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季节是重点传染病防控的重要时节,为有效控制和降低蚊蝇密度,给市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德州每年都会在各县市区开展“病媒生物消杀”专项工作。病媒生物是指能够直接或间接传播疾病,危害、威胁人类健康的生物,最常见的病媒生物包括老鼠、蚊子、苍蝇、蟑螂等,即传统“四害”。消除病媒生物,就是为了创造一个清洁健康美好的生活环境。而作为供政策指导、技术支持的疾控部门,则发挥着强有力的中枢作用。
近日,记者走进德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就今年的“病媒生物消杀”工作对消毒与病媒生物防制科科长孙玉霞进行了专访。孙玉霞表示,德州市历来重视病媒生物防制工作,2022年,针对市域内常见病媒生物,德州市疾控中心采用科学方法,重点对淡色库蚊、白纹伊蚊、德国小蠊等病媒生物的各种属性进行调查,为科学合理杀虫灭害提供科学专业依据。
抓培训,掌握科学防治技术。针对全市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德州市疾控中心不断提供高质量技术指导及培训,今年多次邀请国家、省级专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现场培训,提供鼠、蝇、蟑螂、蚊虫的生态学防治新情况新进展、国内外防治经验,尤其针对蜱虫的调查分类及防治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和实践教学。
无论是在培训课程还是督导场所,专家亲自指导蚊蝇密度监测方法和防制技术要点,并对实际监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详细解答,增强了病媒生物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和处置能力,对提高全市病媒生物监测工作的质量及登革热防控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抓调查,因地制宜开展媒介监测。“年初,我们就制定了《德州市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方案》,今年将重点做好平原县和陵城区的国家级鼠类生态学调查工作、夏津县省级蚊虫调查工作、庆云县省级蝇类调查工作、德城区省级蟑螂调查和白纹伊蚊幼虫布雷图指数调查工作,同时指导各县市区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市级病媒生物监测任务,保证第一时间掌握全市整体情况。”孙玉霞告诉记者。
今年7月份,为进一步控制发热伴等自然疫源性疾病,德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朱文彬、首席专家王壮业带队赶赴夏津县,顶着高温在村内采集蜱虫,开展调研活动。
抓重点,综合防治实现标本兼治。按照环境治理为主、药物消杀为辅的综合防治原则,德州市疾控中心今年加大了对登革热的防治力度及预警工作,要求11个县市区全部开展布雷图指数调查工作,为防范登革热发生流行做出重要预警。同时,针对夏季重要的病毒媒介白纹伊蚊,也就是常说的花蚊子,开展专项治理。发动群众翻盆倒罐,清除积水和各种闲置容器,从源头上控制白纹伊拉蚊的孳生繁殖和扩散,从而达到本标兼治、着重治本的目的。
在标本实验室,记者看到大大小小的方形玻璃箱,里面放置诸如老鼠、苍蝇、蟑螂、蚊子等上千个多类生物的标本。“我们针对德州市不同县域、不同地区设计不同的病媒生物监测,了解病媒生物的存在密度、分部规律等,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传染病预防办法和病媒消杀方案,有的放矢。”德州市疾控中心消毒与病媒生物防治科副主任医师孟宪新介绍。
孟宪新表示,科室针对不同病媒生物,不断进行药剂的抗药性监测和选择,向德州市爱卫办提供用药指导和技术支持,委托专业消杀公司开展,坚持物理消杀与化学药物消杀相结合,生物防治与环境治理相结合的方法,对城区内公共广场、绿化带、农贸市场、医院、公园等病媒生物孳生地开展专业消杀。协助“消杀灭”的同时,德州市疾控中心还会向商超等公共场所提供可行性建议,用更经济简单的方式预防病媒传播。据悉,德州市疾控中心还会派专家暗查暗访消杀效果,不合格的会提出整改建议。
抓联动,政府社会共同参与。重点区域由政府组织采取集中控制行动,定期开展病媒生物控制、消毒等针对性措施;同时加大宣传力度,鼓励群众搞好个人和家庭卫生,提高社会群众参与程度。
孙玉霞介绍,德州市疾控中心的病媒生物技术专家每次都会参加德州市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面对更高、更严的标准,中心一直提供着强劲的技术支持,多次组织街道、社区和各个创建单位开展病媒防治创建活动,督促餐饮、市场超市等重点行业启动专项整治,反复开展拉网式检查,督导城区病媒生物防控工作进行暗访和指导。不断完善城中村、社区、医疗卫生机构、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厕、垃圾收集点等重点场所“三防”设施的建设,组织开展集中投饵消杀;尤其创卫期间,天天出去检查,瓶瓶罐罐、桩桩件件,都要检查到位。
与此同时,鼓励有资质的社会消杀单位参与,依靠专业力量不断降低病媒生物密度,减少虫媒传染病的发病率,在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的同时,也为德州卫生城市创建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每次集中消杀,工作人员都穿上防护服,身背电动喷雾机,在采用传统人工消杀的同时,还利用大型超低喷雾机、雾炮机等专业设备,将药剂喷洒应用到灭四害行动中,切实做到消杀‘全覆盖、无死角’。”孙玉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