学2小时,结果是否会更好?
讲述者:冯女士,1985年在哈尔滨参加高考
我是哈尔滨人,高中就读于省重点哈尔滨市第一中学。高二文理分班,我选择了理科。因为当时是先出成绩后报志愿,所以我在高中期间没有想过自己要上哪所大学,就想着把分数尽量考高一些。
我高考那年是1985年,一共考六门,分别是数学、语文、物理、化学、生物和政治,政治在当时不分文理,是必考科目。满分670分,我考了529分,这在当时也算是不错的成绩了。我们班同学考得也相当不错,一个落榜的都没有,考上本科的差不多有九成,还有的同学考上了清华大学。
我当时的成绩能上北京广播学院(现为中国传媒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都是偏理工科的专业。但我不太想学数理化和机械电子类的专业,更想学管理类的,就选择了吉林工业大学。
但其实我的第一志愿是中国人民大学,因为1984年中国人民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刚500分出头,我的分数高出不少,老师建议我冲一下试试。但戏剧性的是正因为前一年分数线低,我高考这一年好多人报了人大,一下就把分数抬起来了,我也因此无缘人大。
其实我当时一度考虑过复读,也曾多次假设,如果在冲刺阶段能更努力一些,结果是否会更好。高三的时候,晚上9点钟下了晚自习,很多同学回家之后还会继续学习,有的学到夜里12点,还有的甚至后半夜才睡。而我一直是回家吃完晚饭后,10点钟左右就睡了。
不过这也成全了我和母校的缘分,在母校就读的那些年我收获满满,如今也眼看着母校越来越好。
70后:我们赶上了最难的一年
讲述者:孙先生,在河北秦皇岛参加高考
我高中就读于秦皇岛市一中,在1990年左右参加了高考,考到河北一所高校,现在叫河北经贸大学。高中时期偶尔也会补课,也有持续到晚上9点、10点钟的晚自习。我是文科生,高考的科目和现在差别不大,包括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和政治。当时是先报志愿后出成绩,高考当天也都是自己去考场,不像现在的考生很多都有家人陪同。
这段经历已过去近30年了,其中很多细节也早就淡忘了,就连具体是哪年参加的高考我都记不清了。但至今依然令我感受犹新的是当年考大学的难度非常之大。我高考那年应该是前后几年录取率最低的一年,即使是在秦皇岛市一中这样全市最好的高中,我们班考上大学的都不到10人,考上大专的也非常少,整个学校也没有考上清华北大的。
这些没考上大学的同学,基本没人复读,都直接工作了,分布在各行各业。同学们的人生轨迹因为高考而改变了,从这个层面看,高考确实意义非常重大。
80后:对高考没有“意难平”
讲述者:高先生,2007年在河北涿州参加高考
一转眼我的高考已经过去14年了。我是2007年参加的高考,现在对高考比较清晰的记忆就是做不完的卷子和考不完的测试,每一天每科都基本上会发一套卷子,有时候课间趴在桌子上睡一会觉,醒来后发现自己被成堆的卷子埋起来了。
我的成绩不太好,在我们那个县城中学的班里排中等,当时心里也很着急,想提高成绩,还去专门参加过校外培训机构。高三那年,晚上下了晚自习回到家后有时也会再继续学习到半夜。不过可能我的水平有限,这些并没有对提高成绩起到太大作用,我最终只上了一个特别普通的学校。
对高考那天的印象反而很模糊了,我记得我被分配的考点就在本校,因此也不用像其他被分到外校考点的同学一样提前一天去探路,甚至有些距离远的还得坐学校统一安排的大巴。考试当天,我骑着自行车像平时一样去学校,心情很平静,就像去参加一次普通的摸底考试一样。
要说高考对我最大的影响,莫过于它现在偶尔还出现在梦里,而且是噩梦。我经常会梦见自己坐在高考考场,不会做面前卷子上的题,或者没带笔之类的情节。不过,即便是潜意识里对高考还有一些不好的反应,我却没有任何“意难平”,努力过就不留遗憾。就像我的高中班主任,备考时,他经常对我们说高考的重要性,考上了大学可以怎样改变命运;高考过后他又对我们说,高考很重要,但并不对人生起决定性作用,重要的是在今后的生活中要经常保持备战高考的努力状态和认真心态,那样做每件事结果都不会太差。
90后:我们也是素质教育改革的参与者
讲述者:赵女士,2012年在山东潍坊参加高考
对于90后一代而言,我们的高考开始与素质教育挂钩,进行创新与改革。我是山东人,2012年参加高考。我的高考回忆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当时别的省份的学生都考完了,山东考生还要再考一场——基本能力测试。可能大部分人对这项考试科目很陌生,这是那时候山东高考新添加的考试科目。当时我们高考实行的是“3+X+1”模式,也就是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加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而那个“1”指的就是基本能力测试。
这是一项创新,基本能力测试科目涉及内容广泛,包括技术、艺术、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等诸多领域,但是大部分都是我们平时学到的或是基本生活常识。这项考试成绩会折合计入高考分数,在750分总分中占60分。
基本能力测试更多考察的是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所以每次上基本能力课都是大家最轻松愉快的时候。我是文科生,还记得当时老师会经常跟我们讲,基本能力测试不光为了应付高考,更是一个拓宽知识面的机会,不要学习文科就完全不懂物理、生物常识,以后和人谈话聊天,别人也会刮目相看,认为你博学多才。
高考第二天结束后,可能其他省份的考生已经开始狂欢,但我们还需要再熬一晚,备战基本能力测试。我还记得最后一晚,全班同学一起自习备考,但实际上我的心已经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根本没有心思复习。同学们跟我也一样,大家不再翻看讲义,而是打着复习考试中音乐部分内容的幌子,一起听豫剧、听秦腔、听苏州弹词,听《卡门》《天鹅湖》《胡桃夹子》,最后大家还一起哼唱起了《红灯记》,这也是我高考回忆中很难忘的一个夜晚。很轻松、很愉快,也有着对即将“解放”的期待。
在我高考两年后,山东高考取消了基本能力测试和英语听力,基本能力测试成为了历史。虽然它被诟病为鸡肋,但我还是很开心我们那一年高考有基本能力测试,它让不会踢足球的我知道了什么是越位,让没做过木工的我懂了什么是焊钳锉削。更重要的是,这项考试也给紧张的高考带来了一些轻松的气氛。后来,高考又有了许多新动作和新改革,但对于我们那几年的山东考生而言,或许我们也是素质教育改革的参与者与体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