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 > 教育资讯

新一轮“双一流”,山东三校入围,山大新增两个入围学科

半岛全媒体记者刘金震

2月14日,教育部等联合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和给予公开警示(含撤销)的首轮建设学科名单。据介绍,本轮“双一流”建设名单共有建设高校147所,其中我省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入围,且山大新增两个入选学科。

不同于第一轮“双一流”建设公布方式,第二轮建设名单不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本轮公布的名单共有建设高校147所。建设学科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布局59个、工程类学科180个、哲学社会科学学科92个。其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自主建设的学科自行公布,赋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两校学科建设自主权。

记者梳理建设名单了解到,我省有三所高校入围大名单。山东大学的中国语言文学、临床医学、数学、化学入选;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科学、水产两个学科入选;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则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入选。与第一轮建设名单相比,山大建设学科增至4个,增加中国语言文学和临床医学,其他两所高校未有新增。

首轮“双一流”建设从2016年到2020年实施以来,各项工作有力推进,改革发展成效明显,推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迈上新的历史起点。新一轮建设不作大进大出的调整,对拟建设学科的匹配度、水平和发展质量等进行综合考查,尤其是加大基础学科、理工农医和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布局。允许个别建设学科所属建设高校根据自身特色优势、目标定位,以及服务国家、行业和地方发展需求情况提出申请、作出调整。调整后,原学科不再列入建设名单。

新一轮建设明确了高校建设重点,包括坚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加强应用学科与行业产业、区域发展的对接联动;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加强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集中力量开展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和联合科研;探索与世界高水平大学双向交流的留学支持新机制,提升人才培养国际竞争力,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主动承担涉及人类生存发展共性问题的教育发展和科研攻关任务等。

据悉,2015年,“211工程”“985工程”及“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等重点建设项目,被统一纳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2017年,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正式确认公布,“一流”建设高校42所(A类36所、B类6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经过努力,到2020年底,建设和引进了一批一流师资队伍,培养了一批拔尖创新型人才,高水平科学研究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一批重大科学创新、关键技术突破转变为先进生产力,若干所高校逐步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一批学科逐步进入世界一流行列,量子科学等一些关键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高质量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体系正在形成,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解疑]新一轮“双一流”如何认定,对其建设又有哪些方面考虑,接下来,又有哪些建设重点呢?教育部相关负责人答记者问,解读了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看点,记者就其中看点进行了盘点和梳理。

新一轮“双一流”淡化身份色彩对于不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说,“双一流”重点在“建设”,学科为基础,而不是人为划定身份、层次,派发“帽子”,更不是在中国高校中划分“三六九等”。从首轮建设情况看,一些建设高校对“双一流”建设坚持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的理解还不到位,仍把“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作为身份和层次追求,存在扩张规模、追逐升级的冲动。

新阶段“双一流”建设淡化身份色彩,探索自主特色发展新模式,引导各高校在各具特色的优势领域和方向上创建一流。同时,第二轮建设将探索建立分类发展、分类支持、分类评价建设体系作为重点之一,引导建设高校切实把精力和重心聚焦有关领域、方向的创新与实质突破上,创造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一流。

值得注意的是,“双一流”建设坚决克服“五唯”。不把帽子和论文数量等作为监测点,加大质量、贡献和内涵建设成效的监测,并有充分“留白”空间,高校可将特色成效写实性描述。不简单以论文数量、排名变化、帽子数量等作为评价指标。关注代表作质量、高层次人才承担国家重大项目及成果情况等,重点考察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师的学术水平、教学投入、社会服务贡献。在认定建设范围中,把学科内涵建设、特色发展、质量水平作为基本依据,不与各种大学学科排名、论文指标等挂钩。

新增学科必须同时满足多个条件首轮“双一流”建设整体布局已形成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基本体系,不作大进大出的调整,保持建设范围的总体稳定,有利于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保持定力、持续投入、汇聚力量、沉淀成果。同时,“双一流”建设在国家重点急需的领域和方向上,在服务国家科技自强方面仍有补强空间,对拟建设学科的匹配度、水平和发展质量等进行综合考查,尤其是加大基础学科、理工农医和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布局。鼓励建设高校主动对接需求、优化学科建设口径。

