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初,在老师布置暑假作业的时候,很多学生都立志要先把所有作业写完,然后再痛痛快快地玩。真到放假期间,就把作业忘在脑后了,直到开学前一天,一支笔,一盏灯,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开学在即,又到了中小学生奋笔疾书补作业的时刻了。即使知道老师不会一篇一篇认真检查作业的完成度,保证数量即可。其中最难完成的,便是日记一项。大家为了赶进度,也是无所不用其极。
山东一小学生,开学前用1小时补了40篇日记
老师在布置暑假作业的时候,一般都会按放假天数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若学生按部就班完成,不仅不会觉得多,反而会收益颇丰。不仅能练字,还能提高写作能力。
不少学生觉得反正作业又不多,攒到一起完成也未尝不可。日记着实很难补,有的需要一天一篇,有的需要2天一篇。很多学生不知道写啥好,只能用流水账充数。
山东一位小学生,在开学返校的前一天,仅用1个小时就补完了40篇日记。老师要求每天一篇,记录自己假期的所见所闻。家长也惊讶了,就是抄也不能抄这么快呀。翻开日记本,家长气的鼻子都歪了。
第一篇日记是学生暑假里和爷爷打牌,学生赢了。虽然字数不多,内容不详,至少写作七要素齐全,家长也挑不出大毛病。
第二篇日记,是学生和弟弟打牌,结果依旧是学生赢了。内容和上一篇基本一致,只是换了个人,真是耍小聪明。
看到第三篇日记,家长就不淡定了,这孩子怎么天天打牌,又换成了奶奶。除了日期和人物变了,其他一模一样,难怪1小时就能写出40篇。
好在也有其他内容,比如学生看见一只猫,追猫,猫跑了,我很伤心。家长直呼她写得这是什么呀,家长看到都如此生气,要是交给老师,不得气得叫家长啊。学生母亲无计可施,最后全权交由孩子父亲处理了,不知结果如何。
网友劝家长手下留情,此文风颇有胡适当年的风范
很多80后90后家长从小就有开学前补作业的阴影,当年觉得没什么,现在看来却非常可笑。有网友质疑,这样的暑假日记还有意义吗?
老师之所以让学生养成天天写日记的好习惯,是想培养学生写随笔的习惯,记录生活中的难忘瞬间。能提高观察能力,积累素材,为日后写作文打好基础。不记下来,过后很快就忘了,写作文的时候就更没话可写。
写日记的同时,也能提醒学生三省吾身。及时总结教训吸取经验,尽量不要在同一件事上跌倒两次,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只是拖延的学习习惯,让暑假作业变味了而已。
家长看到这样糊弄的作业,生气可以理解,不过客观来看,这位学生的日记完成度很高,尤其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若不是重复度太高,单看一篇日记还是不错的,颇有胡适先生当年的风范。当年胡适的日记本上,也未必篇篇长篇大论。
有时候制定完学习计划,也会偷懒打牌。“三省吾身”时,也会提醒自己不要再继续堕落下去,结果第二天依旧在打牌。山东这位小学生,好赖在日记中还记录了和谁一起打牌,和打牌的结果,相比之下,胡适先生岂不是更敷衍?
暑假作业交上去老师也不看,还有布置的必要吗?
暑假前布置作业,如同例行公事,已经被大多数老师和学生,当成一件颇有仪式感的事情去完成,却忽视了背后的教育意义。老师只是布置的时候,说得很认真,实际上内心也没指望学生能出色完成。
学生也知道开学后,将迎来新的学习任务,也会有新的作业。老师连新作业都批改不过来,更没空去逐一检查大家的暑假作业。顶多随手抽查几本,看看有没有写满而已,这也就导致学生不想认真完成。
笔者认为,学生不好好写作业,错不在作业,而是学生的态度。老师和家长花时间检查作业只是督促学生学习的方法之一,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确写作业的目的。不是帮老师和家长完成任务,而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
若学生是为了应付差事而写作业,及时按部就班完成也收效甚微。只有懂得学习是为了自己,即使不写作业,保证成绩名列前茅,估计老师和家长也不会有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