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济南一高校教师,在课上给学生谈到了未来毕业后的同学聚会的现实:大学毕业五年后,一定很少聚会了,因为发展不好的同学没脸去,发展好的同学不想去。
我想很多学生听到老师说这个话,一定不以为然,觉得我们班那么铁,怎么可能呢?但是可惜,这就是现实,生活和现实终将打败理想。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其实还是跟每个人的个人发展和境遇有关系。
其实现如今,五年,已经足够很多人有第一次晋升,也能够决定很多人未来的发展,有的同学可能学校的时候名声不显,但是家庭有很多资源,一进入社会就有很大的发展,混得有模有样,进入了更高层次的圈子。而很多普通家庭的孩子即便在学校风生水起,但是到了社会上就会遇到很多的艰辛。而这些辛苦,他们并不愿意在同学间显露出来。
即便是在同学聚会的时候,大家也并不会过多的询问对方的工作情况等敏感话题,因为太容易导致彼此非常尴尬。
而圈子不同,实际上来往也并不多,不在一个圈子,没有一个共同的话题,也在未来没有更多的接触,原来再铁的关系也要淡化。
我有个关系好的同学,下海经商,毕业前十年混的一般般,这个阶段,大家基本上一年会聚会2-4次。而在几年前,突然公司就发展起来了,身价差不多过亿,这时候,我等普通小民只能仰望,再聚似乎也并无共同话语。饭桌上更多的不疼不痒的聊着无关紧要的话题,兄弟情似乎都淡了很多。他应该是也感觉到了,而现在大概3年多已无聚会,只能见到他偶尔在朋友圈出现,此时他的周围都是商业大佬(算不上巨佬)的合影和应酬。
友情仍然存在,但是距离已经遥远,这既是社会带来的最现实的差距。
学生时代可以在大学里无忧无虑,大家没有身份地位的差别,但是一进入社会这种差距就立时明显起来。
我们大学毕业10年聚会,我没有去,后来听去了的哥们说,我们班35个人仅仅去了13个。是分不开身呢?还是没有时间呢?我想都是懒得去见那些混得特好的同学,毕竟10年已经有不少人混成正处(省里的),这就是世态炎凉。
所以同学会很多人都是抱着无趣的态度,拒绝参加。而组织者其实也组织不起多少人来。真的还不如几个混得差不多的同学在一起聚聚,互相吹吹水,喝喝酒,反倒来得更快乐。
图源网络,侵删。
和你一起看教育趣闻,分享教育理念,了解学科知识,高考中考报名。
期待您的关注、分享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