从公布的新一轮名单看,包括我省山东大学在内,部分高校新增了学科。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说,新增建设学科必须同时符合以下要求:一是切合急需,与“十四五”期间国家战略急需领域有较为精准的匹配度。二是水平出色。对应领域的一级学科在内涵建设、特色发展、贡献水平等各方面表现均应比同类显著,突出建优促强。三是整体达标。在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门槛之上,学科认定多维度设置条件,不与各种大学排名、论文指标等挂钩。

[关注]山大完成“双一流”首轮建设任务新增学科也是学校优质特色专业在上一轮“双一流”建设时,山大有数学、化学学科入选建设学科,自然也是考生关注的专业,从2021年普通类常规批第1次志愿投档看,数学类在省内设66个招生计划,投档最低位次为4393位;化学类在省内招生设50个计划,投档最低位次为8911位,均吸引了一批高分考生报考。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名单,山大新增了中国语言文学、临床医学两个学科,使得入围学科达到了四个。

公开资料显示,山大临床医学院全面负责临床医学专业培养工作。临床医学专业是国家一流本科建设专业,根据不同学制,采用了卓越医生、医学科学家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5+3”一体化、专业学位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培养体系和齐鲁医学堂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据了解,临床医学专业是学校的传统优势专业,2007年被教育部批准为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作为文史见长的山大,其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同样优质。

在山大庆祝建校120周年时,举行了“双一流”第一个周期建设成果展。山大积极探索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山大风格的发展道路,加快推进由大到强历史性转变,着力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精心培育山大学派,首轮双一流建设圆满收官。据介绍,“双一流”建设启动以来,山大推进落实“六大战略”“十大任务”,圆满完成首轮建设任务,学术基本面进入国内高校第一方阵,整体实力及主要办学指标接近或进入世界200强,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海大海洋科学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水产学科首倡“蓝色粮仓科技创新”海大的海洋科学、水产学科继续入选建设学科,在首轮“双一流”建设期情况如何?根据2019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海大海洋科学学科位居全球高校第6位,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海洋科学获评A+。海大建成面向本科生拔尖人才培养的崇本学院和面向研究生拔尖人才培养的未来海洋学院,初步建成“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在2016—2020年培养了全国35%的海洋科学博士研究生,为我国海洋事业储备后备力量。

海洋多尺度动力过程与气候效应团队已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研究团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连续三期资助。1人入选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1人入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人入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2人新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5人新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海洋领域新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人数位居全国涉海高校院所首位。牵头实施我国深海大洋领域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西太平洋地球系统多圈层相互作用。构建了全球密度最高的区域海洋观测系统——“两洋一海”(即西太平洋、印度洋和南海)海洋观测系统,建成了包括“东方红3”船、地球系统模拟器、碳—14加速器质谱中心等在内的一批重大平台,为海洋科学研究提供有力支撑。

水产学科首倡“蓝色粮仓”,策划并组织了国家“十三五”水产领域唯一的重大专项——“蓝色粮仓科技创新”的规划和实施;牵头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水产学科“十三五”发展规划;主持完成了中国工程院水产类3项中长期发展战略咨询项目,是我国水产学科发展战略的重要思想策源地之一。建成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热带海洋生物种质资源开发与种业工程实验室;创新运行了海洋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所;获批建设海州湾渔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牵头建设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分子生物技术公共平台,提升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关键共性技术能力。

石大用一流学科带动特色学科群建设以“双一流”为契机谋求整体提升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入选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2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记者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了解到,经过首轮“双一流”建设,学校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2个“双一流”建设学科实力明显增强。此外,新能源、新材料、海洋、信息等学科领域完成增量布局并呈现快速发展势头,初步形成了能源特色鲜明、优势更加突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总体办学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为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首轮“双一流”建设的机遇下,石大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特别是针对信息技术、高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和高端化工等5个领域,增设了7个本科专业、10个硕士点、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9个交叉学科博士点、2个工程博士专业授权类别,初步形成了能源特色鲜明、优势更加突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良好学科生态体系。全校50%的专业入选首批一流专业“双万计划”,30门课程入选一流课程“双万计划”,新增“万人计划”教学名师2人。新增海洋物探及勘探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非常规油气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以上平台9个。年均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超100项(居石油高校首位)。各类成果颇丰。

据介绍,石大将以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为契机,谋求整体办学水平明显提高,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两个学科保持国内领先水平、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化工等8个学科整体水平达到国内一流、特色方向水平国内领先,基本形成适应能源转型需要、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生态体系,服务国家能源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