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 > 教育资讯

2018年,51岁泥瓦匠瞒着妻子考大学,三年后毕业,为何无人录用他

“这三年,我把时间都用来学习,上了大学,弥补了我30年人生的遗憾,这比干活赚钱来得值当。”郇政华感慨地说。

2018年,六月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朝气蓬勃的莘莘学子中,出现了一个最特立独行的存在。

郇政华,51岁,面容沧桑,皮肤黝黑,手掌皲裂,泥瓦匠出身。

难以置信的是,年过半百的郇政华,竟是千万考生中的一员。九月初,他更是以大一新生的身份,与无数刚成年的年轻后生共赴大学殿堂。

问及大龄参加高考的缘由,郇政华直言:“要给自己一个交代,圆30年前的梦。”

那么,这份扎根了半个人生的执念,是什么时候种下的呢?

高考失利

郇政华,1967年生人,家住山东莱芜北栾宫村,条件贫寒。

父母皆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普通农民,守着五六亩薄田,勉强维持温饱。

作为家中长子,郇政华从小乖巧懂事,踏实肯干,经常帮父母干农活,帮衬家务,做弟妹的表率。

贫困的家境并未使郇政华妄自菲薄,反而令他越挫越勇,试图用知识来改变命运。

事实证明,不凡的天资与不懈的努力的确让他事半功倍,在一众寒门子弟中脱颖而出。

1984年,郇政华参加中考,获得了549分的优异成绩,被莱芜二中录取,成了全村的骄傲。

每每提及此事,郇政华的骄傲与自豪都溢于言表:“那个年代,考上高中的概率很低,全班五六十个人,只有两三个能上高中。”

高中三年,郇政华依旧刻苦学习。然而,困窘的家境实在无力支撑三个孩子的花销,郇政华的日常吃食只有摊饼和咸菜疙瘩,以至于长期营养不良、健康失调。

高考前夕,郇政华竟患上了眼疾,双目流脓,近乎失明。

交卷的那一刻,郇政华便给自己判了“死刑”。

回到家中,他绝望地告诉家人:“考不上了。”

随后,他落寞地回到房间,将自己蒙在被子中,痛哭了许久。

回忆起此事,郇政华总是耿耿于怀:“我至今都无法忘记落榜的那一天,考不上大学是我最大的遗憾,所以终其一生,我都要去弥补。”

考虑到家庭条件艰苦,父母还得供养弟弟妹妹上学,郇政华不得不放弃复读,选择向生活妥协。

1987年,高考失利的郇政华开始接受社会的毒打。

为了生存,郇政华接触了各行各业。他运过煤矿,卖过米面粮食,支过小摊子,甚至捡过破浪,均以失败告终。

经人介绍,郇政华来到建筑工地,从搬砖和泥开始,脚踏实地,日复一日,干得不错,很快成了一名出色的泥瓦匠,辗转全国各大工地。

在鸡零狗碎的现实面前,梦想几乎不堪一击。曾经的“大学梦”被郇政华深埋心中,不知何时才能再度被开启。

重战高考

1992年,25岁那年,通过相亲,郇政华与现任妻子杨翠柳相识,并步入婚姻殿堂。

次年,两人的大女儿出生。六年后,小儿子出生。

儿女双全的郇政华不得不将生活重心转移到家庭上,每日起早贪黑干活,省吃俭用地生活。

每当被生活重担压得喘不过气时,他也会给自己偷懒。

于他而言,最好的放松方式莫过于读书。

“我们村有个废品站,里面有很多旧书、旧报纸,我会拿纸箱瓶子去换。”郇政华回忆道。

只要一得空,郇政华就会捧着书读,不错过一丝汲取知识的机会。

每每遇到好文章,郇政华便会如获珍宝,读上数十遍,再将其小心翼翼地裁剪下来,贴在文章简报中。

几十年下来,郇政华积攒的文章简报已经可以堆满几箱子。

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郇家姐弟对知识也有与身俱来的热爱,在学习上分外刻苦。

2012年,大女儿被滨海医学院录取;2017年,小儿子考上青岛理工大学。

先后供出两名大学生,郇政华与有荣焉,激动得几天几夜睡不着觉。

此时的他,年过五旬,皱纹爬上脸庞,青丝中夹杂着白发,饱受岁月的摧残。

然而,正当他以为自己已经完成身为丈夫与父亲的职责时,心底却有一个声音不断提醒着他,勿忘年少的梦想与执念。

“我也想试试,不管能不能考上,也算给自己的人生一个交代。”

