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 > 教育资讯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潍坊学院人才队伍建设结硕果

潍坊学院认真践行“三个走在前”任务要求,在省、市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推进省市共建,学校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尤其是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更是硕果累累。

潍坊学院第五届博士“鸢都行”活动的与会人员到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参观

突出政策导向完善引才机制

国以才立,业以才兴。事业兴衰,关键在人才。潍坊学院制定出台《潍坊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暂行办法》,积极落实潍坊市人才引进政策,提高引进人才福利待遇,规范引进工作流程,构建长聘短聘相结合、协议工资年薪制可选择的灵活人才引进和聘用机制,以学科、专业和团队建设为“靶向”,把学科专业领军人物和带头人、紧缺专业博士师资的引进放在突出位置,对学科专业建设急需的人才实行“一事一议、一人一策、待遇上不封顶”的人才政策,符合条件人员直接纳入“潍院学者”人才工程管理。

2022年人才共享交流会现场

学校明确全年博士引进刚性任务,将人才引进计划完成情况纳入中层单位领导班子和干部考核体系,召开专题人才引进工作推进会,加大力度督查引进任务落实完成情况;成立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专班,主动发现、挖掘并对接学校高质量发展所需的领军人才、学科专业带头人人选,对不具备全职引进条件的高层次人才或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应用技能型人才,采取柔性引进方式进行聘用。

健全体制机制强化培育培养

为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出台《潍坊学院“潍院学者”人才工程实施办法》《潍坊学院“青创团队”培育计划实施办法》,拓展重点支持范围,丰富人才支持层次,破除“唯论文”“唯帽子”等顽瘴痼疾,对人才进行综合评价,完善同行专家评议机制,突出质量导向和应用导向,重点评价发展潜力、学术贡献、社会贡献、支撑人才培养效果等。逐步形成以“潍院学者”人才工程为带动、以优势特色学科专业为依托、以打造成长型人才梯队为目标的人才立体培养体系,以带动高水平教学科研创新团队、国家级省级教学科技创新平台和优势学科建设,形成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的优势人才群和学科专业群,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作用发挥的良好氛围,力争造就一批学术水平高、学科组织能力强的学科带头人。

目前,学校现有国家级等各类人才称号40人次,博士470余人、高级职称730余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135人。有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部级市级科研创新平台34个、校级研究院所62个。人才队伍结构日趋完善、人才创新团队不断涌现,人才服务效能整体提升。

改革评价方式搭建成长平台

学校改进人才评价方式,新修订《潍坊学院专业技术空缺岗位竞聘评价办法(试行)》,完善岗位设置方案,构筑分类评价体系,坚持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切实落实“破五唯”要求。针对不同岗位不同系列要求,制定申报条件和评价指标。在学科分类基础上,设置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型、科研为主型三种岗位类型,分别制定评价标准,进一步引导专业技术人员多元化发展;严格落实师德“一票否决”制,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和师德表现要求;评价时注重教学业绩和成果应用,注重代表性成果评价,优化校外同行专家评审环节。

同时,建立“常规竞聘”“直聘”“校长提名”三种空岗竞聘方式,并设立“空岗竞聘绿色通道”,面向拟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探索更加灵活的竞聘评价方式,积极构建以成果质量和教书育人实绩为导向的评价标准,鼓励各方面人才冒尖,为支撑学校内涵式发展培养中坚力量。

强化实践锻炼推进产教融合

为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高水平应用型师资队伍,学校出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办法(试行)》,编制“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案,以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实践能力为重点,坚持理论学习、实践锻炼与社会服务并重的原则,加强规范管理,建立长效机制。

目前,学校正在建设千名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兼职教师资源库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导师资源库,选聘一批不少于500名的企事业单位高管或高级技术人员、能工巧匠等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形成较稳定的“双师型”兼职教师队伍。学校整合利用各类社会资源,建成“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19个,形成教师职前培训、入职教育、在职研修、双师素质提升等一体化“双师型”教师培养与使用机制,为建设优势特色突出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提供有力保障。

加强校企合作人才共引共享

为加强校企校地合作,建立健全与企业之间的人才共享机制,积极探索校企共享人才“双聘”“互聘”方式,建立校地高层次人才双向交流渠道。学校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歌尔股份有限公司和天瑞重工有限公司开展全面合作,共建集产业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社会服务、学科建设、专业互融于一体的潍柴产业学院、歌尔产业学院和天瑞磁悬浮产业学院,选聘10余名企业优秀技术人才作为产业学院兼职教师,参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制定、教材编写、实践教学和实习指导等工作,并从企业、科研院所等选聘13名科技创新人才、高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担任产业教授,有力提升校地校企融合发展水平。

学校建立校地企三方人才供求信息通道,构建校地校企联合招才引智机制,重点引进双方急需的兼具研发和创业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打造高端人才来潍“绿色通道”,打破高校与企事业单位间的人才“边界”。共享人才由学校和企业共同进行考察评议,聘至学校科技开发与推广型岗位,与学校和企业签订三方协议,派往企业工作。

目前,共享合作已逐步拓展至潍城、滨海、安丘等县市区,成功与企业共享引进博士5名。其中,学校联合潍坊润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引进的孟楠博士,完成了年产近3500吨/年产品基础工艺设计任务,入选鸢都学者产业领军人才。学校联合潍坊先进光电芯片研究院引进的罗亚非博士,创办鲁欧制造(山东)高端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利用学校人才资源组建10人研发团队,完成了功率半导体测试设备第一代产品核心功能研发,该光电芯片测试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获得政府投资1500万。

积极服务地方实现校城融合

学校坚持以服务地方为己任,主动对接地方需求,扎实开展服务潍坊行动计划,强力激发专业技术人员科技创新活力和干事创业热情,深入推动“就职潍院、创业潍坊”理念,先后出台《潍坊学院“高端人才服务企业”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潍坊学院教职工校外兼职、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发挥学校人才、科研优势,围绕企业实际需求,精准实现学校与潍坊市的人才对接,推动建立产学研协同长效机制,促进研发成果转化,充分实现校地共建共赢和融合创新。截至目前,选派120余名博士和专业技术人员,与企事业单位对接项目、挂职锻炼,参与和协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出资100万元用于以上人员的交通生活补贴。同时,充分发挥学校人才聚集优势及科研平台作用,围绕潍坊市高端制造装备、海水养殖、光电信息、现代农业、新能源新材料、文化传承、乡村振兴等重点产业,以共享人才为核心、校内现有师资为基础组建人才团队,建设了17个市级科研创新平台,组建了15支高水平应用研发团队,助推企业完善研发机制、建立研发平台,真正做到“立足潍坊、扎根潍坊、服务潍坊”,在融入城市、服务地方中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学校将以省市共建为契机,进一步出实招、破瓶颈、补短板、抓落实,以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政策,以“不争第一就是在混”的干劲,努力让每一位人才干事有平台、上升有通道、发展有空间、服务有保障,让校园成为人才成长的沃土,为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田清春通讯员:张付功李璐璐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