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 > 教育资讯

你不知道的农村刚需 大学生看得见的努力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瑞璇 记者 樊未晨

交通出行、医疗设施、道路修理……这些对于城市来说很容易得到满足的需求和资源在有些农村仍面临困难,但有一批大学生在为改善此类情况默默努力着。

10月28日至31日,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学联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贵州大学承办的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贵州大学举行。在这里,大学生们的努力能够“被看见”。

不开挖路面就能修地下管道,在农村如何做到

城市里,经常会看到路面被翻修,打开的路面下密布着交错纵横的排水管道,这些管道连接着一个个家庭的日常用水等基础设施供给。那么在农村这样的管道修理是否方便?

福州大学土木学院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丘敬德发现,在农村中道路具有“唯一性”的特点,“进出口村的路只有一条,如果选择将路面抛开进行修缮会严重影响当地的交通民生”。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2021年,丘敬德在大一下学期加入了学长黄宇洲创建的地管通团队。黄宇洲出生于水利世家,2013年起便在地下管线领域钻研,在2018年6月带领团队开展非开挖修复相关创新研发。在这之前,这一技术被国外垄断。

“我们的非开挖修复技术原理是用我们自己研发的光敏树脂,也就是一段黄色软管,通过井口探入到需要修复的某一段管道之后,再将我们的紫外光机器从另一侧探进去散发紫外光,光敏树脂材料接收到紫外光便膨胀固化,取代漏损管道。”

项目开始之初,原材料制作成本过高和关键技术被国外垄断成为困扰技术团队的主要问题。“可以说是历尽千辛万苦。”丘敬德说,技术团队与福州大学国家光催化研究室进行合作,经历数万次傅克反应试验后终于研发出不同于国外的全新光敏树脂材料,与国外非开发修复技术所用材料相比,光敏树脂质量、成本均占优势。随着技术研发,团队还申请到22项知识产权,其中包括7项专利以及15项软件著作权专利。

代替原有管道的软管会不会坏?丘敬德表示,软管寿命在40年左右,其间与正常排水管道并无差别。如今,技术团队实现了技术落地,在福建省内3757公里的管网均已排查完毕,并且建立相关排查档案。技术团队还与8家地方传统市政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并且技术入库5家央国企。

施肥如何高效又节省

在第十八届“挑战杯”决赛现场,一个展位桌子上摆放着的几个玻璃瓶引起了不少人注目,瓶子里装着不同的“药丸”,有不同颜色和不同形状。这是杨铭传团队为防止农民在施肥时弄混而进行的独特设计。

“这是我们研制出的绿色大颗粒包膜控释肥,绿色环保、提质增效、质优价廉。”团队负责人、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的博士生杨铭传说。

在开始研究这一选题之前,杨铭传发现,普通的尿素等肥料养分利用率低,每年都需要多次追肥;而传统包膜控释肥,其膜材为石化产品,难降解、成本高,被农民称为“用不起的贵族肥料”。“农民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亩玉米地只能赚1000多元。”杨铭传说。

为解决这一问题,杨铭传在2018年进入山东农业大学土肥高效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组建团队进行相关技术研究——如何让肥料既能缓慢释放,又能控制生产成本。

面对技术问题,起初杨铭传尝试用价格低廉、易获取的秸秆类膜材去做控释肥的膜,但是由于此类膜材亲水性强,在施入土壤后一星期内便完全释放了,与传统化肥的施用并无很大区别。

这时团队发现,荷叶具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水滚过荷叶表面会带走灰尘,也不会留在表面”,荷叶带来的灵感让团队转而开始研究如何制备仿生荷叶结构的秸秆类膜材,最终制备出了超疏水改性的生物基控释膜材。

经过研究,新型绿色大颗粒包膜控释肥又成功被研制出,相较传统控释肥,其膜材更易降解、控释性能更强、成本更低。但与企业合作的问题又摆在团队面前。由于生产新型控释肥需要引入新技术、改造生产线,很多企业都不愿花费大量成本去进行改造,使得推广遇到了困难。

在学校的支持下,一家与学校具有合作基础的肥料企业——山东农大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团队伸出橄榄枝,为团队提供生产线及资金,让团队的研究正式从实验室“搬到”实践中。

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受益最大的是农民。由于生产成本低,使得生产出的新型控释肥价格远低于尿素等肥料,目前团队研究出的作物专用型控释肥涉及水稻、玉米、苹果等7个种类“在作物的生长过程中只需施肥一次”,同时,肥料的外形采用大颗粒形状,能够实现“一粒种子搭配一颗肥料”,做到精准施肥、种肥同播。

如今,项目处于中试阶段,主要在企业合作农场、学校基地进行推广示范。“目前新型控释肥利用率已经达到了65%-70%,虽然发达国家有些肥料利用率已经达到80%,我们还有一定差距,但我相信我们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团队成员、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硕士生张衍鹏笑着说。

用中医护理擦亮基层乡村的健康底色

“你的舌头有齿痕,这与你脾虚导致的湿气重有关。” “挑战杯”决赛现场,湖北中医药大学研二学生董明沂通过中医“四诊”、中医护理临床思维的运用为参观者看起了舌苔。同时,团队成员周诗、袁启睿通过中医护理临床思维判断来宾体质,根据不同体质推荐不同中医茶饮:“您的体质是血瘀质,可以多饮玫瑰花茶。”

他们所在的“一核两融三协同,党建引领‘护理红’”中医护理助力乡村振兴团队是“挑战杯”红色专项参赛团队。该团队基于十年实践经验,总结出“一核两融三协同,党建引领‘护理红’”的中医护理服务社会新模式。

在指导老师李文看来,三协同是培养高质量中医护理人才的关键一招。“新生入学第一课是在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上的。”学生首先需要知道的就是医院和中医护理工作的使命、内容和要求。其次,新生还会到科室观看老师操作,今年新入学的350余名本科新生便是这样在实践中学习中医护理知识的。

2013年以来,实践团成员用脚步丈量荆楚乡村大地。他们在前期调研中发现,社会上老人看病成本高,同时农村的医疗资源有限,更使得老年人看病成为一个难题。

针对这一问题,李文主张“将课堂开到田间地头去”,让学生下乡到农村基层,将自己所学知识结合实践锻炼,为村民开展中医义诊,提供中医急救知识、慢性病中医护理、中医食疗知识宣教,发挥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对于基层百姓全生命周期的关照,提高健康效益,降低卫生成本。

农村的老人对一些急救知识并不了解,治病往往依靠民间流传的传统经验,团队通过科普急救知识,有针对性地教授老人处理在农村会碰到的问题,“像老人在田间地头被蛇咬了或者骨折了应该如何科学处理,这些知识在乡村中特别受欢迎。”队员周诗说。

团队去到农村之后,学生们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对于护理专业学生来说,他们是医生诊断之后继续治疗的“后盾”。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