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 > 教育资讯

因材施教润物无声, 启智培能花开有时——青岛工程职业学院“我做学生成长导师”活动纪实

大众网记者 张玉 青岛报道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从来都不是单方面的灌输、包办、代替,而是需要理解、唤醒、点燃。

青岛工程职业学院“我做学生成长导师”活动正是这样一个理解、唤醒、点燃生命的载体。在“三全育人”和“五育并举”理念指导下,学院坚持“学生至上”品牌打造,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创新“综合素质+技能特长”培养模式,努力满足学生个性特点与综合发展多样化需求,引导学生在知识学习、技能培养与品德修养等方面相统一,让每一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我做学生成长导师”活动就是在此背景下开展的育人实践。

学院将育人视角延展,致力于在“课堂之外”做好教育。那些在传统课堂之外,貌似和学习知识、毕业拿证无关的事,如今被纳入学院导师们的视野,成为学院开展育人工作的重要切入点。导师们根据每位学生的个性成长调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良方”,定制符合每一位学子成长的人才培养模式,力求让每名青工职院学子走出校门都是学院的骄傲、社会的脊梁,成为具有青工职院特色的“生活人、经济人、技能人、创业人、合格公民”,而在“教师人人是导师”的氛围影响下,不仅学生们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教师们育人经验更加丰富、育人理念更加成熟、育人目标更加坚定、职业生涯也更加开阔,学院“教师至上”品牌建设也有了新的内涵。

让每一朵花,都能如愿绽放;让每一位学子,都能有远大前程。这是“我做学生成长导师”活动的初衷,也是青工职院导师们的心愿。无数师生用一次次幸福的“双向奔赴”成就着彼此更加美好而又光明的未来。

以爱之名,护花而生

教育的魅力在于育人。自2019年建校起,青岛工程职业学院这个职教“新人”就在育人这条道路上执着探索,期望打造“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青工职院新样板、新范式。

“每一位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学院这么多学生,如何更好地将育人工作沉下去、到基层,如何更好地发挥老师们护航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实现‘一生一案’‘我做学生成长导师’活动就是答案。”经过近3年的探索,“我做学生成长导师”活动应运而生,在2022年10月18日的意见征集座谈会上,全院各部门(单位)对这项即将开展的活动饱含期待。

“我做学生成长导师”活动意见征集座谈会

学院印发《“我做学生成长导师”活动方案》

在开展“我做学生成长导师”活动之前,学院相关部门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和资料搜集,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制定了《青岛工程职业学院“我做学生成长导师”活动方案》。可以说,这项活动汇聚了学院上下的集体智慧,也凝聚了学院真心做“真教育”的教育大爱。

“我做学生成长导师”活动启动仪式

2022年11月24日,学院隆重举行2022年开学典礼暨“我做学生成长导师”启动仪式,311名教师和622名学生正式“配对”成功。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高桥作为活动分管领导在启动仪式上谈到:“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时间只有三年,与本科院校相比,显得有些‘匆忙’。有的学生在进行学习规划、生活选择、择业创业时不免出现迷茫情绪。我们希望大家能够记得这里始终有一群人,以爱筑桥,以心相伴,陪伴大家经历所有美好和迷茫。”

春风化雨,桃李芬芳

“亲切、博爱、睿智,虽然我觉得仅仅用词语表达不能概括王老师的好,但这三点是他身上最值得我去学习的地方。王老师真真切切地和学生们打成一片。他既是老师又是长辈更是我的‘忘年交’。”结对一年后,2022级赵梓恒分享了他参加“我做学生成长导师”活动、成为学院党委书记王铨结对学生的成长变化和内心感受。“我很庆幸并感恩自己能够有王老师作为我的成长导师。未来我将会沿着王老师指引的方向坚定地走下去。”

