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博会期间,专家学者共话校城融合,探寻校城融合发展新思路、新理念、新机制——
校城融合生出发展新动能
12日-14日,为期3天的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在青举行,期间举办了50余场高水平学术会议和论坛,其中“校城融合”成为专家、学者热议的“高频词”。他们围绕“校城融合”主题,碰撞观点,探讨做法,共话未来,积极探索城市与高校协同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新理念、新机制,推动城市与高校同频共振、深度融合、共建共赢。
深化校城融合是必然选择
大学与城市都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大学因城市而兴,城市因大学而盛。
校城融合发展是当前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是加快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管培俊看来,推动校城融合是新时期高等教育服务国家战略,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重大使命。充分发挥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优势,深化校城融合是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校城融合深度发展日益呈现出双向赋能、协同共进、合作共赢、和谐共生的良好态势。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大学?校长李术才认为,城市为大学提供广阔的应用场景和发展空间;大学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科学研究的生力军、主力军,也为城市发展提供人才、科技和智力支撑。山大扎根齐鲁大地,创办世界一流大学,与全省16个地市都有合作,形成了“1+N”新型校地共建模式。在青岛,这座城市为山大的新校区建设给予了大力支持。山大则制定《打造“山大系”品牌服务青岛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更好服务青岛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共享机制,将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有序向市民开放共享,打造区域性的文化地标和文教中心。
“我们常说大学的水平决定城市的高度,大学的品质决定城市的品位。依托城市、融入城市、引领城市,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必由之路,也是厦门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共识。”厦门大学校长张宗益表示。2000年以来,厦门市连续5次与教育部、福建省签署了《重点共建厦门大学协议》,形成了部、省、市三方共建的优良传统。市校联席会议制度的建立则让双方融合发展进入了新阶段,机制更加完善,沟通更加顺畅,合作更加紧密,“当前,全国各城市纷纷把建设一流大学作为地区创新发展的关键要素,大学也越来越需要依靠并融入地方发展,唯有双向奔赴、双向赋能,才能真正实现互动发展、融合发展。”
“青岛模式”提供典型示范
据悉,青岛现有高校29所,高等教育机构24家,全日制高校在校生47.23万人。青岛积极探索校地融合发展路径,重点扶持在青高校22个本科学科和50个高职专业发展,成立10个重点学科发展联盟,初步形成了类型多样、特色鲜明、校地协同的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
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等在青高校也主动拥抱青岛城市发展,积极融入城市建设,为青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如山大与崂山区、城阳区等区市以及青岛地铁、海尔、海信等企业共建了青岛虚拟现实研究院、海信研究院、碳纤维复合材料海洋应用工程技术研究院等,在青岛地铁、海底隧道等建设过程中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2017-2021年,海大共培养毕业生33361人,其中本科生18446人,硕士生13245人,博士生1670人,留青率约40%,特别是博士留青就业的比例占博士毕业生人数近一半,这为青岛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高端人才支撑;石大国家大学科技园动力谷日前如期启用,园区将挖掘利用石油大学行业品牌优势、创新创业资源及校友资源,着力引聚知名企业及研发机构、校友企业、科技服务机构、高端人才创业项目,打造“政产学研金服用”双创生态,实现校地深度融合,力争通过三到五年,孵化培育优质科技型企业100家,集聚引育各类创新人才5000人以上,跻身国内一流、行业著名的国家大学科技园。
探索校地融合发展新路径、新模式。2022年,青岛市委教育工委印发《青岛市高等教育校地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促进校地深度融合为主线,实施平台机制建设、产教融合示范学科专业建设、高校重点项目建设等三项工程,持续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形成具有青岛特色、开放创新、充满活力的高等教育校地融合发展格局,为青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和科技支撑。
“青岛积极推动实施高等教育校地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在推动校城融合方面走在全国前列。青岛市坚持适合城市发展定位、适合学校发展特色的校城融合发展思路,更好助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建设,为推进校地融合发展提供了典型示范。”管培俊为青岛的校地融合发展模式点赞。
携手打造高质量发展共同体
发展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校城融合的协同效应,在更高层级、更大广度和深度上推进校地融合,成为与会专家们讨论的热点。管培俊认为,要坚持系统思维,推进校城融合科学发展;要强化创新驱动,推进校城融合协同发展;要聚焦文化引领,推进校城融合和谐发展。校城融合是一种乘数效应,胜在凝心聚力,重在总体谋划,贵在协同共建、共享、共进、共赢。校城双方要以完成校城融合机制和优化资源配置为重点,加强顶层设计,着力推进教育、科技、人才要素在校城间快速互融互通,加快构建彼此补位、资源共享、互相成就、共同繁荣的新型校城关系,携手打造互利共赢的高质量发展共同体。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监事长孙维杰则认为,坚持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地方高校要增强与城市产业科研院所协同创新发展能力,要与城市的发展双向奔赴,更好发挥高校创新优势和策源功能,统筹推进基础研究人才和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聚力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打造“学科+人才+产业”的创新发展模式,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把学校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要坚持产业导向,聚焦区域特色支柱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开展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有组织科研回应经济发展所需所求。
“探索校地融合发展新路径,要充分发挥高校的科技创新优势和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打破空间限制、观念桎梏与体制围墙,探索构建省市区联动,城校企共建的‘大学+全域’融合格局,推动校地资源共享、人才共用、平台共建,将大学与城市打造成为有机融合的共同体,促进大学资源转化为新经济、新业态,形成大学发展的新优势、区域发展的新动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秘书处行政顾问张文忠表示。(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王世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