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 > 教育资讯

壹点深评|淄博教育的深水突围

评论员樊舒瑜

唯改革者强,唯创新者进。

当前淄博教育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过去的几十年间,很多问题已经得到解决,留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回望2023,淄博教育步履铿锵,吹响高质量发展的号角,一项项改革破冰突围被全省推广,一个个成果次第开花引发广泛关注……

这一年,“高质量”成为淄博教育的最高频词汇。

质量提升,是一场没有终点的赛跑。让我们回顾一年来的大事小情,体悟淄博教育质量提升这一年走来的艰辛和历程,站在新的起点上,找到继续向前奔跑的力量。

民众对优质教育资源渴求的当下,如何均衡分配好教育资源,是亟需考量的问题。

2023年,全市小学新入学人数激增至6.8万人,比毕业生数增加62%,学位供给压力巨大。压力之下,淄博市教育部门统筹谋划,实现所有孩子平稳有序入学。

在保障学位供给的同时,不断填平教育之谷,缩小差距,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才是教育均衡的应有之义。

城市化进程加快,乡村学校生源快速流失,“空壳学校”的概念开始出现,而这一现象大大制约教育优质均衡。

为有效破解“城镇挤、乡村弱”难题,淄博市实施农村小规模学校优化整合工程,实现了学生就近上学,资源进一步优化。

2023年9月,由临淄区齐陵一中和齐陵二中合并而来的临淄区齐陵中学,便是其中之一。“以前的课桌椅、教学设备都很老旧。相比而言,我太喜欢现在的学校了,不仅校园环境优美,还交到了更多新朋友,我的学习动力更足了!”说起在新学校就读的感受,学生吕欣怡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而事实上,除孩子们感到满意外,齐陵中学的建成投用还化解了合并之前,原齐陵一中、齐陵二中“招生难”的问题。

临淄区齐陵中学并非孤本,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实施农村小规模学校优化整合工程,共整合优化学校59所。

保障教育均衡,不仅要有基础条件的均衡,更该兜住教育质量的底线。这一年,淄博教育持续在资源共享、加强教师流动性等方面发力,促进优质教育均衡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据官方公布,目前全市组建教育集团100个。大规模开展教师交流轮岗,近三年全市参与交流教师6772余名。全面建成国内最先进的交互式在线教学系统,偏远农村及薄弱学校的孩子可同步聆听城镇名师授课。

让每一个孩子“有学上”“上好学”,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教育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实施高质量教育的根本力量。

2023年,淄博1名教师荣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为全省唯一;“齐鲁最美教师”2人、占全省1/5;“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5人、占全省1/6;“国家名师”2022年全省8人,淄博市4人,2023年再占中小学系列“半壁江山”,被省教育厅誉为名师培养的“淄博现象”;获14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创历史新高。

成绩绝非一蹴而就。

《淄博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显示,加强教育人才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建设工程,构建淄博教育人才高地,发挥优秀教师的引领带动作用……

循着这一思路,淄博坚持把校长和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提升教育水平的根本措施,通过实施“名校长、名师”工程,着力打造各学段、学校、学科的带头人,让一位名师辐射一门学科、带动一批教师,随即推动和提升整个教师队伍素质。

培养名师不是目的,如何通过科学有效的育人机制设置,为全市培养一支可持续发展的教师队伍才是根本。

就此,淄博专门制定出台《淄博名师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淄博名校长(园长)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等文件方案,针对名师名校长培养人选、领航教师等“量体裁衣”。

其中,齐鲁名师、名校长培养人选,由省财政在5年的培养周期内为每位人选提供5万元的专项培养经费。淄博名师、名校长培养人选,由市财政在培养周期内为每人提供3万元的专项培养经费。

此外,强化培训力度也是名师名校长成长的一项基本路径。据介绍,目前淄博名师培养周期为3年一轮,并精心设计三年培养规划,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等方式,组织名师、名校长人选赴国内知名高校开展高级研修,邀请国内知名专家进行培训。

上述种种措施,夯实了淄博“名师名校长”的涌现基础。

如何在用人机制上激发队伍的活力,调动教师积极性,尤其是在淄博人才管理改革进入“深水区”的当下,考验着管理者的智慧。

淄博在全省率先整市推行“职级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中小学教师职称分级聘任改革。在全国首创专兼职教研员配备机制,突破教研员终身制。

淄博教育在创新人才管理上蓄足了改革动力,在人才培养改革上释放出巨大的改革红利。

学生素质,是衡量当地教育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教育水平的高低,又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按照这样的逻辑,以经济总量来衡量,淄博教育发展在山东省内似乎并不占优势。

但淄博学生素质的实际情况却超乎外界想象。

飙升的高考上线率、2023年4名学生获评全国及全省“新时代好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抽测所有指标均居全省第一,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获奖数量领跑全省……可以说,淄博教育的每一项成绩都在颠覆外界对淄博教育的传统认知。

针对上述成绩,淄博市教育局方面表示,多年来,淄博市教育局、淄博市体育局密切协同,顶层设计,从教体结合到教体融合再到教体一体化,已探索推出“学校体育抓普及、竞技体育促提升”的青少年体育工作一体化发展模式。

从德智体美劳五个维度,淄博教育都大踏步走在了全省最前列。

孩子入园上学、接送问题……是家长的烦心事、民生热点,也是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热点难点问题。

回首2023,淄博教育服务再上层楼,为民惠民更加贴心。全市创新推动“长幼随学”、入园入学“轻松指尖办”,坚持不懈抓实抓好课后延时服务,“校长、家长陪餐”、点对点定制公交等“一揽子”惠生惠民措施,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一年来,淄博教育质量提升的系列举措稳准狠,不打折扣,突出政府托底、系统保障,更调动了各方参与积极性,颇有成效,把人民群众满意度和教育改革成效逐步协调统一起来。

“民生至上是念兹在兹的不变初心,更是接续奋斗的行动标尺。”淄博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孙英涛表示,下一步,淄博市教育局将通过机制手段,积极回应民生关切,全力办好品质教育,为助力淄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教育支撑。

驶入新时代的淄博教育,牵线两端,一端关乎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为不同性格禀赋学生提供更加适宜的教育;另一端是关乎社稷未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虽道阻且长,但胜在谋划,足下有力,愿景美好。

让我们共同期待着。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