导师王铨与两名2022级结对学生薛世栋(左一)和赵梓恒(右一)合影留念

从一年前的懵懂稚嫩到如今的知行有度;从盲目跟风“专升本”到脚踏实地苦练技术技能;从“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粗线条男孩”到主动帮助父母打理家中小店、向老师同学推销自家产品;从不善言谈的“腼腆少年”到积极参加高招会、协助老师开展工作……导学导思、导行导心,导师王铨躬身力行,细心悉心呵护,将自己的育人理念践行在与赵梓恒交流沟通的一言一行之中。“孩子长大了,我非常放心放手让他去闯自己的路,相信他未来一定会大有作为。”王铨说。

赵梓恒每个假期都会主动撰写假期报告,并跟导师交流

围坐畅谈、嘘寒问暖、共读一本书,这是成长导师、学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监察专员曹显春和孙庆禄、马荣政每月独有的“约会”。自结对起,导师曹显春就鼓励结对学生注意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技能特长”。“大学时光短暂,转瞬即逝。希望你们能够把握当下时光,学好专业知识技能,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把青年学子的创造力、能动力、坚持力和责任更好地融入国家社会发展之中。”曹显春常常鼓励两名结对同学立大志、尚大德、吃大苦、成大才,并针对性对他们思想、学业和就业方面进行指导,引导他们共读《求异》等开拓思维的书籍。在曹显春的鼓励指导下,孙庆禄的成绩显著提高,并希望能在新的一年里“获得国家奖学金”;马荣政成功考取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证书,技术技能方面有了新突破新进步,也成为了学院篮球社的主力队员。“砥砺奋进是对师恩最好的致谢。”两位同学说,他们不善言辞,只能以自己的行动努力奋斗,表达内心对导师的感恩。

导师们与结对学生面对面交流

导师们与结对学生线上交流

导师们为结对学生提供学业和技能指导、社会实践指导、就业指导、兴趣帮扶等

导师连雯和“两个小姐妹”互相成就、导师张盈与结对学生共同成长、导师丁一与她的“刘姓小队”收获满满……2022—2023年,622对师生中有许多感人至深、情深义重的故事在上演,每一名学子在技术技能、兴趣爱好、社会实践、心理健康、家庭关系等方面都有成长与突破在不断刷新。结对师生们用一年的时光一起书写了“我引方向你成长,我待欣赏你绽放”青工职院特色的育人篇章。

结对活动中,家校共育、师生共读一本书、师生共同制作水火箭等创新形式层出不穷

学生服务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与2022级同学结对不是一时的,我们希望与学生建立长期联系,哪怕是学生毕业后也能够持续交流,期待成为彼此一生的朋友。”类似的话语,多次出现在导师们所提交的《“我做学生成长导师”活动导师工作手册》之中,蕴含着无限的“拳拳赤子心”“绵绵师生情”。教育是一场慢的艺术,相信2022—2023年里导师们与2022级学生共同栽下的“成长小苗”终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

再启新程,静待花开

历经一年多的时光,如今“我做学生成长导师”活动已经成为广大师生们心头的“念念不忘”。2023年10月24日,2023级学生们与导师们的结对成长之旅扬帆起航。338名在职在编教师与676名2023级学子相伴成长,为学子们一生发展指明“航向”。

2024年1月,结对导师们集中开展了寒假前的谈心谈话活动,也让2023级学子们认识到学院在用心播种爱与智慧,传递美好与感动。

“他以过来人的人生认知给我们提了很好的建议意见,帮助我们去思考如何度过大学时光。要趁着寒假好好规划。”王铨的2023级结对学生孔羿、陈文烨表示,尽管跟导师刚刚结对不久,但是他们感觉自己在思想上有了很大进步,思考问题的角度更加开阔了。“争做导师所说的‘生活人、经济人、技能人、创业人、合格公民’五种具有青工职院特质的毕业生。”2023级学生王杰、史康雨在与导师朱晶交流后饱含期待,更加憧憬接下来的大学时光。“希望能够助力每一位学生‘美梦成真’”,朱晶说,“懵懂的新生们如同刚刚破土而出的幼苗,对未来充满期待,我们要以‘插秧’般的心态,手把手引导同学们在成长之路上昂扬奋斗。”在与2023级学生祝靖、赵汝阔“拉家常”后,导师潘克江有感而发。

