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高考历史上有一个“神话”般的人,在2004年以惊人的749分进入清华大学。
这个距离满分只差一分的高考成绩在当年引起了广泛热议。
有人嘲讽他是“成绩的傀儡”,也有人嗤之以鼻认为他是“死读书,读死书。”
可更多的家长则是以他为榜样教育自己的子女。
他就是王端鹏,在家人们为他感到骄傲的时候,他却说出了一句惊世骇俗的话:“有个地方不该丢分的。”
这句话一石激起千层浪,如果没有丢那一分,王端鹏会是惊人的满分状元。
究竟是怎样的生活轨迹让他获得如此优秀的成绩?他是否真的成为了“成绩的傀儡”?
当年以高分万众瞩目的他如今又过着怎样的生活?
山东历来都是高考大省,每年的高考都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出生在烟台的王端鹏或许也受到这样的氛围熏陶,从小就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王端鹏的父母都是教师,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因此在王端鹏刚出生时他们就做好了一系列教育准备。
教育孩子是一个辛苦活,两人做好面对一切困难的准备,可万万没想到的是儿子根本没有让他们操心过学习。
在王端鹏还在咿呀学语的时候,就经常会翻阅爸爸妈妈的教科书,上幼儿园时,每天在家中的卧室里都能传出他磕磕绊绊的读书声。
或许这就是书香门第的氛围对孩子的影响,根本不需要父母逼迫,王端鹏自己便会埋头学习。
对于一切未知的知识的渴望,让王端鹏乐于面对任何学习上的困难,越是不会的题,他越喜欢专研学习,而当做出一道难解的题时,他能高兴一整天,比得到父母老师的夸奖还要开心。
有着这种特质的人,天生就是学习的好苗子,从小学到初中,王端鹏一直都是班上数一数二的优秀学生,也是家长们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2001年的时候,王端鹏以全区第五的成绩考上了烟台的重点高中。
他所在的班级是实验班,班上卧虎藏龙,个个都是曾经初中成绩数一数二的学生。
王端鹏之前还能每次都考第一,可进入高中之后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初中和高中的知识是一个分水岭,面对不一样的教学方式和更加深奥的知识,王端鹏开始感到有些力不从心。
特别是由于所在的班级是实验班,老师的讲课速度也十分快,往往自己还没完全掌握当前的知识点,老师就已经开始讲下一个知识点。
特别是需要背诵的文科类知识占据了他大量的时间,导致理科知识跟不上进度。
但王端鹏本就是越挫越勇的性格,面对种种压力,他不仅没有一蹶不振,反倒是更加的兴奋起来。
他开始平凡出入学校的图书馆,专门找历史类的书籍阅读,从历史中提炼事件,提升自己抓取知识重点的能力,也锻炼了他的逻辑思维能力。
这份能力,也在他进入高二选择理科后开始大放光彩。
此时的他在理科上的天赋开始显露出来,尤其钟爱那些很难的奥数题目。
后来更是获得了全国奥赛一等奖的荣誉,这份荣誉也为他高考的成绩增添了20分。
学习上他也不再迷茫,经过两年的刻苦努力,他在一次回到了年级第一的位置。
在许多人眼中,年级第一这种大神往往是只会读书的书呆子,可王端鹏并非一味的埋头苦学,学习之余他还担任着班上的学习委员,负责做老师和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
由于读书涉猎广泛,他的谈吐十分幽默,在体育课时也会和朋友们一起在操场打篮球,肆意的挥洒汗水,真正做到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当别人问起他的学习方法时,他说道:“多看书,多涉猎,这样可以开阔思路,在遇到问题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去思考。”
这一点在理科中尤其重要,而王端鹏积极参加学校的辩论赛的目的也在于此。
时间来到2004年,这也是王端鹏人生的转折点。
在成绩出来的那一刻,王端鹏的父母喜极而泣,加上奥赛冠军的二十分后,王端鹏的高考成绩达到了惊人的749分,距离满分只差1分。
成绩一经曝光,立刻在当地引起了轰动,无数的记者纷纷前来采访,王端鹏的母校在学校大门上拉起了横幅,亲朋好友纷纷前来祝贺。
当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送到后,王端鹏的母亲更是整日抱着通知书翻来覆去的看。
但是在所有人都在为他欢呼的时候,王端鹏却异常的冷静,甚至在面对记者的时候还能说出:“有道题不该错的”这种话。
众人纷纷惊呼:“不愧是学霸。”
只是随着名气的走红,王端鹏也开始遭受一些无端的非议。当他的样貌出现在媒体上时,网友们开始攻击他的长相。
相比这傲人的成绩,王端鹏的长相并不好看,于是便有一些网友用容貌说事。
“这个长相一点聪明劲都没有,这成绩肯定是死读书读出来的,等进入社会根本没有用。”
有了这样的言论,一部分媒体也开始走歪路,将王端鹏的长相当做博眼球的工具,也开始跟风报道。
可是无论别人怎么抨击他的长相,最后只会成为他优秀成绩的衬托,也验证了那句老话“人不可貌相”。
进入清华大学后,王端鹏拒绝了所有的采访,这也使得他的消息渐渐消失在媒体上。
但他的生活却并没有陷入平静。
虽然王端鹏成了全国理科状元,但他并没有因为这个头衔而骄傲自满,在大学期间他再次陷入新的学习深造中,专心埋头做学问。
没多久,他就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前往美国斯坦福大学深造的名额。
在国外,他潜心研究自己最喜欢的高分子领域,由于成绩十分优秀,王端鹏获得了许多外国公司的高薪邀请。
只是面对这样的诱惑,王端鹏却丝毫不为所动,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回国,进入中科院做一名研究员,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奉献自己。
对于爱国的人才,祖国也会格外优待,而王端鹏并不在意这些,他能够拒绝国外的百万年薪,只是因为他心怀祖国。
王端鹏在进入中科院后,很快就在高分子化学领域有了重大突破。
直至今日王端鹏依旧和许多默默无闻的科研人员一样,在人们看不见的角落里努力奉献着,
他们耐得住寂寞,忍得了孤独,他们是芸芸众生的沧海一粟,却也是我们不能去忽视的闪闪金光。
对于有能力的人,名气唾手可得,或许能流芳千古,或许能闪耀一时。
但对于王端鹏来说,这些都是可有可无的,和建设祖国科学技术比起来,名气根本不值一提。
在一些网友抨击他的样貌的时候,说出“读书无用”这些话的时候,他们不知道,自己所享受的现代科技带来的福利便捷,正是这些知识分子创造出来的。
我们可以爱美,但不能只是爱美。
人们喜欢美丽的事物,可人们更向往一个强大安定的祖国。带给我们这些的不是那些美貌的面容,而是那些十几年如一日,坚定信仰用知识改变世界的科研人员。
都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对于有能力的人来说,好看的颜值仅仅是锦上添花,但对于没有才华的人来说,好看的颜值只是一块遮羞布。
甘愿放弃国外更优厚的报酬,而选择回国建设祖国,这本就值得我们所有人敬佩。
或许当他再次出现在媒体上的时候,我们对他只有敬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