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全国第3,人均GDP只排第10;高校数量全国第3,双一流数量只排第12,这就是山东。近几年的山东高等教育被三件事情困扰:一是高层次大学少,二是高校经费不多,三是顶尖学生外流。好在两所高校的合并,五所高校的筹建,两所高校的升级,还是能让人看到希望。
一、高层次大学少
山东的人口总数位居全国第二,却已经开始了人口负增长。山东的本科数量是全国第三,却只有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三所双一流高校。
山东大学在所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大学中,综合实力与清北、华五不在一个档次,近些年的发展速度也远不如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
中国海洋大学在所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大学中,综合实力排名倒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刚刚与东营彻底切割,把户口搬到了青岛,它的实力在所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大学中,也不能算拔尖。
除了以上三所高校,山东省内院校实力最强的就算山东师范大学、青岛大学两所高校了。第二轮双一流评估的结果马上就要公布了,结合全国范围内的情况来看,这两所大学能有一所入选就是不错的结果。
二、高校经费不多
从2021年的经费预算来看,山东大学118.08亿元,中国石油大学(华东)45.9亿元,中国海洋大学45.13亿元,仅仅看着这三所大学的经费预算,应该说可以接受。毕竟山东大学比四川大学和吉林大学高,中国海洋大学与兰州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伯仲之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还要比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高一点。
但以上三所大学都是部属院校,转换到省属院校的层面,山东的各家大学可真算不上高。排名第一的青岛大学还不到20亿,超过15亿的除了青岛大学,还有山东科技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三所。这四所大学加起来只有73亿元,73亿元什么概念?比一个深圳大学的预算,还要少一点。
三、顶尖学生外流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山东省内没有清北、华五层次的高校,能考到这个档次的学生,必须要出省上学,一旦出省,基本不会回山东就业和发展。在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这三所大学上学的学生,本科毕业后很多前往首都经济圈、珠三角和长三角深造、就业,一旦出去也就很难回省。
是什么导致本省最优秀的人才纷纷外流呢?我想最重要的就是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山东的经济总量不低,但是民营经济水平不高;就业岗位不少,但高端岗位不多;从全国各大城市的薪酬工资水平来看,青岛和济南都挤不进前十,与长沙、成都、厦门很接近,落后于苏州、无锡、宁波等城市。
从文化上面看,山东是齐鲁之邦,但的确有做事效率低、进取心不足的缺点。横向对比江苏、浙江等省份,山东更像是年过半百之人,江浙却似乎刚刚三十而立。如果你是一个想要大展拳脚的年轻人,你会怎么选择?
四、合并筹建升级
自从2017年先后合并成立了新的齐鲁工业大学和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之后,近两年的山东省在大学建设上延续着稳健而进取的风格。8月,山东想要建设黄河大学的消息不胫而走,让河南人民颇为疑惑,曾经属于河南的大学名头,还能被山东用了?
除此之外,康复大学有望尽快开学招生;中国能源大学的建设工作也没有停止;筹建空天信息大学被纳入了济南市的十四五规划;曲阜师范大学不断发声,想要更名孔子大学;被戏称“四线城市搞大学”的渤海科技大学也正在进行基础建设。烟台和滨州两地办学的滨州医学院、潍坊的潍坊医学院也正在谋求更名医科大学。
山东需要新的大学,山东需要高层次的大学,你认为山东的高等教育水平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筹建的大学能否先后落地?想要升级的大学,能否更名成功?山东的哪一所大学有希望进入第二轮双一流评选呢?来评论区聊聊吧。
长按点赞,一键三连,鼓励我多多创作教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