2024年初,学院新结对的师生们开展谈心谈话活动

导师刘振超的结对学生刘宇航说:“跟导师刚刚见面时,导师就跟我分享了他的大学生活经验,帮助我很好克服了新入学的不适应。得知我想毕业后回家但是家里有没有太好的就业岗位,他引导我打开思路,并介绍了学院‘外来生源占学院生源80%,留青学生占毕业学生80%’的理念。青岛就业机会更多,发展潜力更大,我目前正在认真考虑。”刘宇航说,有事儿找导师商量,有人帮自己谋划考虑,这样的成长导师机制“简直像是给自己的大学和未来发展加了BUFF。”

2024年初,学院新结对的师生们借助技能比赛、兴趣活动等形式开展交流

“老师鼓励我们多多参加活动,勇于尝试。所以下学期我们两个想尝试运营新媒体,创作内容为素人变装,先从我们的辅导员缪凤开始。唐老师是我们的场外指导,有她在我们安心了许多。”胡意、梁熙说,导师唐琪会对他们的内容创作提供指导,还会时不时地充当“助理”。有了导师唐琪的支持,他们信心满满,觉得“新媒体运营这事儿一定能成”。

学生假期规划高频关键词

时值岁末年初,尽管新结对的师生还在适应熟悉阶段,但导师们各项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开展:学生学业进展、生活状况、心理动态、家庭环境等基础信息了解,针对性地答疑解惑、提供指导,引导学生总结本学期收获并制定合理寒假计划……“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摆在学院每一位成长导师面前的时代课题。学院导师们正在用他们的实际育人行动去书写关于这一问题的“青工职院答案”。

感恩遇见,真情流露

万世长梯,教育为基;人生长径,师者为导。一年来,“我做学生成长导师”活动在师生和家长中引发了广泛热议和讨论,对于这场以爱为营的教育系列活动,他们用文字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导师王润斯:通过“我做学生成长导师”活动,我深刻认识到教书育人功在千秋,我将继续发挥自己的作用和能力,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指导,希望每一位学子都能心中有爱,眼里有光,脚下有路,成为能够为时代发展添砖加瓦具有学院特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导师秦文锦:成长导师首先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陪伴式关怀与指导;其次也要细致关心学生的心理和思想状况,通过“一对一”“一帮一”的指导,在动态的过程中把握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轨迹。我们需要在精神上给予支持,在学习上加以指导,在生活上加以帮助,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2022级学生张雅轩、孙雨彤:我们的成长导师温柔和善,工作认真,在学习和生活中给予我们很多鼓励与关怀,让我们在学院中多了一位良师益友。在导师的关心和帮助下,我们在树立自信心、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良好习惯等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未来,我们将铭记“知行有度、刻意求工”的校训,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2023级学生李梦涵、庄淑祎:作为大一新生,我们对学院的教育、管理和服务等工作感到非常满意。刚刚进入新环境新阶段,非常感谢导师给予我们的关怀和指导,帮助我们快速适应了校园生活。未来,我们将多参与校园活动,明确自己的发展侧重点,努力成为让母校骄傲的学子。

学生家长赵中利:自从来了学院,孩子整个人就不一样了,非常懂事。我们知道这离不开学院的培养与教导。感谢学院领导和老师们的付出,遇见这么好的老师、校领导真的很难得。希望以后能够借助家校合作为孩子成长营造更好的发展空间。

青岛工程职业学院正门

借风唤花醒,聊赠一枝春。“我做学生成长导师”活动是青岛工程职业学院在贯彻落实学院“教师至上”“学生至上”“服务至上”品牌理念基础上探索出来的特色育人路径,是学院向着“高职示范、工科黄埔、职教本科”目标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学院师生们心意相通、思想相融、行动相连,正在职业教育爱与被爱的道路上铿锵前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