就这样,郇政华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考大学

念头一起,郇政华立即付诸行动。他将儿女的初高中教材全部打包好,带到工地学习。

每日清晨4点,郇政华准时起床,背诵语文古诗课文,朗读英文单词。

中午休息,郇政华草草扒两口饭,便利用午休时间刷几道数学、物理题。

晚上六点下班,郇政华通常会在饭后全身心投入学习,学个四五个小时再睡觉。

幸得基础扎实,郇政华学起来并不吃力。短短几周,他便将初中各科知识都复习了个遍,后期只需做题巩固即可。

不过,郇政华刻苦学习的举动很快引起了工地的一阵骚动,令工友们无法理解。

就连一向与他交好的工友老秦也忍不住劝说:“老郇啊,你何必呢,儿女考上大学就够了,你去凑什么热闹,我们平时喝喝酒,打打牌,不是挺快活的吗,干嘛要跟自己过不去?”

在外人的眼中,郇政华相当于一个另类,他们并不理解、也不愿去了解郇政华的梦想与追求。

渐渐地,工友们开始疏远郇政华。可郇政华不在乎,甚至不作任何解释:“他们喜欢吃喝玩乐,我喜欢读书写字,人各有志,不强求。”

高考当天,当郇政华进入考场时,更是引发了一阵轩然大波。

因外表过于苍老,郇政华一度被拦下来。直到看到写着大龄年纪的身份证与准考证,保安才惊愕地放行。

考完试后,郇政华又马不停蹄地赶回繁忙的工地,无缝连接。

报考志愿时,郇政华本属意于一所专科学校。不过,恰逢施工期,工地活多,郇政华忙到错过了志愿报考,愣是拖到了最后一次补录。

高龄新生

“高考成绩和我预期的一样,不是太好,但也能凑合。志愿是女儿帮我填的,填了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她也是半开玩笑半报的,没想到直接进了。”

2018年8月15日,郇政华正在工地干活,手机震动铃声突然响起。

打开一看,竟是济宁职校的志愿录取通知!

两日后,郇政华又收到了录取通知书,惴惴不安的心终于安定了下来。

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家人的不解与反对。

“这么大的事,你怎么能瞒着我们?”

“你都多大年纪了?还学孩子考大学,丢不丢脸?”

尤其是妻子杨翠柳,气得直发抖,差点撕了郇政华的录取通知书,怒斥丈夫太任性,不务正业。

其实,妻子的考虑并非全无道理。且不谈此事的荒唐程度,光是郇政华上大学后家里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就令人头疼不已。

“儿子读书,女儿考研,都要花钱,你还要去上大学,家里怎么办,谁来赚钱?”

郇政华被妻子质问,十分心虚,一时语塞,竟也不知如何应对。可他百分百确定,必须抓住这次上学的机会,否则会悔恨终生。

家中唯一保持中立态度的唯有郇政华的老父亲,他深知儿子的半生遗憾,便道:“去吧,但是家里现在没钱供你读书,你得自己想办法。”

就这样,郇政华顶着压力,踏上了追寻梦想之路。

2018年9月5日,郇政华谎称去淄博打工,匆忙收拾行囊,带着录取通知书,偷偷来到济宁职大报道。

当日,负责报道的老师草草扫了郇政华一眼,道:“你家小孩呢,要本人报道哦!”

