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19日,恰逢中国现代文学奠基者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从香港返回北京的臧克家在参加完鲁迅先生的纪念活动后,写下了《有的人》一诗。
诗中通过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命方式的比较对照,讴歌了鲁迅先生为人民奋斗的一生。而全诗艺术化的表达手法也体现了臧克家极高的文学造诣。
此时的臧克家已经是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的委员,在圈内颇受闻一多、茅盾等老前辈的器重。然而谁都不会想到这个看起来文质彬彬、颇有知识分子气质的中年人竟然是凭借着28个字考上了大学,在文学圈中闯出了一番名堂。
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臧克家之于现代诗歌有着常人无法企及的天赋,而这块璞玉经过闻一多先生的发掘、打磨后,焕发出了更加耀眼的光芒。
在闻一多先生的指点下,臧克家的才华得以施展,而臧克家也没有辜负闻一多的期望,他的现代诗也为中国现代诗歌创作书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偏科严重的诗人
臧克家于1905年出生于山东的一个地主家庭。虽然顶着地主的名头,但家中却早已破败。到了臧克家父祖辈时,臧克家的祖父和父亲潜心读书,希望能通过科举入仕来改换门庭。因此,臧家虽然物质上并不宽裕,但文化底蕴却颇为深厚。
臧克家就是在这样一个家庭长大。自幼受到的文学熏陶让他对文字更加敏感,而祖父从小培养他背诗又让他多了几分文化的积淀。
这种家学渊源在臧克家于山东省立第一师范读书时已经表现得尤其明显。臧克家不仅国文成绩常常名列前茅,而且他向《语丝》杂志的投稿还得到了周作人的亲笔回复。
然而,这种天然地对于文学的热爱却让臧克家偏科非常严重。虽然接受的是新式教育,但臧克家却对除国文之外的其他课程一概不感兴趣,而等到他想要考大学时,麻烦终于来了。
在1930年入读国立青岛大学之前,臧克家已经投身爱国运动长达四年。从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参加北伐,到大革命失败后被迫逃亡东北,投笔从戎的臧克家在切身体会过社会的残酷性和革命的复杂性后,内心的愤懑之情越发难以纾解。
因此,他只能再次握笔,借文字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并以此来开民智、警醒世人。也就是在这时,他意识到了进入大学深造的重要性。
当时许多著名学者都在大学任教,而闻一多正是国立青岛大学文学院的院长。臧克家回到山东后决定考取国立青岛大学,可是对于他的这一决定,不论是他的家人还是师长都并不看好。
国立青岛大学的招生考试只考国文和数学两门,然而即便臧克家的国文能考满分,但是与他零分的数学水平相比,仍是逃不过名落孙山的命运。
所有人都建议臧克家复读一年,但臧克家却还是很坚持。而等到考试结果出来时,果不其然,臧克家的数学还是考了零分。
但令人惊讶的是,闻一多先生看中了臧克家的才华,竟然给他的国文打出了98分的高分。就这样,臧克家凭借着惊人的天赋和才华被国立青岛大学破格录取,如愿进入了大学,成为了一名大学生。
伯乐与千里马
“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作幻光,谁便沉入了无边的苦海。”,就是这首28个字的小诗让臧克家从一众人中脱颖而出,被闻一多先生一眼相中。
当时的考题共有两道题目,一是“生活杂感”、二是“为什么投考青岛大学”。臧克家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深厚的文学修养让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第一个,而诗歌这种更需要灵气的体裁也让臧克家的才气尽显无疑。
臧克家的诗中充满了迷茫与反思,朦胧中又饱含哲理,这既是对人生的思考,更是对社会的批判。仅凭着这28个字,臧克家就足以向青岛大学证明,他将来必成大器。
阅卷老师将臧克家的试卷交给了闻一多,而闻一多虽然是文学院院长,但看着臧克家零分的数学成绩却不能立马拍板。
闻一多只能把试卷交给了校长,让校长做决定。也幸亏民国时教育体系还不是太完善,校长对于真正有学识的人才有破格录取的权利,臧克家这才能进入青岛大学深造。
刚进入国立青岛大学时,臧克家是在英文系学习,一年后才转到了中文系。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臧克家和闻一多先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二人常常聚集在一起进行文学评论,也会时不时地讨论国事、参加文学革命。
相差6岁的两人就这样结成了亦师亦友的关系,两人的敏感与对文学强烈的共情在交流碰撞的过程中迸发出了更生动的火苗。在这段时间里,两人相继创作出了许多经典的名篇。
闻一多先生曾在给臧克家的回信中写到:“得一知己,可以无憾,在青岛得到你一个人已经够了”。而臧克家同样写过一篇关于闻一多先生的文章,名为《记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文章中表达出了浓浓的敬仰与尊重之情。
闻一多与臧克家的相遇,在乱世中谱写出了一段独属于文学的浪漫诗篇。他们与伯牙、钟子期一样,共同在国立青岛大学留下了一段佳话。
臧克家其人
闻一多曾评论臧克家的诗:“无一不具有极其顶真的生活意义”。作为新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最为重要的诗人之一,臧克家将爱国与写实写进了他的诗中,更刻进了他的生命里。
早年坎坷的人生经历让他对现实有更深刻的感悟和思考,而时代的剧变又赋予了诗人更多的使命和担当。
从小生活在农村的臧克家将土地、农民、农村生活当作了他最主要的描写对象。通过手中的笔书写农民,以中国最广大的劳动者来反映国情、反映现实,臧克家无愧于“农民诗人”的称号。
在小诗《三代》中,臧克家写道:“孩子在土里玩耍,爸爸在土里流汗,爷爷在土里埋葬”。
短短三句话写尽了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和命运,而简单的语词中富含的深刻的哲理又不禁使人想到很多很多。
2004年,著名诗人、作家臧克家去世,享寿99岁。近乎一个世纪的时光里,他真正地把他的一生献给了文学、献给了祖国、献给了人民。“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去烧,能把一切都贡献给祖国”。在家庭的教导下,在闻一多等文坛巨匠的启发下,臧克家认清了人生的意义,更在一片荒芜中找到了出路和光明。
也正是他对于艺术和理想的执着追求,才给我们留下了这么多精彩的诗篇,让后世受益无穷。
在民国许多大家中,像臧克家这样的并非个例。吴晗、钱钟书、汪曾祺等文坛巨匠都是偏科十分严重的怪才。
虽然如今的教育讲究全面发展,但不可否认一些人在某一领域具有非凡的天赋。而只要有伯乐能发掘,只要他的才华能够施展,那就一定能做出一番举世瞩目的成就来。
民国时期的动乱纷争无意中营造出了极其自由的空间。开放的精神、自由的思想让民国时代的才子们能尽情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这是最差的时代,同样也是文学艺术最好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