“我就是来报道的学生。”郇政华尴尬一笑。

“什么?”老师瞪大眼珠,惊讶道。

察觉到自己失态,老师立即恢复镇定:“出示一下你的档案。”

郇政华手忙脚乱地从包中掏出档案,小心翼翼地呈上前。

老师来来回回看了许多遍,心中却疑窦不减,半信半疑地将郇政华领进了校领导办公室。

经过一系列资料审核、身份认定,校方终于认定郇政华是济宁职大的大一新生。

在了解到郇政华的生平经历以及家庭状况后,校方十分触动,决定免除郇政华三年学费,并发放免费生活物资。

置身于一群的热血方刚的青少年之间,郇政华非但不觉得违和,反而十分新奇。

“我和他们差了三十多岁,完全可以当他们的父亲,舍友们还管我叫大爷,但我们之间没有代沟。现在,我全然忘记自己有50多岁,好像回到了青春年代。”郇政华感慨道。

半工半读

开学后不久,郇政华的求学事迹便登上了新闻头条,被传得沸沸扬扬,很快也传到妻子杨翠柳耳中。

妻子三天两头打电话催促回家,郇政华扛不住压力,只好硬着头皮回去。

多次沟通未果后,郇政华只好继续瞒着妻子,再度以打工为由,从莱芜开车到淄博,再转到济宁读书。

在校期间,郇政华仍坚持着数十年来的早起习惯。

“早上五点起来,吃完早饭后去自习,再去教室上课。我的时间很宝贵,和那些小年轻不一样。在外打工,一天可以赚几百块钱,但我现在没工作,相当于拿钱读书了。”

郇政华所攻读的专业为建筑工程技术,其中一门课为《房屋建造工程学》。

对此,郇政华不仅有理论知识,还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最终取得了98分的优异成绩,位列全系第一。

每逢周末,图书馆一定有郇政华的身影。

三年来,郇政华从不曾逛过济宁,每天只在教室、宿舍、图书馆之间三点一线。

起初,学校体恤郇政华的情况,为其安排了周末兼职的工作。

深思熟虑后,郇政华婉拒了:“要赚钱,我有很多地方可以打工,但在学校,我只想珍惜学习的机会。”

尽管全身心投入学习,郇政华仍然记得为人父、为人夫的责任。

每逢寒暑假,郇政华几乎泡在工地,卖命干活,多少补贴点家用。

2020年,全国爆发新冠疫情,学校通知上网课,而郇政华也正式开启半工半读模式。

白天,郇政华外出工地干活,拜托舍友录屏。晚上,郇政华利用休息时间回放录播,熬夜学习。

谈及郇政华,同学舍友无不佩服至极。

其中,一位名叫刘鹏的同班同学如此说道:“华叔就像我们的大家长,会主动照顾我们,他还很会开导人,同学们都喜欢跟他聊天。”

大学三年一晃而过,郇政华迎来了毕业季。

2021年6月25日,郇政华终于领到了心心念念的毕业证书,并与舍友们在学校合了影。

然而,当同班同学陆续被建筑公司录取之际,郇政华却做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回工地干活。

“我投了简历,但对方看我年纪太大,婉拒了。我也看开了,毕竟年龄摆在这,只当花三年时间圆自己一个梦,了却前几十年的遗憾吧。”

如今,郇政华的生活依旧,与工友合租在月租100块的屋子里,吃着快餐盒饭,午休一小时,其余时间都在干活。

对此,不少网友提出质疑声:“上了大学,出来还在搬砖,这不是浪费社会资源吗?”

面对异样的目光与反对声音,郇政华并不反驳,而是选择默默承受,他直言:“如果我能活到80岁,那么这三年,对我来说意义重大,我不会后悔。若说改变,以前只会埋头苦干,但现在,我懂得用理论指导实践了。”

人生路漫漫,大多数人选择循规蹈矩地走下去,遇到遗憾,甘愿忍受,认定那是命,不可更改,也无需改变。

反观郇政华,比之常人,多了追寻梦想、弥补遗憾的勇气。他迈出的一小步,已经领先了万千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